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国虫叹》第十六章:攻守易势(其三)

2023-09-22 10:29 作者:兰古纳丝泰国盾  | 我要投稿

此行金妙萁的香车居中,玉氏兄妹在其左右护持,周德乐乘坐“包子”飘行于高空,连松然时左时右,更有时索性不见了踪影,万余偃甲兵组成庞大的圆阵,迈动整齐的步伐,以100千米的时速向东北方推进,如遇峡谷、桥梁,玉氏兄妹便会动用些法术,并与部分偃甲兵进行配合,强制更改地形,随后以分毫不变的阵型通过,最终复之原状。纵偶遇战争,亦不过是清军以卵击石,暂不论防御、武器的差距,单说兵力对比,便多有不及,乾隆年间多为太平盛世,举国兵力不过80万,其中藏区仅设有八旗精兵千余,另有二三倍于前者的绿营军,则算下来彼时全西藏稳定兵力不超五千,约摸仅为该支偃甲军团的四成,况偃甲兵无需后勤,不惧伤痛,故而万余即可作三万看待。是以途中遇战时,多为短暂交锋,更有甚者望风而逃,处于阵心车内的金妙萁有时可谓浑然未觉。

次日出藏入川,大军又行一程,忽见一人行至阵前,此人约摸二十八九岁年纪,中等身材,高约1.75米,头戴蔚蓝色儒生巾、身穿水碧色长袍,微微有些反光,腰系水蓝色丝绦,足踏花青色深筒靴,面目清俊,五官端正,似有些超凡脱俗之气,手持一柄收起的折扇,或为林间雅士,唯独脑后一条垂至背部且稍显细弱的长辫多少拉低了观感。

此人非但不惧万军,反倒吟诵了一句:“寒蜩愤天,世人尽明,螽斯振羽,何处觅知音。金衣玉使思社稷,万里炎汉俱赴西,肃然终成语,返乡止甲兵!”他声音清朗,虽非洪钟之音,但所传甚远,玉锦笙闻言,令偃甲兵让出一条通路,而后朗声问道:“兄台所赋何意?”那人笑答:“随性而出,绝无深意,在下不才,姓鲁名萌,草字渐生,祖居衡阳,后迁成都,构筑房舍,营生七载,岂知降祸,数日之间,炮火焚天,惜哉惜哉,房舍尽毁,家业俱无,幸甚幸甚,性命苟全,今欲投亲,远赴九江,心有所虑,路远难行,数月不达,吉凶难测,惟愿诸君,随我同行,返乡之日,定有重礼,言出必行。”此人出言时不卑不亢,平和淡漠,不类恳求之语,反似理所应当。玉锦芸闻言不悦,上前一步道:“初闻阁下吟诗作赋,只当必是高人雅士,岂知竟出言如此,我等另有安排,每日需行千余里,不至为你而拖累。”鲁渐生却仍不紧不慢说道:“言之差矣,汝之兄长,当世奇才,自有法门。”玉锦芸怒视此人片刻,转而望向玉锦笙,后者略一迟疑,道:“也罢,只是兄台若随我等并行,只恐一时间尚有不适。”鲁渐生又道:“无妨无妨,不足为虑,日行千里,良马不及,若可如此,我自欢喜。”玉锦笙点了点头,随即二次动工,制出一台仿若轮椅的简易车辆,在彼时街市之上常可见之。竣工之后,玉锦笙遂道:“兄台若不弃,便请至上安坐。”那人并不客气,不紧不慢穿过偃甲兵所留通路,随即端坐其上,驱车移至香车之前,神态悠然自得,便似一切尽在掌握,而今粗略观之,仿若昔日诸葛孔明。

片刻之后,队伍二次归于原状,组成庞大的圆阵二次启程,且的确改换路径,出四川、经湖南,直至江西境内,全程两千余里,鲁渐生全程安然,既无怨言,亦无赞语,甚至后期神情微怠,微闭双眼,小有倦意。待得踏入九江府之时,距先前西藏启程算起,已是第三日的薄暮时分,鲁渐生忽地重睁二目,缓缓起身,有些心不在焉地随意道:“目的已近,不劳远送,厚礼齐备,诸位稍待。”语毕,依如前番,不紧不慢地穿过偃甲兵所组圆阵,口中再次吟诵起来:“一念永恒两相赴,承君一诺甘永护,天命不知数,终把家国误……”更奇的是,仅此一言,鲁渐生的身影已在不经意间消失于众人的视野之中。

