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俗”谈九辫的上品相声之路(一)
这一篇是远非深点的主题,问“上品之路”的理解。

相声的上品是什么?老郭在《德云斗笑社》里已经给出了答案:雅俗共赏。

第四期,老郭关于“雅俗”有一长段话:“说相声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我们是卖艺的,我们是一个服务行业,所以我们没有权力选择顾客,谁来了都是我们的主顾。为什么管观众叫衣食父母呢?咱们指着人家吃饭,拿那个票钱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咱们得尊敬人家。但是这个就很难了,因为每个人的文化水平、他喜欢的不一样。天下没有任何一个演员和一个作品能被所有人都喜欢,那叫痴心妄想。”“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俗,但是我们是通俗,我们不是庸俗。”
什么叫雅?什么叫俗?
人身上有两面性:动物性和人性。“雅”就是人性、精神性的一面,“俗”就是动物性、物质性的一面。
黑格尔在《美学》中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分为三种:占有、研究和审美。就是说,人对一物有三念:占有的欲望、冷静的思考和愉悦的欣赏。占有的欲望即为俗,愉悦的欣赏即为雅。
二者之间为通俗。
为什么说相声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因为你不知道台底下坐的是什么观众,所以你就得立足通俗,让观众自行游走,乐意雅的雅,乐意俗的俗。淫者见淫,智者见智。看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是观众的事儿。
如何达到通俗?老郭的话:“雅要雅得那么俗,俗要俗得那么雅。”
艺术的来源是欲望,欲望是什么?中国人说食色性也,外国人说马斯洛需求层次,都差不多,就是活着、吃喝、性、感情。
雅怎么雅得那么俗?
2019年德云社封箱,壮壮的节目是单口《我和我的师父》,把自己和于谦的关系比拟为“婆媳关系”,问“我和于谦老师掉水里你先救谁?”够俗了吧?
第二层,说评书门里的艺名和辈分,轻描淡写地铺了一句“高老师的夫人比我还小,我见着高老师的夫人我得叫高婶,辈分在这。”
第三层,以壮壮自己的艺名为主题主线,讲了阎景渝俞偷输逾愉愈媮隃的故事,坑郡王怎么变成的俞郡王,古今中外说文解字一通霍霍。
最后的底落在哪了呢?落在了老郭说壮壮就算有媳妇也偷人,壮壮反击说“要偷人也是您和于大娘”,老郭腾就站起来:“我和你于大娘什么事儿都没有!”壮壮委屈:“没有没有吧,您嚷嚷什么呀?”老郭:“废话!你高婶在我里屋呢!”
这就是通俗。通俗是有方向性的,它是从高到低的过渡。作品内在的思想、艺术水准已经很高,但是落实到一个通俗的效果,从而避免了低俗。高起低落,高者不觉浅,低者不觉深,是为通俗。
俗怎么俗得那么雅?
不纯粹感官刺激,能让人欣赏,有美感。
比如说,老寿星手指那桃是什么?“鱼戏莲叶间”是什么?蜂采蜜鱼戏水是什么?对,就是你心里猜的那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