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买过的,卖过的
记录一下买卖过的悠悠球。我不知道这个兴趣能坚持多久,但至少希望每个经手的球都能留下点什么。人菜瘾大,观点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片面且主观,要是你不幸看到了这篇文章,请见谅。

AceYo
Mercy 4 7075 慈悲4 7075 - 挺好的..?对我来说略重,环太锐,不是很get的到这个球。
Xin 信 - 手感柔和性能ok (前提是不拿这个球跟传统的PCSS相比的话),比较特别适合用来练危险的招。不过我手里的这个是粉色银环的,完全是挑战我审美底线的配色了...这个球的塑料表面感觉也不是很细腻,有点粘线。再加上本身没有啥外环重量...所以空转挺尴尬的,并没有比全塑料的球强;转起来噪音略大;再加上这个配色..总给我一种300块钱的球做出了30块钱的感觉。说实话AceYo的球(虽然我只碰过两个)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价格亲民,但其实谈不上性价比.. 同价位的话鬼手的Metal Skyva不管是做工、使用趣味性,还是实际表现都吊锤这个球啊...
AHAY
Sagittarius 人马座 - 米老板的品控真的是可怕,究极丝滑。但我还是找不到这款球的魅力...
A-rt
420 - 本来只定了个Garret,结果直接给我来了个420 + Garret。最后发现是JK发错了所以我给退回去了...只简单的试了10分钟(毕竟不是自己的也怕磕)。的确有意思,有种神奇的浮空感,但是又不会特别漂,非常可控。大概能感觉到为啥art被捧得这么高了,的确有点意思。(经过了两周的挣扎,又跟JK买了个B货)
D7 - 7075(?) Diptych。art的球真的是闭着眼睛买然后闭着眼睛吹就行...这个球也算是极品中的极品了。同样是小球,比Dale直径大些,宽度小些。玩起来无比轻巧却冲劲儿十足,又很有空心感,就是我最最最最最喜欢的那种手感,配合上非常细腻的表面和圆润的球体,真的无敌。唯一的希望是这个球能再宽那么一丢丢就更好了,这样看上去会更可爱,握起来可能也跟舒服那么一丢丢。
Dale - 小圣杯。也是art一脉相承的那种随性,慵懒的感觉。虽然a-rt的球价格都是天花板级别,品控也只能说差强人意,但是它就是能给你一种别的球给不了的体验。其实花田的球也有点点这个味道,但是花田的劣势在于它的球做工太好了,就少了点那种随性的感觉... 玩过了这个球以后我就觉得我的手被污染了,玩别的球就没有那么有乐趣了。
Garret - 我不得不说One drop的这个表面处理真的是可以,摸上去特别舒服。这个球玩起来感觉不是很A-rt,偏向比较传统的那种两段直线球的手感,但是比其他球又多了一点柔和。另外可能是因为体型小,重量分布比较集中。这个球真的适合用那种一般的轴承,精度稍微低点的,撞线的时候更加柔和。用NSK的话会感觉有点硬邦邦了。另外a-rt球的定价是真的有点高,老实讲这个球并不能说很值吧。
Grail 圣杯 - 好好好好好。a-rt标志性的手感,各方面都突出一个“合适”。
Fu/ern - 小球,但是上线宽度足够。感觉这个尺寸的球做到60g的重量确实比较合适。再重的话就有点像铁球了。好玩,超级好玩。
Asteria Yoyos
Star Trail - 渐变色真的是好精致啊。刚上手觉得环有点重,虽然这个球不到63g,但实际使用感觉却像一个64g的球。但是换成NSK DS以后重量分布突然变得无比合适。能感觉到两个环带来的稳定性的同时,变向加速啥的又较为轻松(但它感觉并不属于那种极限速度的类型)。手感上跟滴落有点接近,但是比滴落宽且可控,做工又吊锤D落。球体没有锐利的边缘,表面处理异常细腻(FPM终于硬气了一回),握感舒服。目前我心目中的环球top 1是他了(然而有了SkyFish,现在更喜欢哪个不好说啊。经过一段时间体验,这球毫无疑问还是环球Top 1)。
Atmos
Cloudberry 云浆 - 由于我是先买的Stormberry后买的这个,所以其实一上手是有点失望的。依然是无比舒服的握感,玩起来更有漂浮感。但是说来玄学,我总觉得这球手感上没有啥层次,就很直白,比较容易腻。跟A-rt球比的话的确是差了一些。
Fruitloop 水果环 - 可爱的中胖子?这球造型是真的可爱,像两个圆球连在了一起。表面是那种非常糙的类陶器的处理(其实我感觉这球做成类釉面的似乎更可爱)。原装配置玩起来的话有点点重,换了中轴和轴承以后刚刚好。手感并没有期待中那么有特点(感觉Atmos的球手感上都并不是很有特点),但是得益于独特的造型,也还挺有意思的。
Stormberry 风暴浆 - 应该是我摸过最舒服的悠悠球了。球体究极圆润,摸得到的地方没有任何一处棱角。可能是得益于镶环,这个球在爆发力和加速上都要好于Cloudberry,更“好玩”一些。虽然手感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由于这异常圆润的球体,玩起来也非常非常的舒服。这个球就是那种累了一天以后,最好的安慰品。爱了爱了。
Auldey
烈烽 - 大惊喜。久闻奥迪大名,本来是想着买一个试试反正也不贵。但实际带给我的惊喜却超出想象。这球其实手感比较偏屁股球,没啥环重,但是玩起来很灵动,也很流畅。虽然竞技性一般但是娱乐性却非常出色。我感觉这球把牌子换成a-rt的话直接就¥1350起步了。说实话哪怕卖350,似乎我都可以吹一会儿...缺点是这原装胶贴打滑严重,但是换CLYW的话又会凸起一块,太难受了(甚至让我考虑手打硅胶了)。另外边缘比较锋利,我感觉给孩子玩的话不是很合适,还挺危险的。
白水
L6 喧哗 - 好玩。很轻很小的镶环屁股球,感觉市面上同类型的球并不多。整体手感属于硬邦邦的一坨中间夹带了一点空心感。玩起来负担很小,但又不缺空转和稳定性。较小的尺寸 + 轻盈的重量 + 圆润的球体 + 那么一点点的空心感就把这个球的乐趣性拉的很高。不过个人感觉要是球体能换成7075的话可能更好玩一点?虽然白水在B站简直是负能量炸弹,高强度高持久唱衰悠悠球,但是做球方面还是能感觉出用心的,这个球也绝对对得起500的价格。最后的最后,这球搭配米老板的陶瓷珠U轴使用,声音清脆动人,体验拉满。