那人远去后,金妙萁不禁在车中询问:“咦?锦笙师兄,适才那人言辞之间好生古怪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对啦,锦笙师兄你说,他所说的厚礼齐备,会有些可口的点心吗?”“我尚不知,但……”玉锦笙说到此处,面色忽变,高声道:“速速升空!”话音方落,只见多名偃甲兵手持板斧、大锤等物,瞬间将先前男人所乘小车完全击毁,又有一杆红缨枪直挺挺击穿香车左侧的琉璃瓦,挑开了金妙萁左臂之上的五色丝带,后者惊呼一声,匆忙自香车顶盖处飞出,随即便被玉锦笙拉入高空,玉锦芸则在升空的同时斩出一道冰寒剑气,总算得有惊无险,唯有周德乐本就身处高空,故而此番无需多做调整。

“啊~!它们怎么啦!?”惊疑不定的金妙萁向玉锦笙如此询问。后者道:“确然古怪,偃甲军团失了控制,莫非……”说到此处,玉锦芸接过话头道:“是那故弄玄虚之人所为!”玉锦笙略一沉默道:“那人诚然不凡,只是他却如何得以操控偃甲军团!?且容我再试上一试。”语毕,手中纸扇展开,向前一送,而后进行着稍显缓慢但颇有规律的摇动,观之清闲散漫,似在享受时下光阴,下方一众偃甲兵见状,果真纷纷收起兵刃,转身形目视前方,并逐渐复归平静。但玉锦笙并未就此放松警惕,仍持纸扇微微摇动,自身亦不动分毫。地面万余偃甲兵一时未获行进之令,数十息间始终目视前方,工整屹立,形如雕塑。

突然间,它们齐齐转身,二次目视半空诸人,随即便听若干枪声响动,但所发子弹甚为稀疏,不足二十之数,玉锦芸迅疾出剑,击飞大半,余者经“包子”口吐淡蓝烟雾,即如风中残叶,盘旋而落,坠地之时,早已丧失爆破之能。此刻再观玉锦笙,见其仍是纸扇轻摇,神色自若。

偃甲军团数量虽众,然多数仅持有冷兵器,少数持有枪械者,因受玉锦笙制约,时停时续,间断性的若干枪击不足以对上空众人构成威胁,便如此持续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偃甲军团再次收回武器,但此番并未如雕塑般呆立,而是集体后退数步,随即但听一阵疾风穿林之声,此声绵长悠远,久久不绝,且逐渐增大增强,充斥众人双耳。继而只见偃甲军团的外围出现了若干底部具有六枚轮胎的“大蒸笼”,其轮高一尺,主体高约三尺,宽达五尺,色作棕黄,核心区域隐透暗红,上下分具两圈直径约在三寸的环形发射口,而顶部则为一个低矮的锥体,俨然便是昔日玉锦笙赴高密剿匪时所用的飓风飞弹车。

只见8台飓风飞弹车在地面飞驰,并无丝毫停顿,行驶轨迹亦是难以捉摸,唯独有一点可以确认,它们均在向空中五人所在处合围而来。突然间,东侧一台战车那锥形的顶部射出一道细如发丝的鲜红射线,指向玉锦笙的胸膛,下一刻,自身开始高速旋转,自那两圈发射口中射出一串串燃烧的松果,连续不断,势如连珠,由此先河乍开,其余的飓风飞弹车亦逐一以红线锁定半空诸人为目标,而后仗一秒四发的频率旋转射出燃烧的松果,玉锦笙撒出机械杏仁组成护盾的同时也是暗道不妙,须知这飓风飞弹车一旦锁定了目标,便会在目标被击毙前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其速不下于连松然全力飞奔,且能够在不影响行驶速度的前提下进行移动式开火,攻速迅疾,纵昔日山寨碉堡在其火力压制下,亦不过支撑片刻,且偃甲军团与战车一同叛乱噬主委实令他始料未及,无力同时安抚两股叛军使他倍感苦恼,眼下虽即时以护盾防身,亦不知还可支撑几时,但当他转望周德乐时不禁微感惊讶。

原来,每当有一台飓风飞弹车射出红线指向周德乐时,后者身下的“包子”均会不动声色的以自身为中心散出一道冰蓝色光环,随着光环的扩散,那指向周德乐的红线便会消失,从而使战车短暂丢失打击目标,须得十余秒后,方可再次校准。在此间歇期间,周德乐亦时常被其余战车所发红线定位,但总能凭借“包子”化险为夷,毫发无伤。

玉锦笙眼见此景,忙传音于金、玉二女道:“阿芸、萁师妹,你二人稍欠些防御手段,速速赶至乐真人身侧,应可暂避一时,我且另觅他法。”

二女虽不明所以,但既是玉锦笙所言,却也乐意听从,只是飞至周德乐身侧时,金妙萁已然急切地问道:“师尊、师尊,你还安好吗?”而玉锦芸则非但不发一言,甚至全然不瞧一眼,仅以斜身侧对周德乐罢了。

