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1.1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知识点总结

2023-05-31 20:06 作者:逻辑怪的生物好好  | 我要投稿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建立(德国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4.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5.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6.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观察细胞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四字诀“找移转调”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 圆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7.污物位置的判断:

首先轻微移动载玻片,而目镜不要动(不要转动目镜),此时假如污物动了,那说明污物在装片上。 假如此时污物没有动,那再轻轻转动目镜,这时假如污物动了,那肯定在目镜上。而这时假如污物还是没有动,那说明污物肯定是在物镜上了。

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细菌有: 颤蓝细菌,发菜,念珠蓝细菌,色球蓝细菌.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蘑菇,霉菌.

必1.1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知识点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