C3 yoyo design
Edolass 漂浮岛 - 跟Peregrine手感非常类似(或者我应该反着说?),比peregrine更沉稳一点点。也是那种高速丝滑但又可控稳定的那种。
Krown 19皇冠 - 还好...?跟钛皇冠一笔的话感觉少了很多感觉。回收比较打滑,空转也并不是很给力,就还行那种。
Krown Ti 钛皇冠- 感觉比铝合金皇冠好了几个档次。给我一种在太空玩球的感觉,完美的诠释了钛球的特点。
Level 6 - 确实跟皇冠手感挺像的,略偏重
Omnitron 全能加速器 - 虽然安桑吹的天花乱坠...但是这球我确实无感。各方面都很平均,但平均中也算不上拔尖。两次尝试转手,然而实在太难;又不想骨折清仓,尴尬。
Omnitron Noah 全能加速器诺亚 - 说是绝对不买,最后自己打脸啪啪啪真疼。球非常好用。它没有啥核心感,环的存在感也不强,就好像轻盈的空气。变相迅捷,加速快,但并不是那种极限速度很快的球,速度起来了能感觉到一定的运球的阻力;稳定性、空转也异常给力,挺神奇的。手感上有点像全面升级的宽快门。但是作为一个240刀的球,我感觉不值。球本身的做工合格,但说不上惊艳(感觉这球是鬼手代工的,并不是帝国,帝国要是能做出这种表面处理我只能...了);手感很好,然而也谈不上惊艳。总得来说就是少了点这个价位的球应该有的“质感”;就算不跟别家比,跟自家的Trion Crash比,拿在手里就是感觉不是一个价位的球。个人感觉C3的球(除了我最爱的68半径以外)打个8折卖价格还算合适,在米国也基本上都是以85折左右的价格在卖的;国内的话C3税比较严重,毕竟大家都在抢。相近球形的话,我是感觉不如花85去买个Mk1 Exia,剩下的钱再搞个高端环球。如果定秦能按这个价格去生产的话,我觉得会更好。
Progressiver 进步者 - 漂浮岛1.1。继伙伴之后收到这个...无话可说,是我不配。C3的球未来一年应该不会再买了。
Radius 7075 - 圆润的球体,玩起来意外的Q弹,很有意思。撞线反馈很清脆。
Radius 6061 - 有点75和68半径糅合在一起的感觉,但是相比那两个又少了一些特点。
Radius 7068 - 就无敌,完美的单金属。我实在挑不出任何毛病了,只能说“完美”。每当我感觉单金属确实不如环球的时候,就会玩玩这个球,找找当时的感动。这个是真的顶啊。
Radius Ti - 手感依然无敌。只是做工不知道为啥给我了一丢丢廉价感。另外回收略有一点打滑。
Socius 伙伴 - 千鸟球。“轻巧,高速,极致丝滑” 是这个球给我的第一感受。它做出了Shion想要的那种柔软的感觉,但是柔中又带着刚硬,冲起来还是很猛的。做工上无可挑剔,表面处理异常优秀,品控也是极致双零。无论是空转,加速,稳定性,操控感,安全性,做工等等它该有的全都有,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我上手玩了半天,却还是觉得有点失望。怎么说呢,我的感觉是这个球做到了做工和性能的极致,但是却没给我什么惊喜;它是一个顶级的工具,却不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它绝对足够优秀,却也足够无聊,平淡如水(这点跟OG Omnitron有点像)。从挑战我审美底线的外观设计,到C3祖传的塑料包装盒,再到上手平平无奇的手感,这个球从收到到玩到并没有给我任何的惊喜。可能是我对Shion的签名球期待太高了吧,毕竟68半径至今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单金属。可能C3决定向钱看了,我也得决定向前看了吧。 最后的最后...我之所以称之为千鸟球是因为它装上NSK的DS以后,会发出凄厉的悲鸣,宛如千鸟一般,随即轴承爆掉,绚烂而凄美。
Trion Crash 三重奏 - 我第二喜欢的C3?感觉重量非常集中,惯性较大。塑料环给这个球带来了非常优秀的握感。做工拉满,做招异常流畅。个人而言比较希望这球能再轻个0.5g。
Vapor Motion 指旋动力 - 只说顶指的话的确无敌。但是整体玩起来感觉有点死板,偏重。
🍊
Bootleg Grail D圣杯 - 不知道JK猴年马月才能再搞一批圣杯(说是再也不搞了,不过最近好像口风有点松动(结果最后的最后还是搞了))所以就先买了个D的。感觉手感上大概还原了真杯70%,但a-rt最值钱的却是它没还原的那30%。相比真杯,这个少了点a-rt那种特别奇妙的柔和,显得更硬挺激进。表面处理也没做出OD的那种“釉”感,质感下降不少,边角细节上也欠打磨。如果说萝卜的D球跟原版是各有千秋的话,那🍊的这个就纯纯的是原版的劣化了,价格也只能说是愿者上钩了。
CLYW
Alpine - 大惊喜。一直很好奇Clyw的球到底是个什么感觉,于是就趁着这个球发售抢了一颗。虽然感觉这个也并不能完全算作CLYW旗下,毕竟是Jeffrey设计的...说实话买之前有点犹豫,毕竟1、预算有限;2、Jeffrey之前的Acadia我并不是很喜欢;3、这个球纸面重量实在太重了(66g)。但是架不住这个球风评太好,还是搞了。上手以后真的是很惊喜。首先是握感真的很好,圆润且饱满;做工也不拉胯,质感很好;玩起来更是有意思,不但不重,反而很轻盈通透;最后就是这球的“性能”也很优秀。我感觉一个球能把一方面做好很容易,但是能把各方面都兼顾好就很见功力了。必须得承认这个球确实有点牛逼。
Dressel Design