待得数十息之后,玉锦笙渐感孤力难支,机械杏仁所组成的护盾将有崩坏之危。便在这时,忽见一道半透明的淡金色护盾自更高处生成,其范围之广,一时不知方圆几何,只知随着该护盾的生成,飓风飞弹车同时停火,鲁渐生的声音便似九天神明,不知其身处何处,但听:“在下迟误,有劳久候,诸位恩公,如蒙不弃,飞舰之中,明灯一叙。”

周德乐随声仰头一望,果见空中浮有一大型帆船,色如香橼,形如弯月,长十数丈,上竖风帆四面,状如直角梯形,排列成行,左起第二面最为高大,或达五丈,闪烁琥珀蜜蜡般的光华,更奇之处在于,风帆左近,赫然有两道鲜橙色光环萦绕,大体可谓椭圆,高度与船身几近相等,萦绕转行之际,正可将船体至上而下囊括其间,犹如土星之环。取出望远镜细观,只见鲁渐生持扇立于船首,面露微笑,身随浮空帆船缓缓降下。

那帆船降至与此间五人几乎同一高度时,悄然停住了下落的势头,玉锦笙转而面向鲁渐生,正欲客套两句,但话到嘴边,忽的神色一变,高声道:“兄台究是何人!?”周德乐此时也发觉,原先鲁渐生垂于脑后的那条长辫,此刻竟已全无踪迹。“难不成他也只是戴了个头套?”周德乐想到此处,不禁抚摸了一下自己刚刚穿越时系统赠送的头套,二次叹道:“唉,可惜我这头套早已如同孙悟空额前金箍一样“焊上了”,否则就凭我现在既是入世大仙,又是玉锦笙的恩师,早就不必戴上这个东西了。”

再说那鲁渐生闻听适才之言,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之来历,无关紧要,恩公无虑,登船再谈。”玉锦芸闻言不悦道:“你空口一言,何以为信!?倘是巧语诓骗我等入船加害,又当如何?”鲁渐生道:“言之差矣,诸位不弃,施恩在前,我虽不才,尚能明理,恩将仇报,天理不容。”玉锦芸轻哼一声道:“阁下既有飞舟宝具,前日投亲,又何劳我等相送!?”鲁渐生虽屡遭质问,但仍不紧不慢地口吐四字短语:“言出如此,汝既存疑,无须再议,冒昧叨扰,就此告辞。”他话虽如此,一时之间却未曾移动分毫。玉锦笙眼见此景对玉锦芸道:“阿芸,那位兄台终是助我等脱困之人,即便有所隐瞒,亦不当猜忌过度。”“兄长此言未免——略显无谋,若仅因偶然恩惠而失了提防之心,只怕……”玉锦芸言语间俨然尚有不快之意,但言及此处,却又颇有难色,一时踌躇不语。

玉锦笙尚未就此言给予进一步的答复,鲁渐生已然大笑数声而后道:“既是如此,还请登船。”玉锦笙向那香橼色微微起伏的船身凝望一眼,随即点一点头,偕同玉锦芸一并登船,其余三人见了玉氏兄妹的选择,也并无异议,紧随其后。

周德乐此刻目睹这货真价实的【飞船】,心中起疑,遂问鲁渐生道:“此物甚是有趣,昔日本大仙在那天界倒也目睹若干,只是吾早料定其当下不应现于凡间,汝却如何得来?”鲁渐生随即悠然自得地答道:“欲知详情,容我道来:洪武大帝,光复中华,传至建文,偃武修文,又至永乐,四海敬服,仁宣之治,登峰造极,休养生息,平衡科举,土木之变,盛世告罄,景泰成化,多行利弊,弘治仁义,兴修水利,正德刚毅,能射善骑,威武将军,豹房嬉戏,嘉靖中兴,繁荣景气,遭逢宫变,忽智忽愚,隆庆虽明,何纵色欲,万历三征,包藏祸心,泰昌之行,红丸索命,一月之帝,不足为评,天启怠政,满蒙兴起,崇祯难挽,自缢结局,八旗进京,弘光继帝,一年未至,扬州告急,隆武永历,东南一隅,乌龟叛逆,效忠康熙,昭宗遭袭,崩于昆明,临危之际,送子迁西,风云惊变,波涛涌起,船折风帆,沉于海底,又逢异变,至底安庆,水中宫殿,怒涛难侵,龙王邀约,荣幸至极,久居龙宫,不知光阴,百年之间,清帝坐定,朱三太子,时有讯息,细究其缘,唯一人矣。”说到此处,鲁渐生顿而不语,玉锦笙问道:“闻兄台所言,尊驾莫非前明宗室?”鲁渐生笑答:“信则有之,不信则无,遥想当年,满清入京,神州更易,前朝宗亲,十万尚存,今若偶遇,不足为奇。”


本章未完,静待下文,更新缓慢,暂定月更,穿越小说,有悖正史,随性观看,不喜勿喷。


《清国虫叹》第十六章:攻守易势(其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