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金句总结之后

敲下这一段文字的时间点,是2022年4月10日09:48:51,上午好。
其实,在四月一号做完金句总结之后,就有写一个后记的想法。但那天在上传审核之后,我就非常愉快的一遍又一遍查看阅读量和点赞数量,像是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什么有趣的内容收获了别人的喜欢,然后自己再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自己发布的内容。
总之,这是一篇写在金句总结之后的后记。

为什么要做金句总结呢
其实,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制作者与其他内容制作者相比较,是一个不怎么“安全”和“好”的选择。故而需要提前声明,没有不喜欢不尊重其他博主/up的意思,本文内容仅代表本人才疏学浅的观点。我明白你在说什么,你的建议对我非常重要,但我选择忽略
笑死,其实我写的内容根本没有影响力,这么小心翼翼的其实没啥意义。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胡思乱想的习惯。坐在公交车靠窗的位置、走在林荫道上看着被树叶碾碎的光、望着窗外遥想燕过宫墙柳,总会在心底里冒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我若干年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能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呢?然后进一步思考到哲学上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是一个啥样儿的人呢)我从哪里来?(我为啥会变成这样儿的呢)我要到哪去?(我以后会变成啥样儿呢)
在摸老师身上,我好像找到了问题之一的答案——我知道,我希望在我二十八岁的时候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作为一个如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摸鱼粉丝,我很喜欢摸老师。想起很久之前,摸老师节目的结尾还是五秒钟的快问快答,有一位粉丝说摸老师“有该死的魅力”,我深以为然。与我在互联网的河流中发现的其他类型搞笑博主/up相比,摸老师的身上有一股难以言明的奇特气质。
与其他内容制作者的风格不同,摸老师的内容除了使人快乐这件事情本身之外,还可以给我带来一些三观层面的微妙变化。用“奇怪”的方式来说,就是除了乐之外,还有一丝“哲学”的气息。
我想进一步的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知识体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了解他的阅读习惯——我想知道,在真正的实际生活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这样的摸老师。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二十八岁的模样。
于是乎,作为“哲学”的结晶,金句总结就这么诞生了。
除了开放给大家使用(虽然我确实不知道大家会以怎样的方式来使用),其实对我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给自己使用。在本质上,这其实是我研究摸老师的一个切入点。

细节
对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我曾尝试过做一个溯源。
在我的脑海里,摸老师所有说过的话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莫过于“祝大家都能成为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吧。”
这句话出自第三十三期节目。这句话出现在摸鱼事务所这样一个号中,其中的“自由”好像是“想干啥干啥”,无用的意思好像是“真的没有用”。
在互联网上搜索“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出来的结果几乎都指向了同一个出处——复旦大学的“民间校训”。而其“本身的释义”: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句话似乎没有真正的标准权威释义。因为我在互联网中搜索到的内容,加上了这样的一句话:“或许这就是对“自由而无用”最好的诠释”。这说明,做出上述释义的人,也只是说出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而这个理解与真正的原意相近几何,尚有待考证。
复旦大学曲卫国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中,对“自由”这个词的阐释更接近“自由是什么”、“我们要怎样理解自由的意义”,以及在发言稿的最后,表达了“劝学”的意思。
原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这个世界给我的问题远比我能给这个世界的答案多的多。“无尖不商”时至今日能传成“无奸不商”,“无度不丈夫”能传成“无毒不丈夫”,虽然我很想拿着大喇叭在广场上告诉所有人:“无尖不商原指的是古代商家在做生意的时候要厚道!卖出去的米要在上面形成一个尖尖!无度不丈夫指的是大丈夫要肚中有气量!不是要狠毒!!!”但是这样的做法我自认为正确、合理,也无甚用处。
每一句话经过时间的沉淀、空间的传播,不同时代和不同需求的人往往可以将同一句话解释为不同的意思,以适应他们各自的需求。如果我真的拉着一个人解释这样一句话的原意,对方的反应大概率也就是“噢~搜嘎斯内~”。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好像做了一件事,一件对我自己来说挺有意义的事,但是这个意义又太过于微不足道,好像自己没做什么事。但是红尘一骑妃子笑的骑一定读“ji”!给予的给一定读“ji”!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一定读“xia”!只要你这么读我们就是朋友!
扯远了。以上大概就是对“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样一句话的溯源理解,我个人认为,每个人的“自由而无用”都可以不同,可以大胆地不同。只要这句话能够帮助你走出苦难、抵抗恶意、无畏生长、向阳而生,继续勇敢坚定的活在人世间,那么至少我觉得,对其意义的理解就是有正向意义的。

