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Fi随聊第153期】循规蹈矩—Fiio飞傲/翡声便携式解码耳放Q11蹭听闲聊

此台飞傲q11为我个人从好友处劫获,感谢友人的慷慨解囊(

实话实说,我从x53开始一直都对飞傲的前端有着相当深的偏见。因为此前我一直以为前端在便携系统中其实对听感的影响微乎其微,我确实很难想象一台前端究竟声音能扭曲到何等境界才能造成听感质的跌落。
X53是第一台让我长了见识的前端,而同期后续几台机子也让我越发对飞傲前端的表现产生了一种绝非正向的“信心”。
不过在近年来,由于功能组件的重复以及并不显著的性能提升,小尾巴形式的解码耳放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侵占了便携播放器以及传统便携解码耳放的市场。仅以形态作出区分很难支持这些传统设备在现有的市场上立足,更高的能耗,更巨大的体积,如何把这些差异转换成产品价值,则成为了目前传统hifi厂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q11于我个人来说,确实是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


外观方面,q11仅有黑色一种配色。铝合金磨砂外壳,正面做出了一些高低差的同时佐以刻线设计做出层次感。正面贴了一块亚克力开窗,对应的电路板区域外四个方向各设置了一颗指示灯,开机即可点亮。外观基本上还是称得上那种简约但也具备一点科技风的这么一股意思。体积也比较小巧,目测大约是6cm*10cm*2cm大小,重量大约在150g左右。

外观标识方面,正面印有fiio以及小金标的图案logo,背后则标注了翡声的logo以及一些基本数据。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q11依然归属于飞傲子品牌翡声的产品线中,但是比较微妙的一点就是目前q11仅上架了飞傲官方旗舰店,翡声店里截至本文发布应该都还是没这个东西的。

续航标称为13h,实测目前应该是略高于这个数据,不过我个人其实一般都是接电脑用。而官方宣传所讲的会根据曲目编码规格更换氛围灯颜色这一点,我是没有见到的,不清楚是什么问题。


输入接口配置为usb 2.0 typec口,po有3.5单端以及4.4平衡两种形式,带有两档增益,开关机键集成在了电位器处。随机附赠了c转c,c转a以及c转lighting三种格式的otg线缆。还是挺常规的,主流需求能够基本满足。唯一不足的就是因为透明开窗以及机身上雕刻的文字都比较容易磨损,而配件方面没有附赠保护套一类的东西,这点还请注意。


声音方面,后续主观叙述依然集中于低增益模式下单端口的表现,测试设备hd25light。
Q11的声音其实比较好概括,总体取了一个略偏中上盘的走向。总体听感说得稍微抽象一点就是比较符合“素质流听感”这种类型。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偏向性,也使得q11本身声音很难说是有什么特色的,这点倒也不失为一种无为之治,而考虑到飞傲早年间的种种,这种老实本分的声音实在是弥足珍贵。其次是总体动态以及瞬态表现相当出色,但是声音密度是明显偏低的,也导致了很多曲目细听下去会差一口气,而在播放dsd曲目时则会放大dsd音源本身听感就偏软的问题。底噪控制也比较一般,安静环境下聆听依然会有微弱的可感噪声。
而Q11的推力方面,对我个人而言来说是相当大的,单端驱动hd25到我理想的响度时也只是将过偏音区,推塞子则是完全出不了偏音区,而4.4口的驱动力较于3.5也有着相当幅度的提升。至少在推力这一块上是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小尾巴类产品拉开了距离。
在更换到4.4接口时,q11的输出功率提升相当明显,在驱动hd600时也能获得还算不错的表现。而在单端口原本存在的密度偏低的问题则得到了相当显著的改善,走向上依然承袭了单端口原有的走向。唯一问题就是,这个表现给了4.4而没有给到3.5,因为个人主观上依然非常反对这种在平衡口上作出与单端截然不同的表现的策略。

总得来说,q11的总体表现我个人觉得目前看来还是相当出色了,在体积相对合理的前提下,无论是在声音素质还是驱动力方面都与市面上大部分主流小尾巴拉开了足够大的差距,在面临大耳时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份优势。便携解码耳放在目前来看会被逐渐归到“形态决定使用环境”类的产品了,虽然做不到当今小尾巴的方便快捷,但是对于那种会在带着电脑去图书馆星巴克呆上大半天的人而言,q11的确是属于那种能够带来差异化体验的设备。

这一期内容也是到此为止,有什么想问的想聊的依然欢迎评论私信留言或者加群:602700938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