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日立夏: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今日立夏,“却是石榴知立夏

2023-05-06 07:45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今日立夏: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今日立夏,“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初夏时节,风暖昼长,草长莺飞,蝉鸣蛙叫,万物并秀,正所谓“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立夏,意味着春天谢幕。“春去也,乱红舞”,眼看着明媚的春光将逝,人们不免有惜春的伤感,于是摆酒饮宴送春归去,称为“饯春”。有诗云:“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分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在这个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礼记》中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自周朝开始,立夏这一天,天子要带领文武百官赶赴都城南郊,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迎接夏季的到来。除迎夏仪式之外,皇帝还会将去年冬日储藏的冰块拿出来分发给群臣,是为“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蝼蝈一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种。这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了。“二候蚯蚓出”,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 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这时已开始长大成熟了。清乾隆《新郑一县志》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一谓之进 鲜”。从这三候的描述中我们已看到了夏天的景色。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但是,从气象学上看,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因此,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则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 “青梅煮酒斗时新”。立夏时节,江南的梅子开始成熟,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青梅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沉甸甸的梅果,散发着清香,酸酸甜甜的,正是初夏的味道。 青梅之韵,古圣先贤、文人雅士自然不会视若无睹,除了“青梅煮酒论英雄”和“望梅止渴”这样的经典故事外,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不胜枚举,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中庭自摘青梅子,先向钗头戴一双”“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其中,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饶有趣味:“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慵懒的午睡后,闲看窗外儿童嬉戏,唇齿之间还留有梅子的回酸,既惬意,又怡人。 立夏时节一部分作物收割,春熟的果树已挂果,面对大自然的馈赠,在我国江南地区有“立夏尝新”的习俗。萧放介绍,尝新,也叫“尝鲜”,就是在立夏之日品尝时鲜食物。民间有俗语:“立夏尝三新”。“三新”也可以说“三鲜”,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至于“三鲜”的具体内容,江南各地并不一致,但大同小异,如南京一带以螺蛳、河虾、鲥鱼为水三鲜,苋菜、蚕豆、豌豆糕为地三鲜,樱桃、青梅、香椿芽为树三鲜。 《内经》有云:“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夏天,是人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中医养生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一定遵循自然的规律。春夏要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提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阳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时节人体的代谢逐渐加快,因此这时候人们常出现烦躁、倦怠感。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即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主管的。《内经》亦有云:“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立夏之后,气温升高,心阳旺盛,人们容易烦躁不安,故此时养生首先要调养精神,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怡然自乐,尤其是老年人,防止心浮气躁、大悲大喜,出现气血瘀阻导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俗语有云:“心静自然凉”,立夏在精神养生方面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凝神静气的事情,如读书、画画、写书法、打坐、下棋、听古典音乐等,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从饮食上看,进入立夏后,天气逐步炎热,出汗多,易消耗更多的津液,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虚弱,人们需要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及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贪凉、不洁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急性胃肠炎,可适当多吃酸味的食物,如西红柿、草莓、葡萄、柠檬。立夏之后,人们的作息可以调整为晚睡早起,同时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适当午睡或闭目养神半小时,可消除疲劳,预防“夏打盹”的情形。 春夏之交容易发生一种季节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疰夏”,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头晕困倦、食欲减退、多汗,或是低热、大便不调等,多因入夏后暑湿渐盛,气候潮湿,脾胃运化失常,湿困脾胃,或素有脾胃虚弱,暑湿伤脾导致。

今日立夏: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今日立夏,“却是石榴知立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