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明学中医19】胆和足少阳胆经

大家好,这里是行明学中医,我是行明。人体的经络巡行,按照时间气血流注的顺序,从凌晨3点开始到这里最后还剩下两条经,上次是晚上9点到11点的手少阳三焦经,从无名指的指甲外侧,经过手臂外侧,向上经过耳后,最后到外眼角。接下来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气血最旺盛的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经过头部两侧,沿着身体和大小腿的外侧,一直到达脚的第四指外侧。

内经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生成新的血液供给心脏,肝是阴木,心是阴火,阴木生阴火。肝脏的浊物毒素进入胆囊,在心包膜有一条神经络到胆囊上,心脏搏动的时候传送压力给胆囊,使胆汁能一下一下喷出到小肠,促进小肠消化吸收,胆的五行是阳木,小肠五行是阳火,这是阳木生阳火。
胆是袋子状的,有一种现象是,胆囊袋因为呕吐严重而翻转,会导致看东西左右镜像。有口苦,呕吐,都是胆的问题。

下面是足少阳胆经的重点和常用穴位。

瞳子髎,也就是太阳穴,可针禁灸,常用放血,治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下针常用在偏头痛。
听会穴,上关穴,都是治耳鸣,穴位属性雷同,近取穴原则,用最痛的穴位治。
曲鬓穴,治偏头痛。
率谷穴,太阳穴透率谷穴治偏头痛,可以先加上合谷穴有麻醉效果。日常偏头痛用手按揉也可以缓解。
阳白穴,阳白穴透鱼腰穴,治眼睛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
头临泣,目窗穴,常用,治风泪。是眼科的大穴。
风池穴,是后脑容易受风的地方,治鼻窦炎,鼻子不通,项强,可以拔火罐,或者刮痧。
肩井穴,危险部位,不深针,会碰到肺,肩井穴向下的气最强,治左肩井穴的时候要搭配右边足三里,不加足三里,气会闷在胸腔。伤科常用,胸腔受到重击,用肩井穴加足三里。妇人禁针,会落胎。
日月穴,是胆经的募穴,用俞募治疗法,胆俞穴加日月穴,治胆的问题。
京门穴,是肾的募穴,用俞募治疗法,加上膀胱经的肾俞穴,治肾脏问题,肾结石,肾阳虚,耳鸣,腰酸,水肿。
胆经再下面3个穴位和带脉是相会的,而且带脉也只有这3个穴位:是带脉穴,五腧穴,和维道穴,
治腰椎间盘突出,带脉痛,坐骨神经痛。
环跳穴,腿弯曲时才有环跳穴,下针不留针。环跳穴是骨之始,是骨头开始生长的地方,骨头的生长从环跳穴到四肢末梢结束,骨头刚开始生病的时候也在环跳穴有痛感。环跳穴痛,如果针一次就好可能是单纯神经痛,如果多次还不好,要怀疑有骨癌,骨头有病。可以做诊断,治骨病环跳穴不痛了,代表骨病治好了。用对侧肩髃穴对环跳穴,对称治疗,也可以治中风半身不遂。

风市穴,治中风瘫痪的大穴,在膝盖外侧上七寸,深针碰到骨头。膝盖无力,用风市穴加阴市穴。
中渎穴,辅助风市穴,加强风市穴治疗效果。
阳关穴,治风湿关节炎,痛风,红肿。
阳陵泉,筋会阳陵泉,治中风的大穴,阳陵泉透阴陵泉,治膝盖风湿。所有筋的病都可以用。治膝盖不能弯曲,脚抽筋。
这里有一个奇穴,叫胆石点,在阳陵泉正下方一寸,胆结石的人有压痛点。可以辅助诊断,也可以治疗。
阳交穴,是阳维脉的郄穴,治发狂奔走,抽筋,脚痛。
外丘穴,是胆经的络穴,络在肝经,肝脏解毒,刺激外丘穴,可以让肝的解毒力量加强。治疯狗咬伤,毒物咬伤,用隔姜灸,先在被咬伤的地方灸,后灸外丘穴。
光明穴,是胆经的络穴,治眼科病。
阳辅穴,是胆经的经穴,常用大穴,治偏头痛,眼科病。
悬钟穴,也叫绝骨穴,髓会绝骨,骨髓生病在绝骨穴治疗,脑为髓之海,绝骨穴高的人比较聪明。也是治中风的大穴。在胃气没有的时候,抽筋,骨髓,筋骨问题,都可以找绝骨穴。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治脚踝扭伤,用商丘穴透丘墟穴,也治眼科,目中生衣膜,眼睛不好。
足临泣,主治带脉,是胆经的俞穴,治眼科病,胆经上的乳房硬块,晚上11点到1点,胆结石发病,可以针足临泣。
地五会,治胆经上的乳癌大穴,特殊治症,是治脚皮干。
侠溪穴,是胆经的荣穴,胆经头痛,耳鸣,胆经的眼科病可以用。
足窍阴,胆经的井穴,在第四指指甲外侧,头昏眼花,昏迷,眼睛从外侧的痛。
到这里胆经就结束了,再下气血就开始通过脚二指三指下络到肝经了。
循经取穴,熟悉经络的走向加上气血流注,诊断病症的能力就可以很强了,再后面就到中医最高指导原则的八纲辨证。
(视频及本文内容基于倪海厦老师的人纪针灸,总结的要点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