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葱日食记”——豌豆黄:寻找那即将消失的美味!

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成,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今天小葱和大家揭秘豌豆黄!

豌豆黄的历史由来: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豌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

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来人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豌豆黄的家常做法:
原料:去皮干豌豆瓣500克,白糖350克。
具体步骤:
1.豌豆瓣泡软,在不锈钢盘内放入水及碱面,把豆煮烂,然后过箩。
2.炒豆时一定要严格掌握火候,若炒得太嫩水分过多,则凝固时不易切块,炒得过老则凝固后又会出现裂纹,影响美观。在炒的过程中,必须用木板捞起试验,如豆泥往下淌得很慢,堆成一个堆即可。
3.倒入盘中,晾凉,切成小块即成。

北京的豌豆黄儿有两种,一种是北海公园仿膳制作的所谓宫廷小吃,另一种则是走街串巷的小贩出售的制作较粗糙的豌豆黄儿,这两种小吃都叫豌豆黄儿,但用料、工艺、价格有天壤之别。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跟着小葱,每天学一点,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