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色列国防军百夫长的早期历史(1959-1970)

2023-07-24 03:02 作者:好涩是我个人的事  | 我要投稿
  1. 百夫长是如何来到以色列的

虽然以色列国防军所使用的谢尔曼帮助他们度过了40到50年代,但显然在T54,T55,M47,M48等坦克在中东各国的大扩散,这些二战老兵(虽然升级了法国的炮)显然不够用了,但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很多的国家愿意出售坦克给以色列,不过幸运的是,英国人愿意出售百夫长。

根据以色列人和英国人达成的协议,英国人应该要出售60辆百夫长给以色列,第一批16辆百夫长MK5(也就是MK3加了同轴机枪)于1959年4月抵达,第二批14辆也在1960年底到达以色列。这些车有的是没有炮管抽烟器的A型炮,有的是有炮管抽烟器的B型炮。

注意看以上两种炮的不同区别,在英国,B型炮于1954年12月引进,并且回溯安装到MK3上。

分别使用了A型炮和B型炮的两种炮塔

剩下的30辆百夫长MK8因为要价太贵,所以并没有交付。后来英国人同意再出售60辆百夫长MK5,并于1961年年底交付。以色列人随后要求再次出售90辆百夫长MK5,并要求同等数量的105炮升级包,其中的一半于1962年交付,剩下的于1964年交付。

在这个时候,200多辆的南非百夫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项,英国人愿意出售,但是南非政府想一次性批发卖出去,但对当时囊中羞涩的以色列人来说,并不能负担的起,这事就这么黄了。

在1964年,以色列向英国提出要购买150到250辆的百夫长,105㎜APDS,20磅炮的弹药,105㎜炮升级套件,以及105㎜L7炮和弹药的生产许可证,虽然在购买更多百夫长这个问题上双方没有达成一致,但许可证是拿到了手。

除了英国,荷兰也是以色列百夫长的供应大头。荷兰在1953-1954年就买了591辆百夫长。在1957年荷兰人买了70辆百夫长MK7,在1963年就卖给了以色列,掐指一算这还不到6年。而在1969年随着荷兰人开始购买豹1,荷兰又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以色列122辆百夫长,并且这些荷兰人出售的百夫长直接装备了105㎜坦克炮,这就比英国原装版本有了更好的火力。

到了70年代,在英国,荷兰,随着酋长,豹1替换掉了百夫长,以色列人能以废铁价来购买被替换掉的百夫长,在1980年,大约有1000-1100辆升级过的百夫长在以色列国防军中服役。

2.以色列百夫长的早期经历

虽然日后这些以色列百夫长在战场上扬名立万,但先别急,最初的拿到百夫长的以色列装甲兵可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幸运儿,相反,他们觉得被分配到百夫长当装甲兵简直是受罪。

在那时以色列的百夫长的主要问题是用油的散热器会被沙尘和泥土堵住造成过热,有时候甚至会起火,下陡坡踩刹车的时刹车会烧毁。20磅炮并没有被正确的归零,所以精度非常不稳定。以色列装甲兵习惯于熟练操作简单易懂的M50谢尔曼,但这些经验并不适用于复杂的百夫长,而且由于百夫长的来源众多,状况都不是很好,备件依赖国外供应商,这加剧了百夫长部队的糟糕状况。而百夫长的原版引擎经常故障,这需要实地维修,而换个发动机需要20个小时。糟糕的领导,驾驶培训的不足,维护的不到位,使得百夫长并没有发挥其潜力。

在1963年2月,以色列人首次将105㎜L7炮替换掉了20磅炮,备弹从70发提升到了72发,并且装填手更容易获得弹药。

1964到1965年的拖拉机战争期间使得以色列的百夫长部队的各种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由于和叙利亚边境上经常有四号坦克零星袭击耕地的拖拉机和以色列边防部队,以色列派了一个连的百夫长和四号对射。经过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甲弹对抗,在这一个小时里以色列的百夫长竟然没有一发命中目标。这足以见得当时的以色列装甲部队状况有多糟糕。

一辆仅升级了火炮的百夫长


3.后续改进

在1964年11月1日,塔尔将军就任以色列装甲部队指挥官,他要求制定严格的维护程序以及射击训练,在这些雷厉风行的措施下,火炮被归零,设立了远距离目标靶场,升级与效率进行挂钩,这样显著的提升了百夫长部队的士气,并且在1965年就能命中6公里远的叙利亚运土设备。

六日战争时期,百夫长的升级并没有统一,比如一些车是升级了105㎜L7炮,一些则是增加了五排百叶窗提升制冷效率,并在车体后部增加了额外的油箱。

后部升级的百叶窗
升级了105㎜L7炮的百夫长

1967年以色列人设计升级手里的百夫长。百夫长的主要问题出在动力系统上,替代品应该要易于维护,可以直接适配现有的动力舱,有适当的功率,能在以色列直接改装,并且要是能在国际市场上买到的。

有六台发动机符合这个标准,并且对其中三辆进行了测试,最终选用了美国大陆AVDS-1790-2AC V12风冷柴油发动机(2400转时输出750匹总马力,643匹净马力),与M48A2(虽然原文如此,但这个发动机是M48A3用的)同款,可以减轻后勤压力。变速箱由梅里特·布朗Z51R变速箱换成了艾里逊CD-850-6自动变速箱(两进一退,传动比为低 12:1 高 4.3:1 退 16.9:1),这样减轻了训练驾驶员的压力。增加发动机百叶窗的数量,将废气和冷却空气往上偏转,空气过滤器防止在发动机两侧的履带翼子板上(类似M48和M60),这成为了这类车的识别特征。此外还配备了更好的油冷式刹车和更大的灭火器,这样的升级版百夫长于1970年5月服役。

升级柴油发动机的百夫长
后期升级的百夫长排气,朝后而不是两侧
由于六日战争里百夫长的车长经常因为探出头而头部胸部受伤,后续改进的百夫长车长位置增加了类似巴顿的穹顶,这样车长既可以看到外面,也不用探出头来
升级了柴油发动机的百夫长,除了原本炮塔两侧的三个储物篮,炮塔中右后部新增了铁丝网储物篮

有误难免,各位嘴下留情,谢谢大伙了(磕)

参考资料

《Modern Combat Vehicles: 2 CENTURION》

《ISRAELI MILITARY VEHCLES The First 50 Years1948 -1998》

《PATTO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ain Battle Tank》

以色列国防军百夫长的早期历史(1959-197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