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秋的误解
2022-07-06 11:30 作者:darkmirror天蝎 | 我要投稿
《诗·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过原文并没有这个“隔”字,如果按照俗话的解释,整首诗的意思就完全错了。
“冬日麑裘,夏日葛衣。”春天采葛是为了夏天能穿上葛衣,三月就是指暮春。
“岁聿云莫,采萧获菽。”秋天采萧,三秋就是指九月暮秋。
“采艾”是为了治病,治病就要照料病人,被照顾的人由此联想到之前照顾小时候的“彼”,“三岁”指“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三岁贯女”的“三岁”也是同样的意思。
由此可以推测,“一日不见”更准确的说是为了引出后文所说的内容“恰如昨日(just as yesterday)”。
诗的作者从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这首诗被误解也是有道理的,有一定年纪与阅历才能与之共情。
结合之前在动态中讨论过的《宛丘》,“三月”对应“上”,“三秋”对应“下”,“三岁”对应“道”。
《采葛》这首诗是歌颂孝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