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话明季北略 杨镐逮治

2022-01-14 15:56 作者:海绵宝宝嘟嘟儿  | 我要投稿


八月十三日,上遣缇骑逮治杨镐。

九月二十六日,刑科参失机诸臣功罪状:参看得杨镐丧师失地,据法罪原难逭。而哓哓置辩。曰未尝私李如柏也,曰杜松故违节制也,曰马上督催不敢抗违也,不思如柏乃辽东大将,当时四路并进,何不以大将当关而乃以清河与如柏,故令杜松出抚顺耶?在如柏怯懦畏敌,本无求战之意,故再出辄逃,而镐以令箭招之,说者谓令箭先藏柏身,托之传自于镐,则镐之私庇如柏甚明,不然杜松轻进,何不用一箭令退,而独于如柏汲汲也。

杜松廉勇久着,有古名将风,闻镐将出师,杜松谓兵饷未充,士卒不习,将领未协,不便大举。镐贪功自用,径行不听,松乃密遣人进关投揭当事,冀缓其师,而如柏侦知,令人于关外邀回,重责十棍,致松谋不行,兵受其创,见有松侄总兵杜文焕抱愤投揭可问。即此举动,已含陷松之毒矣。乃誓师时如柏佯与松洒酒拜别,曰吾以头功让汝。松磊落丈夫,慨信不疑,贾勇先登,不知如柏早已布置奸人,为松乡导,诱其暗入奸伏,盖敌素所畏者松与刘綎也。

先得镐告示,悉其精锐,潜伏抚顺一路,独以当松。松果为乡导所诱,如柏先逃,望援不至,遂碎首沦没,寸骨不存,刘綎亦复血战,一时死敌。是松之死,实镐与如柏同谋计陷。坏此长城,为异日和戎之地,而乃曰三路之败,总由杜松故违节制耶。

在镐为此丧心之言,计欲自脱。而遂转相流布,不念其死敌,而且没其功。松死不瞑目矣。严诘催战,固奉有明旨,独不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即不然而以抗违被逮,不犹愈于以败衄伏辜耶?即令口如悬河,其如法在不赦,至李如桢与周永春失陷开原,明旨曰:开原失陷,抚臣责任封疆,岂能无罪?则其罪视如柏,俱一体之人。况辽事未平,有罪无功,仍宜单论其罪。如柏虽先雉经,尚当跪斩,镐等若容兔脱,是谓无刑。

八月二十三日皇帝派遣锦衣卫逮捕惩治杨镐。九月二十六日刑科弹劾多位贻误战机的大臣的罪状:根据其他资料参考得出,杨镐损失军队失陷国土,根据律法所犯的罪过本就难以饶恕,而他不停的争辩。说从来没有私底下和李如柏串连,说杜松故意不听指挥,说使者监督催促不敢不听命令。不想想李如柏是辽东大将,当时四路军队共同出击,为什么重要的地方不用李如柏而是把清河交给他,故意命令杜松出抚顺呢?在于李如柏胆小畏惧敌人,本来就没有寻找敌人决定的意思,所以再次出发后马上逃跑了,杨镐用令箭召集他,有人说令箭事先藏在李如柏身上,假托它是杨镐传来的,那么杨镐暗中保护李如柏很明显。如果不是这样,杜松贸然前进为什么不用令箭命令他撤退,而是单独急切的给李如柏?

杜松长时间伴随廉洁勇猛的名声,有古时候名将的风采。听说杨镐就要出兵,杜松说军费不充足,士兵没有训练,将领互不熟悉,不适合大规模用兵。杨镐贪图功劳,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听劝告。杜松于是秘密派人进关递送揭帖阻止,希望可以延缓出兵。这件事被李如柏知道,下令在关外拦截返回,重重的打了送信士兵十棍,导致杜松的计划失败,士兵受到责罚的创伤看见有杜松的侄子总兵杜文焕怀着愤恨传递的揭帖可以询问。就这举动已经有陷害杜松的歹毒心思了,于是誓师时李如柏假装和杜松撒酒告别,说“我把头功让你。”杜松是心胸开阔的大丈夫,没有半点怀疑,满怀勇气先出发了。杜松不知道李如柏早已经安排好了奸诈的人作为向导,引诱他不明不白的进入狡诈小人的埋伏,因为敌人一直所畏惧的就是杜松与刘綎。

建奴先得到杨镐通告,将全部的精锐部队暗中埋伏在抚顺这一路上,单独用来对付杜松,杜松果然被向导所引诱,李如柏先前就逃走了,杜松期望的援军没有来,于是头颅破碎遗体都没有就这样悲惨的战死了。刘綎也拼死战斗,很快死于敌人的手中。杜松的死亡实际是杨镐和李如柏共同图谋,用计策陷害,这样迫害己方大将是为了将来和建奴媾和做打算。这样说三支部队的失败,总的原因是杜松故意不听指挥吗?

杨镐说出这种丢弃良心的话,是为了打算使自己逃脱律法制裁,于是变着法儿传播,不想着杜松已经战死于敌人之手,还想隐藏他的功劳。杜松死不瞑目啊!严厉追问催促杨镐出战,虽然有明确的圣旨,只是杨镐他不想想领兵在外,有些情况是可以不遵守君主的命令吗?即使不出战以违抗圣旨被逮捕,难道不比作战失败承担罪责而死强吗?即使到了今天杨镐再能言善辩,他也要依照法律处置不能赦免。至于李如桢与周永春失陷开原,明确的旨意说:抚臣的责任就是管理划分给他的领土,开原失陷,怎么能无罪?那么他们的罪过如同李如柏,都是一样的人,何况辽东的战事还没平息,有罪过没有功劳,仍然应该单独明确他们的罪名,李如柏虽然先上吊自尽了,还是应该跪下砍头,杨镐他们如果可以像兔子那样逃脱就是告诉天下已经没有法律了。




白话明季北略 杨镐逮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