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时光里的《小森林》

前段时间在旧书APP上刷到了这套书,价格合适就入了。
拿到手发现几乎算全新的,默默感谢前任主人。
套装是两本书,带一本空白别册,还有书签,书腰和封装都很好看。每本有一篇彩绘的故事,剩下的都是黑白的(但是也很好看!)——原价不便宜但也可以接受,二手收到几乎全新的品相,就100%值得了!

收到书的时候直接拆掉塑封看起来,一边翻一边给孩子她爹说:“我终于把热门书熬到不再热门,半价不到地收到了嗷嗷!”
孩子她爹好奇问我:“你熬了几年?”
我想了想,问他:“记不记得我曾经拉着你一起看过一部片子,讲的是一个女孩子回老家乡下一个人种地、做饭、生活……”
孩子她爹想了想,说:“不记得了。”
……
我:“就隔了这么多年了。”
一直都比较喜欢日本治愈系的片子,从“小春日和”的老夫妻,到“面包猫咪好天气”的三明治小店,再到“单身厨房”的拍立得……这类和耕种、做饭相关的小日常片子,虽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主题,但总能让我看得很快乐。
小森林我忘了当年是谁推荐的,但是看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喜欢。
生活在山中小镇的孩子市子,某一天回家后,发现相依为命的母亲不辞而别了。长大后的她前往城市谋生,却完全不能好好地生活下去,于是逃一般回到故乡“小森”(原型好像是个叫大森的村落),靠着故乡的田地和山野的馈赠,自给自足地生活。
几年的农耕生活让她喜欢上了曾经想要逃离的家乡,却对自己以“逃避”的姿态选择家乡的形式,感到不能接受——她再次去到城里,多年后,和丈夫一起主动地选择回到这片“小森林”来。
听起来有点像大学生积极返乡建设,还挺符合价值观的,不过其实主线条不管是剧还是原作都很跳跃——看完漫画才发现原来原作是以“食材+烹饪+耕种”这样的形式来创作,整体故事性本来就不是重点——看作者介绍的时候发现,她毕业后画了一段时间的漫画,然后真的选择了农耕生活,再之后,才带着《小森林》重拾漫画作者的身份。所以我想,书里应该也融入了很多作者的亲身体验+体会吧。
漫画里大篇幅的内容其实是菜谱和蔬菜瓜果的储存,但我觉得应该不太适合我们的口味,也不太适合我们这边的天气。不过翻看着画面,看作者展示蔬果野菜的种植、成长、采摘、料理,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可能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种植的欲望,对田园生活都有一些美好的向往吧。城市很繁华热闹,也非常方便,但我常常会想,等到女儿大了之后,有一天我和孩子她爹也会回到他的家乡。
在院子里打理一片小小的菜园子,种下喜欢的蔬果,天台一半用来晾衣裳,一半就种上喜欢的花。
想和喜欢的人一起经历种育的过程,再一起把收获端上餐桌——那时候,我也能够记录下我的“小森林”吧。
摘录丨拾遗
1.无论什么事总要自己亲手做做看,心底才会满意。说出的话是不可靠的,只有身体感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2.人本身就像一个螺旋,虽然看起来似乎总在同一个地方转圈,但每次却又不一样,或上或下或横着延伸出去,把圆圈画大一点,再大一点。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努力一把…… 回头看看跌跌撞撞走来的路,觉得自己总会被相同的事情所阻碍。明明心底盘算着要努力走下去,却感觉只是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兜圈子。但我还是累积了许多的经验。所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也不能算是在一个地方踌躇不前,对吧?
3.希望我们能拥有最基本的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便能照着自己希望的方式而活,最重要的是,心情也会因此轻松许多,我想这就是“自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