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宗教与信仰”
当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处时,人类开始了思考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当不同的人类个体开始靠近,形成聚落,人类社会初具模型。
与此同时,宗教——一种永恒围绕着人类的特殊意识形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伴生而出。
一、宗教的今天
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完善,普世价值努力构建的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宗教的新闻,甚至说我们可以看到的于其有关的大多数都是负面的。
这给我带来了一个疑问——如果它这么不好,那为何它还存在?
“存在即合理”如此客观唯心的说法或许并不能解释什么。
如此,又一个疑问——我们需要宗教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宗教是什么?
——宗教的本质是为了精神寄托与终极关怀。
我们需要一个地方可以用来安放我们满溢与缺失的内心。
在古代这个地方最简单的可能就是宗教,在现代我们则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
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我们难以理解为何需要宗教事物,我见过很多人都说过“为什么人类要发明宗教这种丑陋的东西?毫无用处而只会带来灾难。”
诚然,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时候只是作为统治者用以统治民众的一种工具,这没有带来多少实质的东西。
而我们生于现代并活于现代,并未感受到。然而很多人生于过去而活于过去。
可能大海永远不会平静,抚平一个波涛只能用另一个波浪去掩盖。
所以,也许只有时间会有答案。
二、宗教与信仰
显然,我并不想为宗教的好坏作什么辩护,而我只是觉得宗教自人类而生,必将伴随人类永恒。
纵使你烧掉所有的教堂与庙宇,也难以杀死他们的信仰。
人自内心的信仰会让他们建立起新的宗教。
总会有新的宗教与信仰替代旧的,只是很多人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三、新的宗教
在现代社会,或许在我们身边见到旧宗教的物是困难的。
但是新宗教的新信仰则无时无刻不潜伏在我们身边,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宗教的本质是精神寄托与终极关怀。
而当现代社会之中的人们在辛苦劳作一天回到家中之后,他们会很乐意打开网上购物平台,用购买商品以慰藉安抚自己。甚至即使不购买任何商品,只是不断地浏览页面,也能暂时达到满足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Capitalism在现代社会强大的衍生之一——Consumerism
在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中,第一章: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他这样写到:正如狼孩因为跟狼生活在一起而变成了狼一样,我们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官能性的人了。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
我们早已不知把我们的精神丢弃或出卖了给谁,而那“终极的关怀”也无人再想起,有的只是娱乐至死而已。
某种新的宗教正在吞噬人类自身,某种新的信仰正欺骗着人类自己。
当人类再次去思考自己身处何处,将向往何方,会是什么时候?
注:
本文不具任何专业研究性质,纯属瞎扯,切勿轻信。
本人尊重遵守中国基本宗教政策制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教信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