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2 Econ of Money + Banking
第二周课堂笔记来咯
从这周开始,大家会发现这门课很大一组成部分是看账本,从不同主体的账本看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危机
这周我们主要学习美国战时资产如何流动,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账本都涉及了政府。在和平年代,政府不会这样密切参与国家的资金流动,但我想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所不同。
战争时期,第一阶段:国家发行债券,私企在银行存的钱流入政府
第二阶段:政府向银行借债,并用之前那部分钱从银行提取黄金,黄金流入政府。

后来在国内推行Tender(类似另一种债券)。政府在黄金等级和储蓄等级中间创造了一层新的资金。
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取战时物资,并发行tenders,私人部门在银行卖掉tender换取deposit,deposit又存入银行,银行同时拥有deposit(liability)和tender. 可以看到,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无论私企购买债券还是Tender,国家的黄金和储蓄都没有外流,但是资产流动却创造了战时物资。

上半张笔记:政府撤出自己在银行的存款,用于买私企的战时物资,同时给银行发行债券(类似于政府借贷)。
这个时候如果私企也撤出了自己在银行的存款,银行来不及卖债券或者卖不了的时候就会发行Bank note(一种支票)给私企。
下半张笔记:农业大国经济的季节性不稳定
农民会集体在一个时间点撤出一大笔钱,小银行为了平衡自己的账单就会寻找Fed的帮助
注意:公民或者私企在银行存的钱对于银行来说是欠款,因为他们已经把这些人的钱用于贷款了。

一些资产和使用
每个资产都有其对应的花销(流向)
机构的花销对于另外某种机构来说是收入

这节课有点像第四周的索引,是最基本的逻辑部分
现代社会的财务系统是hybrid System=money+credit
如果你我之间彼此信任,你可以先欠着我的钱,我给你商品。
但如果你我不信任,就需要第三方介入来保证你会如期偿还贷款,我才能给你商品

钱是固定的,但是credit可以延展收缩,比如银行用公民的存款放贷,它又用贷款还的钱向其他人放贷。

万一放贷太多了存款取不出来,只能向其他机构或者更大的银行借钱了。
图表是对elasticity和discipline的生动诠释,贷款可以暂时弥补个人的财政缺口,让个人有机会在新的一天赚到钱还款(elasticity),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换(discipline)。

作为银行,他们用利率来平衡自己的账单,当他们担心自己放贷太多的时候就会把利率抬高,反之亦然。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