5050 - 诶呦不错噢。这球的设计者感觉在安利进修过,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不停推销自己的球。每次有那种“给我推荐个球”的帖子,都能看到这老哥在下面安利5050...但是有一说一这个球的确很好用,完成度很高。50mm/50mm/60g的非常规数据,玩起来却非常合理。轻巧灵动有空心感,但又意外的不缺稳定性。这应该是我用过的唯一一个如此undersize却仍然有空心感的球。再加上优秀的做工,的确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这种感觉就跟JDS Shutter有点像,就是那种“虽然可能永远不会是你的Top1,但是它各方面处理的都很完善,让人很舒服,所以就经常会想拿起来玩”的球。
Duall
Aeolus 风神 - 球快且可控,超哥是真的牛逼。Duall家的球别的不说,这回收做的无敌的舒服。走线不卡线,回收不打滑。如果其他友商能借鉴(抄袭)一下的话... 不过老实讲,这个球总觉得有那么点点“无聊”。它就是那种我每次想到,都会觉得嗯真的很好用,但是又并不会特别想拿起来玩。于是到最后使用率真的不高,有点遗憾。
定秦 - 惊艳,实在太惊艳。钛环绝对是点睛之笔,让这个球的重量分布较为的均衡,在稳定的同时又不会显得笨重。玩起来起速很快,变向迅猛。握感也很饱满、舒适。实际的绿色有点像深绿色的油漆,非常好看(照片里强光打得感觉有点阴间)。总的来说699这个价格算得上乱杀了。(后记:用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为啥总感觉运球的时候有点卡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这个有点抖...A规啊这个品控。另外钛环打手是真的疼...)(后后记:没想到这竟然是第一个让我"见红"的球,我本来以为应该是佛光或者芦苇的...事实证明这钛环打脸还是有点威力。duall家的球老实讲安全性都一般)
Helios 太阳神 - 非常单纯的速度球,就一个字,快。非常V的球形带来了非常小的运球阻力,这点跟SkyFish有点像。但是可能是受制于材料限制,实际手感有那么一丢丢单调,除了快以外似乎也说不出啥了(也有可能是我速度球买的有点多,有点麻了)。另外边缘较为锐利,打手贼疼。这是我第四个Duall的球,总觉得... Duall家的球都是一上手感觉不错,但是用了一小段时间以后会感觉有点点遗憾;就是觉得每个球都挺好,但总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让人不能尽兴。另外虽然Duall家的球都不算便宜,但是又感觉这些球也就能卖这个价钱了,并没有一款球给我那种有能力越级的手感/潜力(一个挺好的反例是紫色迷宫,虽然做工目前不是很在线,但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它是有卖¥1000+的潜力的);上限卡死,非常遗憾。
Seige 围攻- “灵动轻快”,也是高速走线球,回收一如既往的极致舒服。只是这个7075的亮面处理实在是不敢恭维,有点廉价感。打手疼。
ENSO
UI - 吹爆,真的吹爆。这球也是挺慢热的,刚上手并没有说很惊喜。就是一个直径偏小,比较宽,重量分布比较集中的球。可能是因为重量比较集中,所以玩起来并不死板,还挺有意思的,起速也很快。并且这个球虽然球形有一点点像屁股球,但是稳定性空转啥的完全没问题。虽然刚上手感觉并没有很惊喜,但是仔细想想,在这个尺寸和重量下,能保持单金属的手感,达到这种乐趣性的同时又有如此性能的球似乎也找不出其他的了。另外这球表面处理异常优秀,跟OneDrop的那种亮面很像,顺滑却又可以磨手。我之前一直觉得纯钛球并不一定比纯铝球要好,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我觉得钛合金表面处理一般都不是很顺滑,像我这种渣渣用空转衰减会比较严重,但这球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其实现在想想这球原始定价$450也不能说很过分,毕竟它做工真的很优秀。但是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的第一款产品,的确是很难让人下定决心花这么多钱入手。这么想想B规只要$250真的是究极香,钛球里的性价比之王了。
G2
Arbiter - 轻飘的极致。老实说这个球的重量(63.5g)并不是极致轻的那种,但它的手感真的是又轻又飘又快。撞线反馈非常微薄且柔软,球本身又很敏感一推就走。有点像一个极缺核心的TopYo光环?这球玩走线真的是莫名其妙的爽,完全不费力,就是玩快了就完全不知道球在哪儿了,就瞎戟把玩。我本来以为欧美牌子不会搞这种球的,有点意思。不过G2作为一个高端品牌(至少球不便宜),这做工也就YYF/鬼手的水平,比较拉。
HUATIAN
Pinecone Re 松果改 - 之前对花田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比较装逼的牌子,没啥好感。但是实际买了两个球以后感觉至少在做球上花田确实是用心的。这个球上手就能感觉到这个价位的球应有的品质感。从球形,到表面处理,到配件,能感觉出品牌对这些方面的打磨。使用感受的话一开始会觉得还是偏稳重了,但是适应了重量以后又能感觉出一丝丝的轻盈。玩起来比较像一个橡胶球,撞线感柔和,但是有点拖沓。另外回收的确是很强,非常柔韧但不生硬,不过需要磨合一阵子才能达到完美的手感。
Rotor 转子 - 有点意思。这个球由于其独特的设计,所以我玩的时候反而压力是最小的。反正做招成功率也不高,倒更能享受玩球的乐趣了。另外虽然球造型独特,但是感觉重量分布还是调过的,用起来很舒服,没有任何不协调。
iYoyo
Iceberg (New)- 稳,是真的稳。吵,也是真的吵。玩多了感觉略无聊。
July Yoyo
Healer 治愈者 - 略失望。这个球我实在是有点没理解。你说低负担吧,但这个重量感觉还是略重了,玩起来其实也有点累。整体使用也不是很有乐趣,性能的话也没有啥出彩之处。绝对不差,但是也没有啥惊喜,就感觉是为了做一个新球而做了一个新球这种。我买的蓝银配色感觉上手观感其实也一般,不管是蓝色还是银色都有点“脏“。最后,这球换神技轴对手感有不小的提升,质感改善明显。
