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作词作曲——作词篇2:段落·二
下面说说我心中各段落歌词应有的特点,仅供参考。
我写完下面整篇的内容之后,发现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没有说出来,于是在这里说明一下。
就是说,每一个段落里歌词的氛围,都要考虑作编曲的氛围。我给出这些段落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段落的作编曲氛围就是如此。
比如副歌C段,作编曲就是能量最高的地方,而主歌A段就是最安静的地方,所以C段要“大声说话”,A段要“小声说话”。
下面的内容没有特意点出这一点,但希望你看的时候要结合进去。

(1)副歌C段
在作曲里边,副歌段是很重要,特别是第一句。第一句像军队的旗帜,旗子指到哪里,队伍就打到哪里。副歌的第一句旋律,会控制到后边整个副歌的旋律特点。副歌第一句得写好,整个副歌才能好。
我觉得作词也是类似。副歌的第一句歌词是很重要。一般来说,主歌讲故事,副歌讲道理。这里的讲道理,其实是讲“态度”的意思。
很多流行歌在副歌第一句就会亮出态度。
比如《热爱105℃的你》副歌:
Super Idol 的笑容 都没你的甜
八月正午的阳光 都没你耀眼
《说没关系》副歌:
我想听你说没关系
累了就放下一切跟我回家
很直白,只听第一句就马上能领悟到整首歌的态度,领悟到这首歌想唱什么。
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首优秀的市场歌词应该拥有的特点。从整首歌的任何一个位置开始听,主歌也好,副歌也好,只要听短短几句(而不需要听完整曲),就能立刻听懂这首歌的主旨。
也有一部分副歌,它们第一句写景,然后才写态度。
《万疆》副歌:
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写景)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 承一脉血流淌(态度)
《夜空是否全然知晓?》副歌:
转眼窗外 蝉鸣满天下(写景)
光阴流转 新绿攀枝芽
清风耳边低吟 仿佛你的声音(写景、触景生情)
时而迷离时而却清晰
转眼之间 已然是盛夏(写景)
青草低垂 窗外花飞花
放下比较好吧 将那回忆收纳(态度)
氤氲过往的笑容 和想说出的话
这种写法,副歌第一句上来先给画面,再加上副歌第一句是刚从主歌过渡过来、是听觉最舒服也最新鲜的位置,给人一种“夏天里喝到第一口冰可乐”的感觉。
夜空是否全然知晓这段C2,词曲配合的极其好,我真的特别喜欢,所以贴了整段副歌在这里。
除了上面这两种以外,还有一种副歌写法,就是不讲态度,只有氛围。纯画画。
比如《悬溺》、《雾里》、《魔动闪霸:晨曦》
关于这一类,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有不同想法。反正我是觉得,这三首歌的副歌,歌词都是只有氛围、没有态度。
甚至它们好像连主歌也没有很清晰的态度,至少我读不懂,我只感受到了一个朦胧的氛围。有趣。
顺带一提,古风歌也很需要靠歌词营造氛围。古风的氛围往往是靠单词、意象做出来,而不是靠文言文语法把句子写的晦涩难懂(这只会让听众看不懂,然后切歌)。
大家留意观察自己熟悉的古风歌,它的大部分句子,语法习惯一定是和我们日常说话比较接近,然后去用一些带诗意的意象和写法。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多白话的句式呀,但用了“天青色”、“烟雨”(两个诗意的意象)、“天青色等烟雨”(诗意的写法),感觉立刻就有了。
我要是把这两个词改一下,比如改成“公交车等绿灯,而我在等你”...嗯。
亲爱的一流词作们,一定要有对词语氛围的敏锐嗅觉。

(2)主歌A段
主歌A段的话,我最关注的点是,情绪一定要足够低。
情绪这东西吧,有点儿像音量。写一首歌词,如果一上来就卯足了劲大喊大叫...显然是很奇怪的。(除非这首歌开头就是副歌)
此外,因为我平时都是先写副歌(而且是3遍副歌全都先写了),然后再写A段,B段,Bri,所以我写A段的时候,就要考虑下C段。
考虑什么呢?
一是考虑C段的情绪和氛围。
C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积极的话,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还是煦风暖阳、花香满面?
不可能说C段唱“我多想重新来过”,A段给一个预示着美好的起兴。(一般不这样)
二是要注意C段里使用的环境/故事背景。
因为歌词一般是会有主人公,会有对场景的描写。要注意不要出现一些场景上的错误,比如C段说今晚是满月,A段说今晚下大雨/满天星(月亮很亮的时候,是看不到星星的)。

(3)主歌B段
B段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有转折。
从A到B段,一定要有个情绪的转折,不管是歌词,还是作编曲。
常见的作曲思路是,在B段变得压抑、揪心、紧张,然后在C段释放出所有情绪。
所以作词也可以照着这个思路来,不管A段是轻快还是哀愁,写到B段,整体的感觉都可以往压抑、紧张上写。
当然,不是每首歌都有B段。有的歌是A1 A2 B1 C1,有的歌是A1 A2 C1(A2直接进C1,没B段),那就没有这个紧张压抑的段落。要留意哦。

(4)桥段Bri
这个一般是位于C2和C3之间。
不是每首歌都有Bri,随着短视频的发展,现在的歌曲都越来越短、越来越快,大家很少再写很长的前间尾奏。Bri也就见得越来越少了。
怎么说嘛,这个段落有点儿特别,它也是转折的一段,而且是承接在两段副歌之间。Bri唱完,马上就要接副歌C3了,C3是整首歌的最后一段副歌。
Bri这段在作编曲上的特点是,能量感上基本齐平副歌C段,但作曲旋律会比C段更柔和,往往有更多的长音、更少的颗粒感,导致Bri听起来比C段速度更慢。
我认为Bri适合说一些更柔软、更委婉的话。
就是说,C段往往是打直球,而Bri则是旁侧敲击,换个侧面的角度、柔软的口吻去说同样的感情。
大多数的Bri给我的感觉都是,柔软、脆弱、顾影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