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相爱的底色(用心) 2018年5月30日

前阵子微博上看到国内某新团粉丝控诉公司规划不当导致粉丝空白期的事,想起华晨宇刚出道那年。
那时候还不兴流量的说法,但2013年的华晨宇可以说是妥妥的微博人物,是从赛时到赛后都长期占据在热搜榜的传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炙手可热的人,出道后很长时间里,并没有作品,参加了几个没人看的网络采访后,便开启了耗时长达半年的十多场拼盘巡演。
那半年里,只是与其他选手捆绑在一起,不停地巡演,期间还同其他几个人被派送到央视代表芒果比赛。
很多人说,选秀歌手出道即巅峰,你抓不住出道后这几个月赶紧出作品,就会成为被遗忘的流星,在这段极度消耗人气和消磨激情的阶段,大多数粉丝因为熬不住,会慢慢脱粉离开。而华晨宇的歌迷数量,却很神奇地始终保持着。
是华晨宇歌迷基数大的原因吗?
不是的,反而很多人,是看了那些公司榨粉丝血的拼盘巡演才开始喜欢他。
因为他从没有把这些拼盘当成工作任务,每一次都是他精心准备的高质量表演。
摆脱了节目条框约束的他,终于可以自由唱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摇滚乐,甚至说唱。
他不再是被节目塑造的火星弟弟,而是释放自我的百变主唱。
有现场乐队的时候,他燃爆全场。
没有乐队条件的时候,他自己搞不插电。
或者来一次比赛金曲专场,或者钢琴无字歌专场,或者摘掉眼镜换个形象。
大多数选手唱着老三样的拼盘,他却每一次都在带给大家惊喜。
这多么不易。
而每一次不易的背后,他又付出了多少精力。
“华晨宇的歌迷是一场场唱出来的”,这句真理,那时候就开始体现了。
更可贵的是,当时他用心为大家展示音乐的多面性的同时,还坚持做自己,做自己的音乐,不当没有灵魂的木偶。
公司为挣快钱出了张合辑,每人一首单曲,他觉得那不是自己选择的音乐,一次未公开唱过。
公司给他接了旅行真人秀,他把它当成真正的旅行而不是综艺,从未粉饰自己的纯粹,用心感受旅程的瞬间,并让旅行中的细节成为他创作音乐的灵感。
公司结束了长达半年的拼盘巡演,他直面公司提出要开个人演唱会的要求,只因歌迷最后一场拼盘的期待和请愿。
公司同意演唱会的计划后,为了演唱会的丰富完整性,他同时提出做一张专辑,并在高强度工作间隙,亲自选歌写歌,并在第一场演唱会上公开了一专所有歌曲。
经常看到有人说他专辑风格不够精致突出,我希望你们再仔细看看第一张专辑。它真的是一张主题明确,整体统一,有概念有风格的专辑,从头到尾都是小人物孤独的自我阐述,自怜自爱,自狂自嗨。
而从第一首真正的个人作品开始,之后所有专辑里的歌曲他都亲自把关,包括歌词的挑选,编曲的方式。
之前我和朋友说,喜欢华晨宇这件事情,真的很有安全感,也很没安全感。
因为他能力强大,有自主想法,且强势较真,我从不担心他的作品质量。
但又会因为他太过优秀而惶恐,担忧他的过度疲累,担忧自己作为歌迷做的还不够,配不上他的强大,想得很多,却无法为他做更多。
今年鸟巢演唱会还有三个多月。
他的工作量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庞大,歌曲制作,媒体宣传,节目录制,商演活动,演唱会准备工作……
一切的辛苦,都只是为了下一站鸟巢的铺垫。
很多人总说他出道开始就很顺,登上鸟巢也很快。
但却没注意过他的“顺”和“快”,是从他出道开始,甚至比赛期间,就存在的“不被人注意的努力”。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别人努力得早一点。”
五年登上鸟巢,他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
脚步比常人快的人,也必须要比别人多用力才行。
从快男比赛每一次的汗水与泪水,从快男巡演每一次的心思与累积,从直通春晚每一次的认真与责任,从唱游天下的每一次忘我与陶醉,从天籁之战的每一次不眠与颠覆,从歌手的每一次证明与超越。
他始终在奔跑。
我有时候在想,他那么努力地往前跑,我们要多用力才能追上他。
为他宣传,打榜,支持他的每一份工作,珍惜他的每一次舞台。
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然后用最好的状态,与他在鸟巢相见。
想想就真的很美好吧。
原文http://weibo.com/u/3768274265

华晨宇--相爱的底色 汇总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85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