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清单:考研政治(史纲部分)

2023-08-22 09:34 作者:一碗白粥喝半天  | 我要投稿

>按照书籍开始记录,辅助以视频时间节点;

>仅作为个人整理,不作商用,特此说明;

>另外说明,本文标注原创仅因为由个人整理,并减少不必要的商业纠纷,感谢理解;

>需要PDF版作为个人打卡记录,可私信我发你,看到会回复你;

---

### 中国近代史纲要(共129考点)

- [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 ] 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 [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 [ ] 考点1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 [ ] 考点2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 [ ] 考点3 鸦片战争的爆发(多选)

- [ ] 考点4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 考点5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 ] 第二节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 ] 考点6 军事侵略

- [ ] 考点7 政治控制

- [ ] 考点8 经济掠夺(多选)

- [ ] 考点9 文化渗透

- [ ] 第三节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 [ ] 考点10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过程

- [ ] 考点11 义和团运动

- [ ] 考点12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单选)

- [ ] 第四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 ] 考点13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 [ ] 考点14 民族意识的觉醒(多选)

- [ ] 第二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 ]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 [ ] 考点15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 ] 考点16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局限

- [ ]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 [ ] 考点17 洋务运动的兴办(单选)

- [ ] 考点18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多选)

- [ ] 第三节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 ] 考点19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单选)

- [ ] 考点20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多选)

- [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 ]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 ] 考点2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 ] 考点2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 ] 考点23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 [ ] 考点24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多选)

- [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 [ ] 考点25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的覆灭

- [ ] 考点26 中华民国的建立(多选)

- [ ] 考点27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 [ ] 考点28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 [ ] 考点29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单选)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 [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 ] 考点30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 ] 考点31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 ] 考点32 五四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 [ ] 考点33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 ] 考点34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多选)

- [ ] 考点3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 ] 考点3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 [ ]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 ] 考点37 指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单选)

- [ ] 考点38 实行国共合作和掀起大革命高潮(单选)

- [ ] 考点39 大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多选)

- [ ] 考点40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和意义

- [ ]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 ] 考点4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 [ ] 考点42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单选)

- [ ] 考点4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单选)

- [ ]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 [ ] 考点44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多选)

- [ ] 考点45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多选)

- [ ] 考点46 红军长征的胜利

- [ ] 考点47 总结经验教训,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 [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 ] 第一节 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 ] 考点48 日本灭亡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 ] 考点49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 [ ]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 [ ] 考点50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 ] 考点51 抗日救亡运动

- [ ] 考点52 一二·九运动

- [ ] 考点53 西安事变

- [ ] 考点5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

- [ ] 考点55 全民族抗战开始

- [ ]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 [ ] 考点56 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争

- [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 [ ] 考点57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 [ ] 考点58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记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多选)

- [ ] 考点59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多选)

- [ ] 考点60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 [ ] 考点61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 [ ] 考点62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 [ ] 考点63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单选)

- [ ]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 [ ] 考点64 抗日战争的胜利

- [ ] 考点6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 ] 考点6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多选)

- [ ] 第七章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 [ ] 第一节 从争取和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 ] 考点67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 [ ] 考点68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 ] 考点69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坚决反击

- [ ] 第二节 全面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 ] 考点70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 ] 考点7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 [ ] 考点72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多选)

- [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 [ ] 考点73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 ] 考点74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 [ ] 第四节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 ] 考点75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 ] 考点7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

- [ ] 考点77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 [ ] 新中国时期

- [ ]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 [ ] 考点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伟大意义

- [ ] 考点79 巩固新政权的伟大斗争(单选)

- [ ] 考点80 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 [ ]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

- [ ] 考点8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多选)

- [ ] 考点82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 [ ] 考点83 “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 ] 考点84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多选)

- [ ] 考点85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 ] 考点86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单选)

- [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 [ ] 考点8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 [ ] 考点88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 ] 考点89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 [ ] 考点90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 [ ] 考点91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 ] 第四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 [ ] 考点92 “大跃进”及初步纠“左”的努力

- [ ] 考点93 国民经济调整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

- [ ] 考点94 “文化大革命”内乱及其历史教训

- [ ] 考点9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 [ ] 第九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 ]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 ] 考点96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 ] 考点9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 [ ] 考点98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 [ ] 考点9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 ] 考点100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 ] 考点101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 [ ] 考点102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 [ ] 考点103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 [ ] 考点10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 [ ] 考点105 邓小平南方谈话

- [ ] 第三节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 [ ] 考点106 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 ] 考点107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 [ ] 考点10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 [ ] 第四节 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考点109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 ] 考点110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 [ ] 考点1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 ] 考点1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深化

- [ ]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 ] 第一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 ] 考点1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 [ ] 考点1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 [ ] 考点115 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 [ ] 考点116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 ] 考点117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 [ ] 考点118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 ] 考点119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 第二节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 ] 考点120 党的十九大的举行

- [ ] 考点121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 [ ] 考点122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 [ ] 考点12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 考点124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 [ ] 考点125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

- [ ]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 ] 考点126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 [ ] 考点1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

- [ ] 考点128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 [ ] 考点129 党的二十大的举行


学习清单: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