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半天没想明白,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卖那么贵?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我国各地的影院,都逐渐开放了。
前几天我还看到,四川第一个走进影厅观影的影迷,还获得了「终身免费观影」的权利。

害,把我酸的呀。

Anyway,随着电影院的逐步开放,我们关于电影院的记忆,也逐步唤醒:
比如说…你还记得电影院的爆米花吗?

我们都知道啊,看电影跟爆米花更配;
但我们也知道,电影院爆米花的价格,那真是一言难尽。

一桶爆米花的成本也就几块钱,一罐可乐在外面也就卖3.5元。
但一旦在电影院,你就得花几倍,或者十几倍的价钱去购买。

那么,为什么电影院的食物就这么贵呢?
这其中是否隐藏着资本家的秘密?
不可忽视的“爆米花经济”
一个冷知识。
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影院是靠卖电影票赚钱的。
这个说法对,但也不完全对。

以16年的万达影城为例。
2016年,万达院线的电影放映收入,达到75.25亿,同比增长17.8%。
但在总营收里的比重,却从79.8%降至67.1%。
这是因为商品销售和广告这两项业务的急速增长。

而在万达院线三大主营业务中,毛利润率最高的是商品销售。
2016年,放映电影与“卖爆米花”的利润率分别为21%和61%。
显然,卖电影票还没卖爆米花赚钱。

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1%”和“14%”。
可以看出啊,电影票是越来越不赚钱了,但爆米花还很能打。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美国人就意识到“在电影院卖爆米花”的好处。
上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发明,影院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那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相当高大上的消费,电影院也基本都不容许自带食物进场。

但是,在电影最繁荣的美国市场,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进入影院。
这些人非常热衷于,边看电影边吃点爆米花。
由此吸引了相当多的爆米花小贩,自发地来到电影院门口做生意。

有的电影院老板灵机一动:
“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干嘛不自己卖爆米花嘛!”
由此,在市场上形成了两种电影院,一种是自己卖爆米花的,另外一种是不卖爆米花的。

上世纪30年代末,伴随着华尔街股市的崩盘,美国进入到大萧条时代。
电影院的生意也开始一落千丈,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那些自营爆米花的电影院幸存了下来。

而那些不卖爆米花的电影院,要么倒闭,要么纷纷效仿。
从那以后,电影院和爆米花开始了,将近百年如胶似漆的关系。

美国的经济学家甚至还创造了「爆米花经济」这个名词,来比喻爆米花在电影院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爆米花对影院很重要,但这依然不能解释,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比外面贵的问题。
●为什么电影院敢顶高价,让顾客购买呢?
●为什么有的客人来到了电影院,又像着了魔一样花好几倍价钱买爆米花呢?
原因有很多,让我们一个一个说。
高价爆米花背后的原因
从电影院的角度来说
●成本原因
还是以万达影城为例,从2011年起,每家万达影城的成本都在提高。
房租、人工、设备维护,每一笔都要花钱。

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电影院每卖出一张票,制片方、发行方是要分成的,同时你还要缴税。
对电影院来说,放映的收入虽然占大头,但其实这个数字,是不断被各方压缩的。
最靠谱的赚钱方法,还得是卖爆米花,还是高价的爆米花。

●价格歧视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假如一张电影票40元,那么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普通人,都得花40元去购买。
那么,电影院该如何分辨“不差钱”的客人呢?
或者说,电影院该如何让有钱人花钱呢:
没错,就是用爆米花。

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歧视”。
它并非真的歧视,而是通过价格,把有钱人和普通人筛选出来。
普通人只购买电影票就OK,但有钱人会更加“不亏待”自己,从而购买爆米花等商品。
电影院就这样,让顾客“不知不觉”间花了更多的钱。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M记和K记。
普通人会点它们的套餐,虽然套餐限制了品类,但胜在比单点便宜:

而有钱人会更愿意,在套餐的基础上单点。
因为他们不差钱,所以他们既能享受套餐的优惠;
又能通过单点,吃到他们额外想吃的美食。

这就是电影院为何设置高价爆米花的第二个原因:引导消费。
从顾客的角度来说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去电影院消费爆米花的人主要有两类:
一是谈恋爱的恋人;二是孩子。
这两类人群在商家看来,几乎是最好的顾客,他们对价格不敏感,钱也最容易赚。

对于谈恋爱的恋人来讲,爆米花焦香的味道,加上影院昏暗的灯光:
很容易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幸福感,让人坠入浪漫的氛围当中。

万一你们同时从桶里拿爆米花,两只手一碰,那种心动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才懂!

而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吃点平时已经难得一见的爆米花,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庭消费。
一桶芳香四溢的爆米花,就这样,将最愿意花钱的恋人和带娃家长,挑选了出来。

同时,也把爆米花以更高的价格卖了出去。
上述三个原因,就是电影院爆米花为何高价的主要原因。
电影院不让带食物进场,合理吗?
当然了,电影院之所以肆无忌惮地卖高价爆米花,最重要的一点是:
很多电影院禁止观众外带食物。
这就意味着,你要想吃东西,就得找他们买。

长期以来,这个规定都一直被人所诟病,认为是“霸王条款”。
当然了,这个规定在我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如果放开了,有观众带韭菜盒子去电影院吃,怎么办?
那影响的,可就是一群人的观影体验喽。

Anyway,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想买爆米花,那就只买电影票就行。
只要我们够穷,消费主义就不能伤我们一根汗毛!

大不了在包包里偷偷塞点小零食,工作人员也发现不了嘛~
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影院吃味道较大的零食哦!


厨房人类
专注于研究「人类行为学和美食之间关系」
致力于把和食物有关的趣事儿煮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