Overlap 重叠 - 惊喜。手感非常Q弹顺滑,这种把重量分布稍微往里推一点的设计我真是超级喜欢。配合上7075的特性,导致手感很有特点,无论是撞线还是回收,都非常有弹性。球本身属于一个中速球,并不会想让人玩的很快,但是也不笨重。另外虽说买的B规,但我也的确没看出下瑕疵在哪儿。
Propolis 蜂胶 - 直到我拿到这个球,才知道原来胶球也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虽然重量不轻,但是实际玩起来反而有点飘。稳定性虽然赶不上竞技型的单金属,但是跟那些娱乐向的屁股球比其实并不差。另外回收也做的非常舒服,配上July string,回收柔韧而可靠。最关键的是帝国这个做工是真的顶,表面细腻,拿在手里真的非常舒服,玩起来也是我手里唯一一个能感受到“质感”的胶球。之前有人问过是不是非帝国的球就不用,我最近越来越想回答“是”了(主要还是被Omnitron Noah恶心了一下)。用到这个球以后,我是有点佩服马蜂的。从一开始做评测视频的高产,到后来做淘宝店商品齐全、发货迅速、价格有竞争力且品质可靠,再到做配件做球基本都是同价位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马蜂这也算是做一个成一个了了吧。仔细想想,有点牛逼。这个球加上Star Trail,真的是让我对悠悠球的设计和生产有了很大的改观。有时候可能经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毕竟一个有十多年积累的大厂也能掏出一坨shi,而一个刚起步的小牌子也能做出异常优秀的作品。可能有的时候,我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的用心,和那么一点点的诚意。
Leet
Purple Maze 紫色迷宫 - 爽!我买的应该是7075版,用起来就是一个字“爽”。不管你用多大劲儿发球,多使劲儿提速,这个球总能给你足够的反馈,但却又不是那种死沉死沉的感觉。就让人忍不住用大力、更大力去玩弄它(虽然也会更为危险一点就是了),是真的带劲儿。运球感受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而且非常可控。总体来讲手感有点像D落,但是重一丢丢,我非常非常喜欢。不过考虑到它接近¥600的售价,这球做工上只能说差强人意,环的表面处理和接缝都略显粗糙,这点有些遗憾。
Luftverk
Acadia - 好用还是挺好用的,但就是感觉有点缺少灵魂。既没有双金属那种更极端的重量分布,又缺少了单金属有意思的地方。如果这手感放到一个价格合理的铝合金球(比如说JDS Shutter),我可能会说是个很优秀的设计;但是你放到一个300+美元的钛合金上,我就觉得有点不值当了。个人而言,我买钛合金并不是想要一个铝球的升级版,而是想要钛球它独有的,别的材料做不出来的味道(比如说钛皇冠)。这球个人觉得没有做到。最后这磨砂的处理真的卡线。
萝卜
Bootleg Dazzler 假闪耀 - 一开始没报啥期待,纯好奇D球能做出个啥。没想到手感觉并没有很拉。虽然实际上比原版重了不少(现在感觉并不一定是坏事儿),但玩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通透感十足。不过A区处理的一般,有一点点割线。另外这个球竟然是我买过的钛球里面最丝滑的那个你敢信(换轴的前提下)。虽然说D球都是LJ,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手里的这两个萝卜的D球真的是有点意思。
Bootleg Draupnir D落者 - 一度是我最喜欢的环球,也是我目前心目中最完美的环球的重量分布。相比于真滴,重量分布会相对靠中心一点(因此显重?)。它在保持了真滴轻盈手感、强劲空转的同时,却比真滴更加可控,非常适合我这种菜逼。当然做工的确是D球的做工...略卡线,不是那么流畅,也少了点质感。
MagicYoyo
Hotdiggidy - Dylan Kowalski 的签名球,对个人而言过于稳重。
K2 - 嗯...嗯...它还留在我手里的理由...可能是卖不出去吧。唯一一个线会卷进轴承和球体之间的悠悠球。
M10 - 相比Z01多了一丝稳定,少了一丝灵动。总感觉少了点特点。
Metal Skyva - 通过这个球知道了Jeffrey Pang。个人感觉这个球是胶球里面性能最好的,也是金属球里面最像胶球的。手感非常有特点。另外奶嘴的弧度 + POM的顺滑 = 顶指无敌,闭着眼睛都能顶的那种。
N8 - 这么小个球配上这个重量就有点坠手了。同样的价格,更喜欢T9。
T9 - 第一个悠悠球(不考虑小时候买的那些离合器球的话),现在玩起来仍然觉得好玩。更换了钛中轴和陶瓷轴强行降了一波重量后感觉刚刚好,不坠不飘。表面处理对于这个价位来讲非常细腻了,原装胶贴比较拉。
Y03 - 鬼手性价比之作,用100左右的价格,作出了200+的感觉。除了边缘有点点硌手以外,其他地方我挑不出啥毛病啊。
Z01 - 鬼手性价比之王?轻巧高速。说实话这个球拿去跟500左右的球比我觉得也不输啊。关键是卖到国外还能保持$40的价格就离谱好吧。老实讲我觉得这个球要比慈悲4好很多...
Mk1
Converge - 这个球真是一举败光了我对MK1和OPYOYO的好印象。只能说“实验性质 ”+ “合作” + “超轻” 这些flag加在一起我是有点hold不住。较浅的胶贴槽 + 几乎没有的A区导致我玩的时候疯狂卡线。不是很适应这种平的环。虽然球体很宽,但是由于太轻,稳定性不足,所以其实上线宽度感觉也没有啥太大作用。
Exia - 入坑MK1的球。轻盈好操控,各方面都很舒服。重量分布比较靠中心,但是并不缺稳定性。换一个NSK轴的话这个球旋转的品质感是非常优秀的,甚至吊打很多价格两倍于它的竞品。唯一的缺点就是一次性卡位...
