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先锋火炮拖车,早期的专业履带拖车尝试

上世纪30年代初,苏联借助于工业建设的成果,已经有能力大幅度提升部队的作战水平,由于苏联重视火炮在部队中的使用,进而又引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火炮获得快速机动的能力,为此专业的火炮拖车也开始研制,先锋火炮拖车就是早期的技术尝试。

抛开那些大口径火炮,30年代初的苏军步兵师等部队比较重视76毫米级别火炮,这种口径级别的火炮重量适中,后勤补给压力相对较小,适合作为师、团级单位的基础火炮力量,苏军起初采用轮式卡车拖曳它们,但是很快就发现卡车的越野性能不够,野战条件下机动性较弱,而且当时苏军手中很多火炮还是木质车轮,在公路上无法跟上卡车的高速度,总之就是苏联需要装备专业的火炮拖车。
先锋火炮拖车由Brusyantsev担任首席设计师,参考了英国卡登.洛伊德装甲车,但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重新设计了车体布局。

拖车采用了许多T-37A两栖坦克的部件,后者是一款小型坦克,它们通用的地方有发动机、变速器、悬挂和履带,这种设计的好处当然是减轻生产和后勤的压力,利于快速形成战斗力。
发动机为一台带化油器的直列4缸发动机,动力输出只有40马力,发动机位于车体中轴线后方,它的前方是变速箱,而变速箱上方就坐着驾驶员。行走装置主动轮在前,带有弹性悬架的导引轮在后并且直接触地,另有2对负重轮。

除了前部的驾驶员之外,在车体后部的两侧安装有座椅,每侧可乘坐3名士兵,两侧的士兵背靠背而坐。该车有一定的装甲防护,可以抵挡轻武器射击,不过只针对变速箱、发动机和散热箱这三个部位,人员属于裸露状态,他们可以在车上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用以自卫。
先锋火炮拖车在1935批准量产,1936年参与了红场阅兵,关于它的具体产量还有争议,一说是25辆,一说是50辆,总之都不多。该车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该车牵引力太弱,速度太低,不符合发展趋势,而且该车缺少装甲防护,驾驶不太稳定,尤其是转弯的时候,苏联在1937年正式停止了先锋火炮拖车的生产。此后根据军队的要求,设计部门又着手开发了2两款改进型号,依然没能通过测试。

作为苏联早期的专业火炮拖车,先锋拖车是失败的,除了技术上的缺陷之外,还有设计思路上的认知不足,它较弱的牵引力主要针对老式野战炮,而时代发展证明火炮的重量只会进一步增加,在使用中也不一定能够“一对一服务”,有时候难免需要牵引其他型号的火炮。

先锋火炮拖车重1.5吨,车组1人,采用局部装甲,发动机动力40马力,最大行驶速度50千米每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