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入龙虎局,不得常清静。

2023-08-09 03:49 作者:狗便便与佛  | 我要投稿

修行从来不是逃避人生,在野得山人,在朝的府相,只是各自所定的这趟旅途不同,有的需要静心才可入道,有的则需入世被火炼才能见金。而不管哪条路都是你自己制定的计划,现在要做的,是看清你自己到底选择了哪条路,到底处在什么阶段。然后积极地去面对你早已选好的道路,而不是一味的出世“修仙”或入世“求名”,不是现在去选择什么,而是“回忆”。最好的回忆方式,便是不断的问自己,问内心,而不是找老师,也没有任何老师比你内心的指导更准确。

今天要讲的,便是入世与修行的关系。

本质上,修行与出世,入世这些概念没有关系。一些固有的思想认为修行便要出世。

修行讲的是与自然或道(随便什么词都行,有的人把它叫“一”,“本源”,只是个名字,表示的都是一个东西)的运作同步。倘若此时你该走的路就是在朝中练心,强行去山中避世便是起了逃避的心理,而当在逃避时,不管修多少年,最终还是不得“清静”。

最快达到清静的方法,也是我们慢慢要达到的方向就是接受生活的安排,当你完全的接受了当下时,就处在了清静。那也是《清静经》《金刚经》以及禅宗等许多智者在讲的“清静”。静这个概念表现在“心无所住”,也就是说,所谓的静其实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静”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定义,认为“出世就是清静”“修行就能清静”“放下便是清静”这些已经成型的概念都不是“清静”。当你认为哪个概念对的时候,心就住在上面了,而“清静”是在不断变化的,故一旦定在某个观点上,就不得清静了。

有时,大家会问:“你说接受一切就能清静,可我不理解”

当你接受自己不理解时,所感受到的安宁就是我们想讲的”清静“

所以,再去看大家辛苦打坐几十年,或努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才能静下来,这样求,完全与我们想讲的“清静”不是一个概念。

就像现在,你在听我讲什么是“清静”,一旦你认为我讲的“很有道理”,认为应该这么思考,于是每次找清静时都想起我说的话,或者某个老师,某本书里的话。这么寻,便找不到“清静”了

只是在听,和听拖拉机的声响,鸟叫的声音,蚊子的响声,一并听在耳朵里,也没觉得哪个好听,哪个是噪音。这时,清静自在心中。


不入龙虎局,不得常清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