Motion Yoyo
Centrifugal 离心机? - 叫离心机的都是好球啊。外环设计非常有特点,使用起来也是极品。刚上手的时候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说不好究竟像啥。非要说的话就有点像一个没那么飘的SkyFish,或者是一个轻了不少的R-type。运球十分流畅,顺滑,轻盈,但是又非常可控。在这个重量下的续航和稳定性也很给力,就属于那种即好玩又好用的类型。安全性方面其实外环最边缘还是挺锐利的,但是由于形状特别,所以收球手并不会碰到外环外沿,也不会觉得不舒适。玩了小半个月,越玩越上头。总体而言这球在我这儿就是把Omnitron Noah摁在地上锤烂的那种水平。
Kinetic - 刚上手的时候感觉这个球的核心感非常强,换言之就是“一坨”。玩多了就能体会出坚硬的核心之中又夹杂了一点点弹性,真的只是一点点,却大幅拉高了这个球的手感层次。整体十分轻快,运球依然十分流畅。自从收到了motion的这俩球(Centrifugal + Kinetic)以后,我至少一半以上的玩球时间都在用这俩,是真的喜欢。它就属于那种:“该有的都有,而且还不过度”的类型;不过分张扬,又不缺内涵;细节到位,玩起来负担很小,属于适合长时间把玩的那种;这个品牌能处啊。另外FMP的代工是真的顶,这球质感也是拉满的。
Mowl
Hybrid - PC + POM + AL 三种材料“杂交”。很可爱的一个球(我买的黄色),圆圆的胖胖的。拿在手里很舒服;玩起来又轻又柔,有点上瘾。另外这个球由于塑料材质+ 超轻的重量 + 圆润的球身,应该算是安全性的极限了。
Q - 无论是握感还是玩起来都让人特别舒服。并没有说特别有意思,但是舒服的确是舒服。另外虽然是organic的球形且很轻,但是意外的稳定,不缺空转。
Surveil - 刚开始觉得环还是重了点,有点太稳了。直到最近试了试短些的绳子...突然爱不释手,舒服得很。另外这个球对于PC+SS来说真的很安静,惊喜。
Mudo
OTTO 映象 - 确实如宣传所说,做到了一个在性能和情怀之间的一个平衡。从好听的角度说就是既好玩又好用,从难听的角度说就是两方面都不算极致。整体的使用感受偏稳,要比实际62.5g更沉一点,又有那么一点点的小通透。球体圆润,运球流畅,玩起来负担感很小。总的来说就还行,并没有很大的惊喜,但也不失望。
One Drop
Panorama 全景 - 这个球在YYE论坛上也是被吹爆的水平,于是趁着补货我还是禁不住诱惑抢了一颗。表面处理还是One Drop祖传的那种亮沙,摸起来非常舒服。球玩起来也有点a-rt那种柔软,慵懒的味道。如果我手里没有a-rt的球的话估计会很喜欢这个,但是它就是比a-rt的球少了那么一点点灵动的的感觉。就感觉必须要用点力推它它才走,不像a-rt球那么好操控。就是这么一点点差别,让我上手的感觉没有那么惊喜。
R2FG
Euclase 蓝柱石 - 如Stark所说空转确实牛逼。这个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莫名其妙的跟手。并不是那种极限速度,但是你想让他去哪儿,他就去哪儿。如果A区能抛光一下感觉就完美了,我这种菜逼用着稍稍有点点卡线。另外打手疼。
Frosted Euclase 冰霜蓝柱石 - 跟北风4 : 6开?只能说还行吧,用起来有点飘,另外感觉整个球有点松垮垮的。个人感觉手感上没啥记忆点,属于那种一旦吃灰了就永久吃灰了的球。如果预算不充足我选北风,如果预算稍微充足一点我选蜂胶,如果预算再充足一点的话....我选北风 + 蜂胶。
Recess
Snack 点心 - 球如其名,一个挺不错的小球。重量分布合理,玩起来并不会觉得因为尺寸而牺牲了很多。手感上比较硬梆梆。
Slow / L & M
Drumbeats 装逼 鼓点 - 设计的很合理的小球。虽然是第一次尝试小球,但是这球的重量分布做得还是非常优秀的。有足够的稳定性的同时又丝毫不坠手,玩起来轻巧流畅。不过这磨砂表面处理大概是我所有的球里面最粗糙的那个了(如果不是特地要求做这种类陶质感的话),有点粘手且割绳(是真的会割断的那种)...我是感觉既然价格上已经做出了调整,那做工上至少要达到一般百元球的标准吧。另外这球边缘较为锋利,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硌手的小台阶,感觉稍微影响了小球的乐趣性。目前我手里的三个慢佬的球(Slow,Drumbeat,定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想法很有意思,设计也有亮点,但是做出来的成品就是让人比较遗憾。
Slow - 慢佬的球。特别喜欢它那种有点空心的感觉,整体而言很综合。A区如果能再打磨一下就更好了。感觉这个球要是以更高的价位为目标生产的话上限还挺高的,小品牌还要压价格想想真是挺难的。
Szlab
Halo 7068 佛光 - 合作款。性能的话大家都说好。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俩环带来的异常强劲的爆发力和稳定性,把这个球卡在了一个轨道上那种感觉。但是球本身又很好操控很灵活,重量也很轻。设计确实牛逼,但是我玩的不多。一是感觉环比有点太大了玩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乐趣,二是环以及球身的那个折角确实有点锐打手不是一般的疼,再配上薄荷绿胶贴,危险系数略高,也少了点那种“丝滑”的感觉。
Reed 芦苇 - ddz做单金属是真的真的有一套。这个球的手感就如他描述的,“有空转的空气”。异常的轻飘,但是在轻飘里面又能感受到有个核心,直击我的济点。说起来我特别喜欢的球(甜柚,D落,68半径)似乎都有点这个特点,而芦苇就是把这个特征发挥到了极致。
甜柚 - 如果没有68半径的话这个就是我最喜欢的单金属了。个人感觉它像一个“会跳的石头”。也是属于偏硬的那种,但坚硬的核心周围又包围了圆润的球体,表面处理也十分细腻。握感无敌,玩起来也顺滑流畅又清脆动人。真的是大爱,梦里都会梦到的那种手感。
Vulcan 火神 - 手感非常柔软,可能这就是苏州味儿吧。不过我手里的这两个szlab的多物料球都感觉少了点核心。总有一种玩了,但是又没有玩的感觉。火神由于塑料外环,这个感觉尤其明显。另外这个塑料环真的是不耐磕...
