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专家——三菱Hi-uni 2050

三菱是非常知名的日本笔厂,以铅笔和滚珠笔享誉海内外。提到其自动铅笔,大家耳熟能详的有Kuru Toga系列,Shift、橡木系列等。

相比铅笔大厂派通,三菱的自动铅笔种类似乎少得可怜,说来说去就那么几款,也缺少像orenznero那样走专业路线的高端产品。但实际上,在纸笔作业为主流的上世纪,三菱生产了大量的专业铅笔,丝毫不逊色于其它日厂。而这些产品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Hi-uni系列。

Hi-uni最早是三菱在1966年推出的高档木杆铅笔,颇受绘画人士的好评。而在90年代左右,三菱把这品牌扩展到了自动铅笔和leadholder上,形成了三菱在专业绘图领域最顶级的产品群。

Hi-uni系列的自动铅笔有四款,分别是2050、3050、3051和5050,口径有0.3与0.5。其中最高端的型号5050配有FF-matic出铅系统、碳纤维笔杆和笔尖保护套,被国内的爱好者归入自动铅笔“五毒”之一。而台湾的文具病博客亦将5050称作自动铅笔的高峰,我小时候看到这篇博客时犹如见到新大陆般:原来自动铅笔也能如此先进专业,充满机械美感。
如今Hi-uni系列只有木杆铅笔和自动铅芯在产,四种自动铅笔的价格因为停产而水涨船高,成为收藏者竞相追逐的逸品。前几天我搞到一只0.3的Hi-uni 2050,于是趁热来评测一番。

2050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专业。笔杆修长,线条干脆利落,黑色雾面的铝杆十分低调,而闪亮的滚花笔握则透露出藏不住的锋芒。整笔重量也就十来克,轻巧不压手,重心平衡。


笔身上端漆有Hi-uni的标识,笔身下端则是三菱的商标。这些漆字闪闪发亮,彰显了三菱不俗的笔身处理技艺。

笔头是蛋糕头和圆锥头的混合设计,再加上4mm的护芯管,使用时笔尖处的视野开阔。
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此笔的口径标在了笔头末端的环上,应该是为了保证铅笔在套上笔盖时仍能露出口径标识。可惜的是我收到的这支并没有附带笔盖。白金MSD-1500的笔头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放置的是硬度标识。
而机芯则是最传统的三瓣铜爪,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功能,内管不可拆卸,推测为金属管。

作为Hi-uni系列最低端的产品,虽然2050既没有FF-matic,也没有碳纤维笔管,但依旧有着引以为傲的滚花笔握。这可以说是我见过最精密细腻的滚花了,没有之一。比较图如下:

可以看到2050的是不锈钢平滚花,刻划出的小菱形整齐划一地排列,摸起来沙沙的,捏紧时又能提供充足的摩擦感。施德楼老770是在不锈钢上切出许多隆起的棱台,打磨圆润,用起来也非常舒适。蜻蜓mono graph zero则是非常常见的铝制尖滚花,不扎手,摩擦力还行。三者的防滑效果相近,无非是手感上略有区别,但视觉效果上2050远胜于另外二者:滚花无时无刻闪耀着细密的高光!

总的来说,2050尽显专业本色,不愧为制图专家笔。缺点是仍存的塑料件,以及缺少独特的功能。不管怎样,在书写工具年年衰退的2019年,Hi-uni 2050令我体验了一把自动铅笔黄金时期的风味,并让我意识到,三菱并非只能生产那些新奇靓丽的产品,它照样拿得出技惊四座的好物。

也不是说如今的三菱堕落了,再也搞不出这样的笔。出于商业考虑,三菱把重心转向了快销的滚珠笔,照样通过技术研发捣鼓出了UM-151、Jetstream这样的好产品。只是暗地里希望,三菱能像派通和百乐那样,带来一款足以让舞台完美谢幕的自动铅笔。
推荐阅读
coremint对于三菱笔的概述:

文具病第45期:
stationeria.net/2010/06/045-hi-uni-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