金句的制作配方
终于写到这里了,在金句总结做完的那天晚上,我就想好好地吐槽一下制作金句的困难了。
可恶。
想要收集摸老师的金句说起来简单,其实难度不小。因为我确实没有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大而全的金句全收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直接Ctrl+C和Ctrl+V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当然,如果我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么一个系统性的金句集合,我也不会萌生出自己制作的想法了。
所以,这是一个十分朴素的制作过程。在那一天的下午,窗台上的风信子还在散发幽香、阳台上的薄荷草长出了一朵新芽、书架上的书多了一抹灰,我点开了摸鱼事务所的个人主页,点击了“播放全部”,点击了“倒序播放”,点开了“2x”字样的倍速播放。再把视频网页拉到了屏幕左边,专栏投稿网页拉到了屏幕右边,然后全神贯注地顶着摸老师的厚嘴存子脸,开始聚精会神的听有没有可以记录的金句。
太朴素了,朴素到这样的制作流程可以被轻松复制。当然,前提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想复制我低效的制作流程,以及他真的有这么多时间。
之所以要提及时间,是因为像上述这个朴实无华的过程,我做了整整一个星期。在前期的视频,摸老师会把时间尽量控制在6-10分钟之间。而到了中期,摸老师就开始频繁做20分钟的视频了。除了吃喝拉撒打游戏睡,我这一周的时间基本没干别的事儿,就光看摸老师的脸了。
莫名的,我有点理解互联网巨头鼓山文化的摸鱼组的视频剪辑人员的痛苦了。
消费内容固然愉快,但是我正在做的事情,其实是会把这个消费内容的过程,变成一个制作内容的过程。更何况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枯燥了。像是6寸生日蛋糕中间最顶上的那个红樱桃,平时看摸老师视频的过程像是享受这个蛋糕。但收集红樱桃的过程则跟享受蛋糕几乎没有关系。在看视频的过程中,那些笑点、轻松、快乐会被我有意识的忽略掉,把所有的精力和专注力死死盯着奶油白中的一抹红,然后把樱桃拿出来,将其和其他樱桃摆在一起。最后标注上樱桃们最初是属于哪一块蛋糕,以及在这些蛋糕的哪些位置。
呼,可恶,终于说完了。

之后
虽然说,制作的过程有这样那样的折磨,但是在最终制作完毕后,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一点也不少。
虽然说,这样的成就和满足回想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意义,但是再仔细寻思,我好像也不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不特别的人做着不特别的事,获得了一个不特别的成就和满足,这件事情本身好像就有一丝特别的哲学意味在里面。想到这里,之前经历过的那些东西好像也没有那么抱怨了。
截止目前,金句集合那篇专栏的数据为:阅读量131 点赞数31 评论6 投币25 收藏47。我很感谢用这些方式给予我支持的朋友们,说一句被说烂了但确实是真实想法的话: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做下去的最大动力。
或许可以形容为天真,亦或可形容为愚蠢,时至今日,我依然在做我自己所喜欢和热爱的事情。无论这件事情有没有功利的意义,无论这件事情会不会被人喜欢,我都愿意并且想去做这些事情。借摸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写东西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愉快,如果有人喜欢当然是更好了。这样的想法,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天真和幼稚,但我喜欢。
至少对我来说,纯真、勇敢、希望——理想主义的浪漫,像夏夜平野的星空一样美好。

最后
写到这里的时间,是2022年4月10日11:45:36,到饭点了。
就算这个世界毁灭了,好好吃饭的人也不会灭绝的。
这段时间,一些地方正在经历着考验。不论是黄河长江,祝愿同胞们都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最少,祝你们能吃饱饭、吃好饭。
祝你们现在、未来,用餐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