The Good Life
Breeze 微风 - 挺好的一球,就是有点无聊。虽然重量在64g以下,但是玩起来却像个65g往上的球。跟同样最近入手的咖啡因pro对比的话,虽然breeze更轻,但使用起来却感觉比咖啡因pro重不少,一举颠覆了我对中环球的认知。性能方面没得说,完成度很高的一个球。就是玩起来略无聊,没啥特点。总体而言给我一种“如果手里悠悠球不多的话,这球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球多了也没必要添这么一个”的感觉。
Pharaoh 法老 - 平平淡淡才是好?这个球也是一个非常慢热的球,刚上手就感觉这球软绵绵的,也算不上很轻,但四处散发着一种慵懒无力感。玩多了就发现这个手感真的是负担很小,玩很久也不会觉得累。虽然不会给你那种非常暴力非常爽的感觉,但就很舒服。不知不觉就会玩很久。不过The good life的这俩球做工都比较一般,虽然设计加分,但是这做工感觉对不起价格...
theyoyolab
Centrifuge 离心机 - 刚一上手真的是被震惊到了,重量分布莫名的合理。玩起来飘中透着点稳。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清脆”。另外打手是真的疼,虽然没有很锐利的边缘,但是这厚实的外环,我愿称之为指关节毁灭者。
Lihtium+ 巨锂 - 大环比 + 适中的重量 + 圆润的球体,结果就是这种很有特点的空心手感 + 大惯性 + 极其优秀的稳定性 + 舒适的握感。我的所有球里面似乎并没有同类型的产品。米老板的做工也没得说,表面细腻舒适,拿在手上质感十足。总体来讲非常之满意。
TopYo
Aura 光环 - 表面处理在光照下能看到光晕,好看是真的好看。玩起来的话感觉是那种重量分布很均匀,很顺的球。虽然我觉得用上了三种材质只做一个比较均衡的球有点可惜,但总体来说也算得上不过不失吧。这个球比较出彩的地方在于及其顺滑的运球感受以及非常清脆的撞线反馈,很让人耳目一新,突然从重球换到这个的时候会非常满足。不过我是不太理解为啥这个外环要做的这么锐利...感觉如果钛环再靠外一点,跟铝合金正好衔接上的话明显打手会温和许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颜值作出的牺牲...
Colos-SUS 巨神像 - SUS设计的球还都挺有意思的。这个球虽然重量不轻,但用着并不算很坠手。虽然它撞线反馈比较强,但是运球的又有浮空感,非常神奇。另外这球真的是能感觉到的稳定,玩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左右两半球体的重量。我看某宝评论里有人说表面处理比较拉,实际感觉...虽然谈不上有多细腻,但是这个价位的话还好吧。毕竟SUS的设计费估计也不少。
Mono Annihilation 单金属湮灭 - 跟想象中的手感差不多。就是那种V型球应有的顺滑,加上较为灵动的感觉。手感上也的确有那么一点点的层次感。虽然重量不轻,但是使用起来负担不大,甚至比很多65g以下的球还显轻一点。表面处理什么的也非常出色,亮面没有感觉粘线,车痕也不明显,至少比我手里的围攻好上不少。总体来说还不错。另外将中轴换成钛合金降低一些重量以后,感觉手感又有明显提升,很好玩。
Twin Drive 钛双驱 - 慢热的球。一开始只是觉得它的空心感有点意思,但是整体没啥特点。但是越玩越上瘾,越玩越上瘾,平平淡淡却让人极致的舒服。撞线感柔和,但是发球的时候又很猛,爆发力强,配上那种空心感,越品越有意思,大爱。另外这个球握在手里的感觉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温润如玉”,非常非常舒服。我个人感觉,一个好的设计要兼顾性能,使用感受,握持感受,以及安全性。很多品牌的设计(包括很多被捧上天的球)其实并不能很好的兼顾这些方面,但是这个双驱做到了。最后,TiSS的价格只要2000不到,真的是硬核性价比。TopYo粉丝 + 1。希望TopYo以后还能拿得出这个级别的悠悠球,但愿这不是绝唱...
Turning Point
Haast 哈斯特 - 高速稳定。对个人而言略重,不是很习惯。
Hinemosu 终日 - 不是球不行,是我手不行。之前刷Ins看到新出的紫色配色实在是没把持住。钛合金和铝合金的表面处理非常一致,使得这个球的观感非常精致、深沉(这里不得不再@一下某$200+的钛环球)。第一下发球就能感觉到极致的柔顺和高档感,真的是惊喜。虽然球有67g但我玩起来却意外的不反感,可能是因为这个球始终给我一种弹性十足的感觉。可惜Takeshi的招我确实不怎么会,浪费球了。
YokuDesign
Polymer 聚合物 - 标着62g实际64g,差别能有这么大也是没谁了。胶贴槽异常浅,再加上几乎不存在的A区...大概能理解为啥YukuDesign不做悠悠球了。有点浪费铝和钢。
Yoyobarista
Arabica SS 阿拉比卡SS - 缩小版超载滴。这球无论是球形,外观,还是使用感觉,都让我想到了超载滴。整体使用非常有日系球的味道那种感觉,就是那种异常细腻和丝滑的运球,以及比较清脆的撞线反馈。我用过的帝国的球也不少,但是咖啡师的球就是跟YYR的风格特别接近,就给我一种国产YYR,降价不降质的超值感。不过这球刚上手并没有咖啡因pro给我那么大的惊喜;很好用,但确实也没有特别与众不同,可能V形球本身也玩不出啥花来吧。
Caffeine Pro 咖啡因pro - 大惊喜。买的初衷是想尝试一下悠悠咖啡师的球,并没有报很大期待;再加上我对“综合”取向球一直不太感冒,毕竟全能的球翻译一下就是没特点。但是玩到的时候真的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帝国代工的质感无敌,手感上的确比较综合,不轻不重不快不慢。但是最大的特点是这个球有一种非常有弹性的感觉,无论是撞线还是回收,就是柔韧有弹性。这种感觉我只在终日上体会过。但是相比终日,咖啡因pro更加的轻巧灵动,更合我的胃口。感觉这个球无比适合日常练习,手感极其讨喜。这么看来阿拉比卡ss可以安排一下。
YoyoEmpire
Boreas 北风之神 - 很标准的PC球。对个人而言有点略重了。但是一旦适应了重量,就会发现这个球的表现真的是胶球里面的杠把子,稳定且空转强劲,我用它来学横技啥的也丝毫不虚啊。帝国牛逼
YoyoFactory
888 - 小球。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放到今天也不过时,非常好玩。重量不轻但是很灵活,有空心感。
Bi Shutter 环门 - 大爱。握感和撞线反馈非常非常的柔和。球虽然不算轻但是动起来却很灵活。但是这表面处理,这品控...YYF真的是用最拉的做工,来糟蹋最好的设计...
