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到夏季就起风团 教你三招赶走荨麻疹!

湖北李女士的宝贝儿子壮壮被皮肤问题折腾得够呛,“上个月,沐浴时发现腰部出现不少块红斑,一抓一大片疙瘩。”一开始,李女士以为是降温后天气干燥所致,在患处涂抹了一些润肤霜后,就没太在意。令她没想到的是,孩子之后大约十多天里,这种痛痒感一直没有消失,尤其到晚上临睡前,症状更加明显,令宝宝难以入睡。后经医院检查,壮壮是患上了荨麻疹。
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类型, 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身体对过敏原特别敏感,是皮肤受冷刺激后释放的正常皮肤蛋白或变性的皮肤蛋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在血清中制造过多的IgE致敏抗体,二者结合刺激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组胺等介质会使皮肤的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细胞间隔增大,血浆蛋白等血液内成分从血管内渗出而出现局部皮肤水肿,于是便产生了风团,即荨麻疹。
教你三招赶走荨麻疹
第一招:普通的体外护理
1、要注意防寒保暖,早晨、傍晚要多穿些衣服,避免因着风受凉,洗脸用温热水而不用冷水,不要让冷风、 冷水直接刺激皮肤。
2、 平时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皮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还要注意洗澡时不用碱性强的肥皂,也不要用手或毛巾使劲搓揉皮肤,以免皮脂丢失过多。
第二招:荨麻疹预防的关键要是控制体内-IgE的合成
从荨麻疹发作的免疫学变化中找到了引起荨麻疹发作的根本原因免疫球蛋白IgE致敏抗体,IgE主要在变应原入侵部位如鼻咽、支气管、胃肠道以及皮肤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在各类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的,如果自体合成IgE的能力过高,与过敏原结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组胺等炎性介质就越多,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那么,控制IgE的合成率就成了预防荨麻疹的关键!
目前国际免疫学研究发现:大量补充人体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成的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应答恢复正确,最终使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
第三招:食疗法
1、宜进清淡饮食,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2、忌食辛辣鱼腥发物:
在没有发现可能诱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鱼虾、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虾蟹、牡蛎、海蛤、甲鱼、带鱼、鳝鱼、猪头肉、公鸡、牛羊肉、蘑菇、竹笋、香蕈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风化热,可催生本病产生。辣椒、胡椒、桂皮、洋葱、咖喱、茴香,因这些食品可助热动血,诱发本病发生,有时也可直接成为过敏原,产生变态反应。
3、忌食油炸肥腻食物:
如各种油炸、煎烤、熏腌肉制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这些食品易生痰动火或聚湿生热,使湿热内蕴,郁于肌肤而诱发本病。
4、关于慢性荨麻疹的食物过敏的推测,一般发病3-4天后,如果皮损减轻或消退,就往前回忆,在出皮疹前吃的食物与近3-4天有什么不同,如发现可疑的食物,但不能确定,待皮疹完全消退后,用激发试验来排除。假如某人怀疑是吃了某种鱼引起的过敏,但又不能肯定;待皮疹消退以后,再重复吃1次,如又出现了皮疹,就可以肯定是由某种鱼引起。也有人可能会问,过去也吃过为什么不过敏呢?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此没吃的不新鲜,是否量太多,同时是否加用其它食物等。
5、对于慢性荨麻疹饮食的限制更要谨慎,因为慢性荨麻疹的原因较急性更复杂,食物因素不是很主要。有些干果类,如核桃、豆类、花生酱、巧克力、咖啡、柠檬饮料等也不少见。对于荨麻疹特别是慢性患者,必须仔细,耐心的寻找最有可能的原因。总之,急性荨麻疹限制饮食是主要的,慢性荨麻疹其他因素更常见,最好不要过分,盲目的限制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