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款二手1.5k价位的热门“监听向”耳机对比(r70x,srh1840,dt900prox,hd600/650)

因为本人自己持有并长期聆听的耳机为r70x,故其他几款借来对比的耳机的对比对象也都是r70x,个人以r70x的三频分布为基准(低频5 中频5 高频5)来参考分析其余耳机的三频分布。标题的监听不是单指监听耳机,也包括某些人吹能用来监听的监听调音向耳机。
舒尔srh1840,1840发售应该超过十年了,按照今年舒尔更新了840和846的前提来看,搞不好马上也要更新1840a了。佩戴上两个都是300g以内重量差距不明显至少脖子没啥感觉,1840双头梁我个人佩戴感觉不够舒适压头顶(大风扇的双头梁我也觉得不对劲),r70x的佩戴只要头不是非常大,单元能盖住耳朵的话,自己手掰一下头梁r70x的佩戴绝对是无人能比的t0,210g的重量在在产的家用大耳里属实无人能敌。
以r70x的三频分布为参考,1840高频偏亮,中频量感密度没啥差距,低频明显偏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下潜也不咋样。1840声场远弱于r70x,所有声音基本都堆在头里,声场过小结项方面实在是没什么分析的必要,如r70xhd600在横向声场的结项上至少有“极左 左 中 右 极右"五个层次,1840会由于声场过小在对比之下很难说极左和左的层次是分开了的,同时纵向也小的可怜,但是由于低频量感少并不会觉得很吵闹拥堵。
1840的高频调音实在是高明,能接近拜亚的亮度的同时,完全不会给人声带来任何可以明显感知的齿音刺激,r70x对比1840人声的齿音都更明显。加上较为丰满的中频,虽然低频的量感质感参差感对比r70x实在是太差了,但是听一下不插电没啥低频乐器的流行乐表现很好,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啥都听听到也还不错,有对比的话空间和低频缺失的感觉还是很严重的。
个人并不是想黑1840,相反1840的中高频调的深得我心,但是其他方面毕竟是十年前的产品了,放在今天确实有欠缺,至少现在2023年1840还是不推荐购买的,一两年内极有可能发布新版,现在购买有点49年入国军的意思
低频1.5 中频5.5 高频7

dt900prox,这应该是近一年内热度最高的监听大耳了,虽然线下试听了很多次,每次线下随便听听还挺满意,实际上拿回来认真分析还是第一次。
声场对比r70x依然小的明显,但是大于1840,好在横向和纵向的比例正常多少有一点纵向,调音v字两头翘,中频过于单薄人声密度低,对dt900px的人声我只能只能评价为没法听,虽然相较于990/990pro好了不少但是对比其他耳机还是太单薄干瘪了,比起广受差评的T世代T70T90都单薄很多,两头翘中频空的调音听弦乐很爽快,但是质感还是略显奇怪,个人觉得中频饱满还是对于乐器的表现有提升的。毕竟除了三角铁这类金属打击乐之外大部分乐器是不可能只发出只有高频或者低频的声音的,对比hd600 r70x的话还是会觉得乐器有些单薄。
个人觉得如果喜欢拜亚的这种空间感结项定位,又可以接受二手,可以考虑一下现在二手价格更低的t90 t70系列,这个系列单元素质是明显强过prox系列的,同时是拜亚有t1之后,仅有的非旗舰的两个中频有密度且饱满,又不是像后期的t13糊米罗那种把中低频做糊做的分不开换来的人声密度。只不过两个耳机都有各自的问题,好在现在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t70原装耳罩的低频过于单薄,更换hifiman旗舰店七十几的那个皮耳罩可以明显改善,更换皮耳罩之后你能得到3k内低频下潜质感速度感最强的耳机。t90的高频齿音过重,现在可以在闲鱼收dt900prox的那块调音棉来调整压制一下,900prox的调音棉对于拜亚的这些齿音发刺的老东西来说是个好东西,880990也能拿来用。
可能会有人说900prox的优点是直推,T90T70都250Ω了还要配前端没法比,我只能说我个人的实际听感,换了耳罩调音棉的t90t70直推也比900700porx的人声好听的多,t70 的低频甚至可以说是旗舰以下封闭式里最爽快的几个之一,比起prox系列更有欣赏的价值。当然对比前几年的阿米洛,t13来看prox系列确实是值得购买的好产品,只不过对于拜亚现在只能做到这样我个人比较失望。对于dt700prox的购买,我建议预算能到2K左右需要封闭式监听的朋友优先考虑tago t303,预算千元上下乐器监听选srh840a,人声监听选罗德nth100。
低频5 中评2 高频7.5

