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救援》
2006年,黑龙江安达。出租司机刘武的车上突然来了一对抱小孩的年轻夫妇。刘武本来不打算出车,可是听说小孩气管里卡了一块鸡骨头,要去150多公里外的哈尔滨儿童医院急救,他立刻就发车了。
高速公路上,刘武因为对哈尔滨的路况不熟(那时侯还没有导航),不知道从哪个路口下道,他让那对夫妇打电话问114。
可小夫妻着急救孩子,忘了带手机,只好用刘武的。可是儿童医院的客服也不知道从哪下,这该怎么办呢?
刘武又想到司机们经常收听的925交通广播电台的《交通之声》直播节目,可由于线路繁忙,热线电话总是打不通。
无奈之下,刘武又叫小夫妻往广播电台的短信平台发短信。小夫妻将自己的情况向短信平台上连续发了100多条短信,终于引起了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注意。
主持人向西行通过电台,将去儿童医院的路线告诉了刘武,并决定为他们开通一条专线。而此时距离他们的直播结束只剩下20分钟了,为了救孩子,向西行请示了台长,决定节目继续,一直到孩子到达医院。
同时,他们又联系了市交警大队的冯政委和市儿童医院的李主任,为抢救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电台在直播中讲了孩子的事情,号召熟悉路况的司机到路口去接应刘武的车。然后让刘武将那一家三囗转移到熟悉情况的哈尔滨本地的车上,由他们送孩子去医院。
可是这时候,刘武的手机没电了。交流中断,只能通过电台单方面给刘武信息。
为了恢复通讯,电台又通过节目告诉正在高速上的司机,希望他们向刘武提供一台手机。
孩子爸爸将红围巾系在车外,很快,热情善良的人们就将四五部手机扔到了刘武的车里。通讯恢复了。
然而,出租车上,又出现了状况。由于一路颠簸,孩子出现了呼呼微弱的情况,小脸憋的通红。
向西行紧急联系儿童医院的儿科主任。儿科的方主任昨晚连做了两台手术,刚睡下不到两小时,听到消息急忙赶往了电台。
而此时,电台主持又收到了热心司机发来的消息,高速前方路段拥堵!
这时,交警的冯政委来到电台。经过确认,高速上确实因交通事故发生了拥堵,但幸好是在哈尔滨到安达方向,到哈尔滨的道路是畅通的。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孩子的状况越来越不好,而大夫因为堵车,还没有赶到电台。
终于,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方主任乘做三轮车,超近路赶到了电台。
方主任和孩子的父母通上了话,他要求把孩子头朝下放置五六分钟,再放平几分钟,再头朝下,循环进行。
孩子父母照做后,孩子依然在哭闹,孩子的母亲急了,歇斯底里地哭着,认为方主任说的方法没有用。
方主任耐心地劝慰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冷静下来,目前孩子的命就在他们自己手中,要他们按刚才教的方法进行。
孩子的母亲冷静下来,继续按方主任教的方法操作。终于,孩子安静下来了。
方主任和孩子父亲确认了一部手机用来联系,并决定派一辆救护车去高速路口迎接他们。然后方主任就返回了医院,为孩子的手术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这时,电台方面又得到一个新情况。孩子的姑姑打来电话,孩子的曾祖母生病住院,这一家三口本来是要来看病人的,没想到出了意外。
主技持人向西行心里的压力更大了,要是救不下孩子,恐怕老太太也会出事啊!
刘武的出租车马上快到高速出口了,突然,热心司机仍到车里的一个手机响了。刘武接通后,发现是手机主人的妻子,在说话解释的过程中,出租车竟然开过了出口!
等在路口的电台记者,警车和救护车急忙赶赴下一个路囗,并给刘武指了一条路,只是不知道那条路是否畅通。
时间到了傍晚,交通晚高峰。交警大队冯政委启用了应急预案,准备通过各路囗的监控设备,沿途跟踪刘武的车。再通过控制红绿灯,设置这辆车经过的路口都是绿灯,确保安全快速到达儿童医院。
刘武的出租车下高速后需经过高架桥才能进入市区,可这时侯高架桥上发生了追尾事故。
高架桥上的一位女司机听了直播,她和两位正在争吵的车主解释后,他们赶忙将车辆移开,交通恢复了。刘武的出租车顺利进入市区。
这时,出租车上的孩子窒息了。手机中,方主任让孩子父母把孩子倒立起来,并猛击孩子的后背。一下,两下……孩子终于缓了过来。
离儿童医院越来越近了,可不熟悉道路的刘武又走错了路,被堵在了奋斗路上。
冯政委紧急调动警力,赶往新的路线进行疏导。向西行也在直播节目中号召司机朋友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奋斗路上的司机们主动让出了一条道路,大家纷纷鼓掌,给刘武,给孩子和他的父母加油。
刘武的出租车终于将一家三口送到了哈尔滨儿童医院的门口,方主任和医护人员正等在门口。可是,孩子又出现了窒息。
紧急抢救。
内心充满自责的刘武,狠狠抽了自己几个嘴巴,他无力蹲靠在车旁,和其他无数个关心孩子的人一样,在心中祈祷着平安。
两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门开了。方主任微笑着走出来,说:“鸡骨头取出来啦!孩子要见妈妈。”医院、电台演播室,人们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