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事俗套但又不俗套

2022-01-04 13:58 作者:沉迷游戏的猫普普  | 我要投稿

系,我是猫普普。

本来雄狮少年故事怎样,感觉怎样,观后感已经写过了就不必再写一次。有很多剧情分析我都没说,但其实这故事很多情节都“挺有意思”。以下部分剧透。

总能看到一些讨厌这作品的人胡说八道,真的挺搞笑。写这个文章,也仅仅为了“发表想法”。

“舞狮挣不挣钱”——

有的人说“我的亲戚就是舞狮的,可挣钱了”。这话就……。就拿我身边环境来说,附近两个镇都没有一支职业舞狮队,平时节日庆贺,大多要么就是不搞,要么就是选几个年青人去练一下。那个生活需求,没有达到“一定要花钱去请一支专业团队来表演”。虽说开店会有人请舞狮队来表演,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开大店、超市啊。能够以此为生的,是少数。也正因为是少数,所以这个“少数”才能挣钱。你试试满大街都是舞狮团队,看你亲戚能不能接到挣钱活?

不要太想当然。

“比完赛夺了冠,居然没有去做职业”——

我想说得出那种话的人,大多数都是没有看过电影的吧。又或压根没带脑子而是带着偏见去看的吧。否则他们怎么不知道主角一开始决定要去学习舞狮,只是为了去见他拿在广州打工、几年没回家过年的爸妈呢?

这个作品故事很有90年代香港电影的感觉,不是说这故事有多完美无缺,而是说这故事每个情节都像周星驰说台词一样,流畅又很懂取舍重轻音。又浮夸又有趣又诚恳。

故事可以很直白地说:很套路。但同时又有点不一样——这个故事里主角的励志并不是表现在他对抗苍天,或对抗命运。他的励志在于:爸妈回来前尽情挥洒少年的热血与汗水,不畏伤疼,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前进;爸妈回来后果断收起少年心性,自觉担起责任,即便被命运作弄,但不怨天也不怨地,更不怨命运不公,踏踏实实地迈步前进;最后燃烧心中的执着,去向天挑战。

电影最后一幕,在我看来,是信仰。

主角喜欢舞狮,但从没有将此定为未来发展方向。更没有说“我去比赛一定要拿第一”。胜负,在故事里压根没有讨论过。倒是在参加初赛时很是雄心壮志,毕竟去广州比赛包吃包住还包车费,决赛赢不赢压根没有讨论过,师父和伙伴们都知道主角只是为了去广州见他爸妈。结果爸妈提前回来了,老爸瘫了。故事里,师父和伙伴们都没有逼着主角一定要参赛,对主角会不会回来参赛或者来看比赛都是未知,但谁都知道主角对舞狮的热爱。

我们见太多抱着伟正光的理由去拼搏的励志故事,所以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觉得:主角对舞狮的热爱,一定会让他走上职业之路。但故事里主角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怎样怎样”。他去参赛的起因——仅仅,只为了去广州见父母。

因此,最后主角没有继续舞狮,我并不觉得奇怪。反而很惊喜。因为太难得,居然会有主角认真完成一件事以后选择回归原来的生活。这也是这部电影特别之处。

而且,剧情里并没有给比赛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后彩蛋里,只给了合照。没有捧花或奖杯之类的动作。换言之,主角团队“不一定”赢了比赛。但并不妨碍他们为心中的热爱发光发亮,完成了心中的理想。师父也好,主角也好,更或女版阿娟。

在这个故事里,胜负并不是终点。

女版阿娟选择了退队,没有遗憾。

阿娟也如愿实现了目标,来到了广州。能够留下精彩的一笔,算是“意外收获”。

师父算是弥补遗憾,也是无悔。

回想今日,无愧于心。便是大团圆结局。

“在广州挣不了钱,去上海就能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缺乏生活观察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对于一直打零工的人来说,“走动”才是常态。哪有钱挣就去哪,管你是广州还是上海,反正都不是家,去与留差别不大。小时候不懂事,会问外省邻居打工经历,有些人是从北走到南,有的人是准备从南走到北,当然也有人会从南跑到北,最后还是回来南。这些人可以因为几句话就离开一座城市。最近几年有没有这类新闻我不知道,但读书那会就经常听说有人因此被骗的。

更有人提问父母出去打工四年居然屯不了钱?当年干工地可是挣辛苦的血汗钱,辛苦、危险还钱不多。“知识改变命运”,“要认真读书,长大以后就不用搬砖了”。我爸以前就是干工地的,好几年了,弄得一身病痛,我家也没有富起来。

老话,穷人最怕病。尤其是大病。大病都是吸血病,一天几千、几万,一个月就能花完所有积蓄。后来治不了,只好回家瘫着。一个人病倒,就会需要另一个人去照顾。穷人家有句老话“手停口停”。如果故事设定在05年,呵~如果我没记错,当时医保还没有普及。就拿我家来说,当时我爸妈都没开始买医保呢。故事里家里两个挣钱的都停止了工作,药费仍旧需要支出。挣钱的重担自然是落在主角身上。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看到那种天真发言,我真切感受到“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另外就是关于父母几年不回家过年感到疑惑的这件事。也是好笑。

在世纪初,广州城过年都热热闹闹的。为什么?因为很多外省打工人留在广州过年。别说4年不回家,十几年不回家的都有。有的人是觉得“今年没混好,挣不到钱,没脸回家”,有的人是觉得“过年打工工资更多”,有的人是觉得“火车费贵”……各种各样的“不回家过年的理由”。

也不要觉得留守儿童只在深山老林,落后地方。我读书那会就有过新闻讨论,让社会多关心留守儿童。广州城,也有。不要太惊讶。


这个作品的故事,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里面的人对心中那种热爱的纯粹。没有将“我要传承传统艺术”作为主题口号。不管是选择去或留,是为了自己。阿娟,师父,女版阿娟,更或陈家队的大只佬,通过舞狮一件事折射出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与不同的道路,但谁都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无愧。

可能多的是人认为这个作品是为了“科普”。有些专业人士或发烧友,对其的专业性表示质疑和否定。甚至很严苛地表示“舞狮是两个人为一体,不能只说狮头”

但就我这类“啥都不懂,只是单纯喜欢舞狮表演”的人来说,这故事,已经可以了。这只是一个90分钟的动画电影而已。

作为“诱饵”,让更多人知道/看到舞狮的魅力,已经足够了。



呵~我知道,多的是人沉浸在跟我观点完全搭不上线的观点“自圆其说”,总试图想方设法来证明自己憎恶作品的观点是正确的,好像这样就能“打败”我的观点。

我想说:有屁用。

我的观点是属于我的,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别指望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人与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以天壤之别。请为个人行为负责,别老想拉帮结派给自己观点支撑。菜。


故事俗套但又不俗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