Edge - 猛男签名的edge,很均衡很好用。这个表面处理确实略拉,有点粘线的感觉。
Edge beyond - 玩起来像...石头(非贬义)?能感觉到这个球如果做工(抖震,表面处理)再好些,那应该是无比的流畅。然而YYF毕竟是YYF... 另外个人不太习惯这种又平又宽又尖的环。
Edge Ultimatum 最终通牒 - 我手里唯一一个YYF设计 + 做工同时在线的球。轻盈且稳定,好用到爆炸。如果边缘能改圆润一点就完美了。
Essence 本质- 确实如一个网友所说,是个放大版的巨神象。这个球感觉整体球壁还挺薄的,而且外环也并不是很厚,玩起来意外的空灵;也确实是比巨神像能玩的更快一点,但是感觉并不如巨神像有特点。SUS的设计基本上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这球的做工只能说是YYF的平均水平,并没到JDS Shutter那一档,表面处理还挺糙的。但是考虑到它只花了我$25,感觉还挺值。
Expedition - 轻盈灵动,玩起来很有意思。但是YYF的球感觉A区都少了点过度,总觉得有点点割线,遗憾。
Flame - 老实说这球挺好,稳定顺滑。但是对个人来说略重,手感不合。
Pragma - SUS一贯的手感。我买的是John Ando版,但一上手还是有点点小重。换过配件以后好用很多,空转感觉明显。B货价格不高还挺香的。
R-Type - 单金属IQ。我没有IQ,刚玩到的时候觉得这个球玩起来就像一个单金属版的Edge 1.0,但是更柔和、有弹性一些。重量分布比较平均,有一点点的浮空感(看跟谁比了),撞线反馈很通透,但是还蛮重的,玩不快。玩了一会以后尝试换掉了中轴和轴承,减轻了一些核心重量,于是这个球就直接起飞了,变向加速更加容易。握感很舒服,球体没有任何锐角,打手不疼;并且这球这是我用过的,第一个由YYF自主设计,但是回收系统竟然可以称得上好用的悠悠球。回收可靠且走线顺滑。虽然这对其他品牌来说可能是基本操作,但是对YYF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了。总的来说,我感觉减重后的R-Type是我所有YYF球里面的最高杰作了。这个R,简直是YYR的R啊。
Replay pro - Gentry用这个也能夺冠真是牛逼。
Shutter JDS - 我感觉SUS的球玩下来基本上都有一个一脉相承的手感。就是环重明显,但是并不坠手;手感有弹性,有一定的中空感,另外运球很流畅。不管是Shutter JDS,Bi-Shutter,Sugar还是Colos-SUS,基本都是这个味。就有一种“同一个手感套上不同的球形和重量,批量生产”的感觉。不过这个球应该是这套感觉里集大成之作了,完成度感觉挺高的。换一个给力点的胶贴以后非常好用(顺便吹一下花田的柠檬2胶贴,是真的好用,也是真的贵)。
Shutter wide angle 宽门 - 全方位优于Shutter的感觉
Shutter 快门 - 纯粹出于情怀购买的。Shutter全系列给我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它们的握感都非常非常舒服,能感觉出其中的用心。只是YYF的做工...
Space Crown 7068 太空皇冠 - 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纯V型的球,握感一般。玩起来有一种割开空气的感觉,同时也有一些浮空感。
Steel Shutter 钢门 - 出人意料的好玩。不过需要用66%的绳,另外A区割绳较为严重。
Sugar 砂糖 - 稳而不坠。Shu的1A freestyle真是赏心悦目。不过个人而言不是很喜欢直径这么大的球,把握不住。
YoyoFriends
Dove - 一个重量(竟然)小于65g的胶球。虽然无可避免的轻飘,但却给了我一点点金属球的感觉。另外虽然是胶球,打手也是挺疼(边缘较锐)。
Hummingbird 蜂鸟 - 非常轻,非常硬。然而无论是做工还是手感,总觉得少了一点质感。我是不太理解这个球为什么可以卖到140刀。
Peregrine 游隼 - 我最喜欢的YYF。纯竞技向的球,较轻,非常听话,非常稳定,起速很快。虽然说一般竞技向的球一般都比较无聊,但是对我而言这个球已经好用到有意思的程度了。如果它的价格跟Hummingbird调换一下的话我感觉更好接受一点。
Ti Sunbird - 大约是我买得最后悔的一个球了(还是因为贵)。我觉得这个球真的没必要做钛合金的。不是说这球不好,只是感觉它没有做出钛的特点,有点浪费钛。整体很均衡,但是在均衡球里也不算突出(所以我为啥要花$299买一个没啥特点的球?)。我最大的不满还是在于它的回收系统,胶贴槽略浅,导致正常胶贴会突出一点,在配上小A区 + 锐利的A区折角 + 粗糙的磨砂处理,导致我这种菜逼使用时卡线严重,空转损耗极快。这个球发售没几天,有一个网友在YYE论坛转卖,一路降价,结果$195挂了好久才卖出。
Yoyorecreation
BAE - 一上手感觉是又软又重。想着一个65g的球不至于这么沉啊?一称65.8g...差得还挺多。这球也是那种用好轴和用烂轴完全是两个球的类型。换上NSK以后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偏软的手感,带出更多7075应有的清脆感,速度感也略有提升。另外得益于重量,这球的空转和稳定性真的强得可怕,非常之顶。只是对我而言实在太重了,玩着费劲儿。(后来又稍微更换了一下配件,降低了一点重量,手感提升明显)
Chopsticks Gorilla 筷子大猩猩 - 硬中透露着一点轻盈。虽然起不来速度但是也不笨重。感觉我会的招完全不能发挥这个球的能力。
Comic Sans 漫画字体 - 又硬又飘。但是感觉有点过于缺乏稳定性,不是很驾驭得住。
Dazzler 闪耀 - 就这?可能是因为先买的D闪,所以这球一上手其实是有点略失望的。相比D闪做工提升明显,玩起来也会更轻盈通透一些,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给我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说D闪对闪耀的核心特色保留的真的还不错)。有时候因为球太轻,反而会给我一种使不上力的感觉。好用是好用的...然而尴尬的是不管是闪耀还是滴落,我竟然都更喜欢D的...难道这就是穷逼命吗?
