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酒吧场景的低音阵列应用方案

优化的本质是让你觉得变好了,让你觉得很重要,所以优化是为了让你“觉得”。
之前用四期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聊三种低音阵列(1.前后心形低音整列;2.水平低音阵列;3.端射低音阵列)的构建和基本应用方法,其实低频的优化基本都是这三种低音阵列的混合和变形,万变不离其宗。这一期,咱们结合应用场景来看看实际情况下用什么方式能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
应用场景:小型酒吧(面积100平方米左右)
小型酒吧演出场地还是很多的,面积不大,所以我本人并不建议全频音箱选用线阵列。主要原因是线阵列音箱垂直角度比较窄,所以一个场地最起码要使用6-8只线阵列音箱,才能满足垂直覆盖角度的要求,这样子成本就会很高。再就是线阵列音箱多只使用,声干涉必然会变大,音色不如点声源来的好。所以对于这种小场地,我个人建议使用两只15寸的全频音箱作为主扩使用,外加两只单18寸低音,或者一只双18寸低音,就可以满足声压和覆盖的要求。这样成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音色也会很有保障。我画了一个示意图供大家参考(示意图场地尺寸长10米,宽8米,舞台宽6米,宽3米,以作参考)。

图上选用两只15寸全频音箱作为主扩音箱使用,在选用全频音箱时需要注意,大家选用高音单元振膜的直径一定要大于75mm,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英寸振膜。大高音振膜可以使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分频点设置的比较低,低的分频点选择可以大大改善音箱的离轴频响,使声场覆盖更加均匀。一般使用75mm直径振膜的全频音箱分频点通常可以设置在800Hz。还有很多高级的音箱,高音单元甚至选择100mm直径的振膜,分频点设置在500Hz,声音表现也确实要好很多。高音选用44mm直径振膜的15寸全频音箱,不建议大家选择,离轴频响实在是不好。 上图的低音分置在舞台两侧,这个摆法是大家经常采用的,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低音声场内的干涉太大,覆盖不均匀。下图是左右摆放低音的声场覆盖模拟。

左右摆低音的方案,大家能不选尽量不要选,能量损失大,声场均匀度也不好,所以我建议大家把两只低音摆在舞台前,如下图:

两只低音并紧摆在台前,声场覆盖最是均匀,能量损失也最小。如果觉得低音探出来不方便,可以把舞台底下抠个洞,把两个低音放在舞台下面。一般小场地的舞台都不会太高,而单18寸低音的高度大约也就500mm左右,舞台高度做到500mm,一般的单18寸低音也都能放的下。下图是两只低音放在舞台中部的声场模拟图。

从极轴图上看,两个低音放在舞台中部几乎没有声干涉,覆盖也是非常均匀的。
小空间的乐队演出,一般最好是使用电鼓,电鼓没有声学鼓的原声干扰,小空间内会有更好的声音表现。但是有很多鼓手觉得电鼓的手感不好,打起来不真实,所以酒吧内使用声学鼓。当使用声学鼓的时候,两只低音摆在舞台中部就会有低音回授的风险,也使调音的难度变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增加一只低音音箱,用三只单18寸低音构成心形低音阵列,来解决舞台内低频能量过大的问题,具体摆位如下图:

添加一只单18寸超低音构建成一个前后心形低音阵列,成本增加不多,但是获得的效果确实非常好的。

从极轴图上看,低音向后的能量被抵消了12dB以上,有效削弱了舞台内的低音能量。这样做完之后,声学鼓底鼓回授的问题就可以很好解决,并且还可以使舞台上的声音变的更加干净,舞台监听的调试难度也能降低很多,一举多得,好的很!
15寸的全频音箱的号角角度,常见的比较宽角度的有:水平90度*垂直60度,或者水平80度*垂直60度的音箱,小型场地尽量选择宽一些的角度,这样声场覆盖才能均匀,90*60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小型酒吧有很多都设计有二楼,垂直角度为60度的音箱不能完美覆盖二楼空间,有时候需要增加补声音箱,补声音箱选用8寸或者6寸的小音箱就可以了。二楼空间主要缺少高音1kHz以上的部分,选择两只小尺寸音箱做个100Hz的低切,和主扩音箱做个延时对齐一下,就能很好解决二楼空间高频缺失的问题。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小空间音箱系统选择的一些拙见,主要从实际应用和成本角度出发考虑系统的设计,涵盖了大部分应用的场景,给大家一个参考。下期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稍大一些的空间(300-500平米),比如Live House、音乐酒吧、夜店等的音响系统设计想法。咱们下期见!
本文作者:肖笙
系统工程师,现场调音师,广州龙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完全代表本号立场,仅供参考交流学习;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