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1月15日【常识午餐】

2023-11-15 08:53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下列选项与上述说法最为相符的是:

A.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B.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

C.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D.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

第二步,题干的意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似是只有党多年长期奋斗基础。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来源更深远。启示我们要追根溯源。“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意思是树之所以有千尺高,因为有根,水流万里之长,因为有源头。启示是饮水思源,树大根深的道理。启示同样有追根溯源之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出自清代郑板桥《竹石》,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表现的是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符合题干意思。A项错误。

C项:“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汉末年学者刘向的《说苑》,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依据根本就能生发,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便可圆满。讲的是做事要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要求。C项错误。

D项:“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意思是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水浅承载不了大船。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D项错误。

 

 

 

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的文化传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出版的“家训”的是:

①夏敬渠《野叟曝言》

②颜之推《颜氏家训》

③司马光《家范》

④荀悦《申鉴》

⑤诸葛亮《诫子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②《颜氏家训》是南北朝的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家训”;③《家范》是北宋司马光创作的被后世历代推崇的家教范本,阐述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属于“家训”;⑤《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教育他要有远大志向,心态平和,重视学习,属于“家训”。因此,②③⑤都属于“家训”。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野叟曝言》清代的夏敬渠的一篇长篇小说,主要是通过主人公文素臣和六位女性的故事展示了他的情感世界,体现出比较独特的情爱观。不属于“家训”。①错误。

④《申鉴》东汉荀悦的政治哲学著作,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不属于“家训”。④错误。

 

 

3.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

B.抗美援朝战争历经3年零9个月

C.上甘岭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D.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是叶剑英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取得了秋季反击战的重大胜利。敌人为了扭转其所处的被动局面和谋求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企图改善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属于联合国军“金化攻势”的一部分。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此战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A项错误。

B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历经2年9个月。B项错误。

D项: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等,叶剑英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D项错误。

 

 

4. “河洛古国”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成为探寻(   )文明起源过程的一把关键钥匙。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2020年5月,考古学家在河南郑州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认为双槐树遗址为距今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它是一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因此“河洛古国”属于黄河流域。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5. 日出、日落时常出现红色霞光,这是因为:

A.太阳光线中红色光线穿透力弱,散射在大气层中

B.日出、日落时太阳内部化学反应减弱,散发的能量减少

C.日出、日落时温度降低,大气中水分减少,太阳光线散射减少

D.太阳光线照射在空气中水汽和其他杂质上时,短波光线大量散射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光学。

第二步,太阳的白色光实际上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一系列有颜色的光波组成的。这些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一样,红色光波长最长,橙色光其次,紫色光最短。日出、日落时阳光斜穿过大气层,大气中空气分子、水汽、尘埃微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使得光线的短波部分如紫色、蓝色光被大量散射,而波长最长的红色光波部分散射不多,因此,霞光大多偏向于红色。与D项表述一致。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6. 天气寒冷的时候,汽车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会出现一层水雾,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雾是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后附在挡风玻璃上

B.水雾是由于车内温度比车外高,水蒸气遇热液化而成

C.水雾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挡风玻璃出现水雾时,可以通过打开窗户或开空调等方式来缓解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汽车的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是由于车内温度较高,车玻璃却温度很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其内表面液化为小水滴。为缓解这种现象,可利用开空调或打开窗户的方法。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水雾是水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后附在挡风玻璃上。A项错误。

B项:水雾是由于车内温度比车外高,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B项错误。

C项:水雾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C项错误。

 

 


11月15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