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捷运系统车型介绍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捷运系统(深圳机场APM)于2018年随深圳机场卫星厅主体工程动工,2021年12月7日随卫星厅正式启用对外开通运营。线路全长约为3.2公里,连接T3航站楼与卫星厅,上跨既有11号线主线。远期将继续向北延伸,串联起正在建设中的T4航站楼。
宝安机场捷运系统是深圳首条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行系统的线路,列车在T3航站楼和卫星厅间24小时不间断运营。卫星厅采用与T3航站楼一体化的运营模式,通过捷运列车系统与T3航站楼相连接,只承担T3航站楼附属的旅客候机、登机、抵达和中转功能。旅客值机、行李托运、安检以及到达行李提取等服务功能仍在T3航站楼内完成,如旅客航班的登机口信息显示在501-583区间,即需要前往卫星厅候机、登机
值得一提的是,线路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凯奥雷斯(KEOLIS)集团合资组建的上海申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根据合同条款,上海申凯公司将负责交付深圳机场APM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包括APM系统车辆和核心机电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纠正性维护,为期五年。
本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出处已写明。
因编写时间较为仓促与机场捷运数据较少,部分数据可能有误,欢迎指正。


车型介绍
庞巴迪Innovia APM 300列车
车号:T0101-T0118
数量:18列、共54节车厢
生产厂家: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今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牵引:庞巴迪永磁牵引
信号:富欣智控 JeRail CBTC(UTO无人驾驶/GoA4)
制造时间:2019-2021
首列上线时间:2021.12.07
车辆编组:3节/列(无贯通道设计)
车门:外挂门
头灯:近远光灯为黄白色LED灯(圆型大灯),旁边设计LED示宽灯,作运行状态指示灯与尾灯。
乘客信息系统:大尺寸长条形LCD显示屏
说明:此车为宝安机场捷运用车,部分车辆存在编组不统一的情况。该车灯型与上海地铁浦江线列车相同,头型则由浦江线列车的弧形设计改为直立式设计,仅在顶部带有弧度。车身采用鼓形车体,并喷涂白色涂装,粘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标识。
因线路采用全自动运行模式,此车与浦江线、广州地铁APM线一样并未设置司机室,但列车设置有驾驶台。同时为了提高线路运转效率,列车并未设置过多座位,只在客室前后两侧设置有4条座位,其余均为站位。车厢内部于车窗、客室内壁粘贴机场广告与口号“从心出发,连通世界”与图画,车头挡风玻璃也与一侧粘贴深圳机场集团logo标志色带。
与浦江线和广州APM线列车相同,机场捷运列车车门宽度加宽至1980毫米,更有利于加快乘客上下车速度。车内设有紧急通话装置与控制中心联络,同时紧急开门装置设置于车门两侧。




注释:因图片来源较少,本帖图片暂时采用转载新闻稿图片形式。来源:中车浦镇

参考文献:
【1】深圳机场自动旅客运输系统规划方案 李珂 刘书琼 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10期/22)
【2】深圳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车辆选型与运营模式研究 麦福荣 (铁路技术创新,201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