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专业、方向、兴趣点之说
在颠覆整个思维之前,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人们为何想要频繁的换方向?
1. 兴趣点
“我不感兴趣”、“天呐我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方向),实在令我痛苦”、“已经存在喜欢的专业,存在对立性”……
这似乎是我听过最多的理由。很好!
没错,我夸你呢,说你很好。你很奇怪,为什么觉得Frank说“很好”。
选择兴趣是人类的天性。
2. 方向感
实话告诉你,没人能预测未来自己要做什么,也没人100%敢肯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就只此一条。
人本身就不是一维生物,意识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培养自己的大致方向感。你只要觉得这个方向还不错,那就行了,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前进,不用担心自己有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在你走的过程中,你一定能遇到人生转折点,你一定可以更加聚焦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接纳现在的自己,端正你目前正在走的方向,如果遇到困难,就想尽一切办法攻克它,没有人能天生就会。
3. 换专业的想法
经常有人问我换专业如何,我说可以。但你必须要告诉我,也问问自己,你想要换到哪一个专业?以及为什么你要换这个专业?你为什么喜欢它?给足五个理由。
如果你想不出来要换什么专业,那我实话告诉你:
当我们在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听说前方堵车,我们没有办法停下来,但仍旧要考虑换一个道行驶。当事情越来越糟糕,其他道路看起来如此诱人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然后仔细分析道路的选项,你发现了对吗?它们实际上,很有可能会和我们现在都的路一样堵,甚至我换了道路之后,会离目标更远,绕了一大圈。
方向如果是对的,你就应该去接纳自己,不停前进。
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道路选型是怎样的,但人们可以选择一条道路,勇往直前。
4. 别人的看法
我也称之为: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比如,父母选的,不想让父母失望)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活出真正的自己!
你可以接受别人的观点,但不是全盘接受,这样你可以加以利用,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的产物,哪怕是我这篇令你颠覆自我的文章也是。
别人的观点、看法,本质来说是自我的,是自己的三观产物,因此不是完美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和你没关系(比如我学计算机的,你学音乐的,你给我建议,说让我学小提琴,完全没道理啊!和我没关系~)。
事实证明:人们之所以给你建议,是因为自己不安,这是他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这不是你的目标,这是他们想要调节自己的认知。
Frank ·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