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建业】“物我两忘”陶渊明的境界到底有多高?

2023-05-16 09:43 作者:星迴初  | 我要投稿

戴建业:陶渊明给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人生的活法,一种新的情感体验,他老人家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他的人生境界,写了一本书《澄明之境》

┄┄┄┄┄原文┄┄┄┄┄┄┄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指的是“结庐在人境车马喧

心远:精神上远离世俗社会,功名利禄,你争我斗


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我见青山,青山见我。我是我,青山是青山,没有达到高度的融为一体,没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格式塔心理学:我们觉得一个对象美,就是我们和对象之间有一种广泛样态上的同构关系。

┄┄┄┄┄┄┄┄┄┄┄┄┄┄┄┄┄┄┄┄

采菊东篱下,悠然 南山


这两句写的是 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人和天地的高度和谐


是无心 是有意

是有意:如果是有意去望南山,说明我们生命本身还不充实,寻求美景的刺激

庄子《逍遥游》中,这叫“有待”:本身不快乐,通过外界的刺激才能快乐

是无心:突然的山和人相遇,物我两忘


先 “悠然” 后 “见南山”:生命本身的欢愉,从容,与见不见南山无关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描写“悠然见南山”时的样子,写的是天地本身的和谐


山气:山岚,“白云缠山腰”的景象


对比阮籍:他写的是孤鸟,半夜不睡觉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咏怀·独坐空堂上》)


相与:成群结队

还:回家

非常友善,非常和谐,非常缓慢

┄┄┄┄┄┄┄┄┄┄┄┄┄┄┄┄┄┄┄

中有真意

陶渊明说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刹那,我才回归到了生命的本真,我才是陶渊明,我就是我。


此:

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个此时此地之中。是人存在的这个此时此地之中。

“此在”:人的存在(海德格尔的概念)


真意的两种解释:

  1. “人生的真谛”(朱东润先生的《历代文学作品选》 和 北大中文系编的文学史参考资料)含糊,讲不通
  2. “自然的意趣”(逯钦立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的行为,不准确


先秦儒家没有“真”的概念,有的是“仁”“诚”

“真意”是老子和庄子中间的术语:真=自然


同学们读诗、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一定要:

任何一种对字的注释,要像解方程一样,把注释重新代入到原作,看它能不能讲通:讲得通,可能对;讲不通,肯定错。


“真”的多重层面的意思:

第一,是语言学层面的意思

“真”就和“假”相对

第二,是认识论层面的意思

主观判断和客观对象一致,真判断

第三,是逻辑学层面的意思

真命题

演绎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归纳推理


24:56


生命境界中的真

存在论层面的意思

你只要懂一点事,你就非真了。

┄┄┄┄┄┄┄┄┄┄┄┄┄┄┄┄┄┄┄

忘言

辩:给一个事物下定义,作判断

忘言:无言


“辩也者,有不辩也”

“大辩忘言”

(庄子《齐物论》)

所有的语言的“辩”都是“小辩”


29:01


18世纪 斯宾洛莎:“一切肯定皆否定”


我的疑问:原文是“辨”而老师说的是“辩”,如何论证两者意思一样?

【戴建业】“物我两忘”陶渊明的境界到底有多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