Draupnir 滴落者 - 能理解这个球为啥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确实是牛逼。感觉上限无穷高,你手有多快他就能走多快。但是对我来说实在太灵动了,失误率巨高。目前还驾驭不了(最近再用感觉逐渐能控制住了)。另外这个球拿在手里,瞬间就能感觉到一种厚实的感觉,质感真的是拉满的。D落同样的球形,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Futura - 实在get不到这个球型的点。
Helvetica 海维提卡 - 挺综合的。也是有YYR一贯的那种硬且清脆的手感。说不上哪儿让我印象深刻,但用起来就是令人满意。
Invader must die 侵略者必死 - 很标准的一个速度球。有一点点飘,打手略疼。
Onslaught 猛攻 - 不得不说YYR还是牛逼,猛攻是真的猛。塑料外环画龙点睛。这个球比较神奇的一点是,有的时候我拿起它来觉得它轻盈通透,灵性十足;有的时候拿起来却觉得有点笨重且卡线,不是很好用。很矛盾。
Overdrive Draupnir 超载低落者 - 外蓝内白的配色无敌啊。手感也是YYR一贯的那种清脆。就是直径实在太大了,我这小手玩着费劲。
Skyfish 天空鱼 - YYR时隔了好久好久以后终于又有63.5g的球了。真的是爆炸好用,越用越好用。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极致的顺滑,真的是极致的那种。表面处理异常的细腻,再加上整个球非常V的球形,使得做招的时候感觉几乎没有阻力,轻松的就能让球保持在高速运动。而且稳定性也并没有感觉受到了影响。用过这个球以后我就感觉我手里的所有其他球都或多或少显得拖手。缺点是这个球太V了,握感并不如那种两段直线的(例如滴落)来得饱满。另外回收有点点打滑,以后换个胶贴再看看。我之前一直在想为啥yyr不再搞一批滴落,用过这个球以后觉得...可以,滴落不用再搞了。还好隆一换队了,不然YYR不知道哪辈子才能再掏出一个64g以下的球。
TM - 视觉上很有特点,玩起来感觉...没啥感觉。
Toru0.999 - 稳而不重。不得不说,Kengo真是把版本号玩明白了,一个球形出4个版本,颇有C3漂浮岛1.0先行,1.0正式,1.1先行,1.1正式的味道。这球跟BAE一样,也是数据虚标,明明是66g却标成65g,又耍了我一回。刚一上手就能感觉出重量不轻,即便有了POM外环,也仍然能感觉出这个球的分量。但是习惯了重量以后,这球的异常优质的手感逐渐征服了我。运球流畅丝滑,撞线通透Q弹,回收干净清脆。虽然重量是66g,但是并不是那种让人不适或者坠手的66g。相反,在保有强大稳定性的同时,又多了很多浮空感。比猛攻更稳更持久更好控制,有比BAE更轻更快更通透,算是两者的优点结合体了。虽然我还是希望它能真得做到65g,哪怕牺牲一点稳定性和空转,但是目前的成品状态也绝对优秀,对得起价格。
Valkyrie (New) 新女武神 - 刚开始觉得好重好拖手,但是越玩越被这个球可怕的爆发力和流畅的作招表现震撼,的确是好球。但是这个表面处理老实讲有点YYF的感觉,少了点质感,颜色也有那么点点俗(严重怀疑这个球YYR是尝试找别家做的,标价上也比正常低了一些)。
Wonder - 很标准的一钛合金速度球。之前看过Stark的评测,所以期望度不高。上手以后...确实是很平淡的感觉。还好买的是福袋版,如果是原价买我估计已经骂街了。手感上就像是一个轻了一点的Helvetica加了一点钛球的感觉,没有很特别。
Zero Gravity Return Tops
Don - 轻快灵巧,用起来很空灵,但又冲劲十足。虽然描述很简单,但是这球是真的不错。
Ibex - 也是那种虽然感觉平平无奇,但是用起来却意外的舒服合理的球。虽然不极端,但是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另外虽然中心设计了个顶指槽,但是由于周围很平,所以并不是很好顶的那种...
其他
Kutex 2 砍前任 2 - 买的EVA配色,颜值直接拉满,手感也非常不错,稳定的同时也不会笨重,空转极猛,撞线反馈柔和。非常遗憾没买A规,我手里这颗抖得让人有点难受。每次想到当时因为心疼那¥200买了B规,都忍不住骂自己一声SB。我是觉得很多球确实没有必要太追求精度,因为精度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设计就那样的话,哪怕球是强迫症双零也就还是那样,有时候把价格做低让大家都能玩上反而更好。可是这个球,它的设计、完成度真的值得一个双零,我TM真是SB。

最后的最后,祝各位不在意抖震的大佬:买到的YYR都是蝴蝶抖 + “爆发力”十足,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