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婉晴心理教育丨知识分享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战争:“拖延症”

2023-01-30 09:31 作者:婉晴教育  | 我要投稿



我们常说“十个孩子九个磨”,磨蹭是大多数孩子的普遍行为。


一般从早上开始,到吃饭、写作业、晚上睡觉孩子总是在家长的雷区蹦跶。而面对孩子这样拖拖拉拉的行为,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措施也只是不停的唠叨,结果就是引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战争。


其实,孩子有“拖延症”的原因并不复杂,作为家长首先一定要准确的判断出自家孩子“拖延症”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进行改善。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拖延,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所致:

1、时间观念薄弱


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对时间没有什么概念,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很多事情。


2、注意力容易分散


很多孩子注意力都很容易被分散,经常被身边的小事打扰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快速完成一件事。


3、性格使然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一部分孩子的神经天生就是慢条斯理的类型,这种先天的性格在接受系统教育之前都不太容易改变。所以不管外界有什么强烈的刺激,他们的行动始终是不紧不慢的。




为了防止拖延症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这里给各位父母一些建议:

1.给孩子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


把看起来比较多的作业或比较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让孩子觉得完成起来没那么难。这样做事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不少。


2.多鼓励孩子,增加孩子自信


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或学校类的活动,通过游戏、竞争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到守时、做事效率的重要性。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懂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做的事情。


3.不过度催促孩子


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磨磨蹭蹭,于是一急起来就控制不住唠唠叨叨的毛病,时间长了充耳不闻就成为了孩子的常态,甭管家长怎么唠叨,反正孩子是左耳朵进右耳朵。


不如直接告诉孩子不按时完成的后果,孩子反而会产生紧迫感。



4.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好,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懒散,什么事情都等着家长给他安排好,不到迫不得已绝对不会自己动手。


5.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其实,在一些不太严重的事情上,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孩子不知道没有完成事情的后果,就不会对时间做出精细的安排。


婉晴心理教育丨知识分享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战争:“拖延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