森海塞尔HD650,出乎我意料声场还是r70x大,由于论坛各种对r70x声场不行的评论,我一直对r70x的声场预期很低,在没有仔细的同场对比之前,我是感觉是无法和热门监听900prox还有hd6系列相比的,但是r70x的横向纵向对比650都明显更好更宽松。虽然650600系列也是经常在线下店听的,但是也和900prox一样听个大概。可能会有大佬觉得我650没推好耳放不够解码不够拿套三万的设备650声场吊打r70x巴拉巴拉,有钱确实可以这么玩,但是现在大部分选2000价位大耳的烧友,前端预算能给4000都不错了,大部分甚至都不想在前端上花钱超过耳机,我这篇文也不是写给各位前端三四万的大佬们看到,就别攻击小弟了。
森海的hd系列大家津津乐道的堂音,实际上就是横向大纵向小在加上低频的混响,制作出来一种人在舞台上在乐手中间或者你自己就是歌手的空间感。650和600的人声结项基本在头中间,650人声中低频量更大更饱满,有种人声是从自己喉咙里发出来的感觉,听男声尤为明显。结项过大,低频过多声音略闷,单独听闷感也还可以接受。乐器质感差小提琴弓和弦摩擦的质感基本没有,像涂了油一样滑过去,动态五五开和r70x没啥差距,650中低频的量在听现代速度快曲子有点拖沓。女声厚实看口味。但是绝对不合适监听,结项过大分离度不行,弦乐质感不够都是很严重的问题,我是不理解为什么某些做监听耳机推荐会推荐650的人,也是相当的离谱。
这只650是中期银盒版本,新版的650低频会快速一些中高频质感也会好点,棉被音会减少一些,但是总的来说还是650,虽然做了调整还是大差不差,版本之间对比差距会比较明显,但是和其他耳机对比,版本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低频7 中频7 高频3

新版的hd600,去看过r70x曲线的朋友应该知道,r70x的曲线除了低频部分几乎是一比一复刻hd600,整个就是一个铁三角版的hd600,r70x在我第一次粗浅试听的时候也是一耳朵感觉自己在听hd6系列的耳机,原线下三频的能量感分布属实是像。
r70x的声场依然也是强过hd600的,横向相差不大,纵向r70x明显更好,前面650那里也说了森海的hd系列用的就是横宽纵摘加混响的方式制作厅堂感,所以纵向不如也是正常情况,但是好在hd600的结项大小控制的很好,和r70x的大小差不多r70x略大一点,让乐器之间的分离度比hd650好了非常多,听着就不会有650那么糊。
hd600的乐器质感对比650就好的不是一点半点了,弓与弦摩擦的质感明显,对比原线下的r70x会更结实硬朗一些。高频亮度和r70x差距不大,低频中低频部分明显少于r70x,但是由于低频混响的存在并不会感觉600的声音比r70x轻快多少,中低频的减弱反而导致600的人声表现大打折扣,不如r70x的人声饱满。600的厅堂感对大编制有一定的氛围感的加成有种宏伟的感觉,但是有因为纵向弱横向又大不到800那种离谱的程度,所以乐器在分离度上还是不如r70x拉的开的,以至于我个人有时候听着会觉得乱了。这两只之间耳机的选择就只能看各位对与空间表现方面的口味是怎样的了。
低频4 中评3.5 高频6

r70x,我个人对r70x的评价是穷烧退烧一机流专属耳机,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同时持有很多耳机在手上,毕竟持有一大堆,但是实际听的时候肯定还是主要听那一个,其他的偶尔听一下。对我来说会感觉很浪费,放一段时间就想出了,留不住那些有特色但是不常听的东西比如T70。
我对r70x的调音很满意,声场适中够用不小但也不会大的夸张需要像800那样砸钱给解码填补信息量,正常推开了和t1的声场大小差不多,对比了这些耳机之后我才发现r70x的纵向在同价位耳机里有多好。三频调整的很均衡,对比650之类的很清新,对比hd600 900prox又不会显得人声单薄了。当然对于喜欢极端口或曲目听的比较单一的朋友来说,那里都不错是一种无聊无趣。r70x推出动态之后,在各种曲目上的演绎都是能有70-80的及格甚至优秀分的,只不过许多烧友追求的是90 100这种完美声,想在r70x上追求满分演绎是不可能的。
作为铁三角分部在欧洲过学习之后做出来的监听耳机,r70x其实是一个德奥三家缝合怪,有着类似hd6系列的中正三频分布,拜亚式的结项定位,在加上akg式的自由场声场,各家拿一点缝合在一起,加上现在森海和拜亚都不做了的470欧这种邪门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高阻高敏,也是铁三角作为一个仿造拜亚起家的厂家,对德奥三小强们最后的一种致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