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学说话的时候耳边听到的声音越丰富,就越容易张嘴

2023-07-12 00:07 作者:依然笑看生活  | 我要投稿

保姆带孩子跟亲妈不一样,一般是把孩子收拾干净以后,就放在童车里推出去,到外面晒太阳。她愿意找其他保姆聊天,而不是跟孩子说话。 只有亲妈才有那个耐心,在孩子什么都听不懂的时候还会跟孩子唠叨。所以,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有话的,凡是耳边经常有人声的孩子一旦开口说话,一定是话多的那种。相反,缺乏情感的抚养耳边一定是无声的,所以他们不爱说话,言语匮乏。

决定抚养的情感多少,还有一种"多对一"的抚养情况,这是指家里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亲人在陪伴照顾孩子。当孩子一哭喊,妈妈过来了,爸爸也过来了,爷爷、奶奶或姑姑也过来了……孩子哭喊时身边出现的人越多,意味着他耳边的声音就越多,因为大人之间也会说话,这种亲情"丰盛"的情况意味着爱他的人多,只要他一呼喊,就会有好几个人出现在他面前,这种孩子一旦张嘴说话,一定是个小话痨。 孩子学说话的时候耳边听到的声音越丰富,就越容易张嘴。如果孩子在家里受关注度高,第一次开口说话能被及时发现,然后受到家人的鼓励,他的语言技能会快速发展。

一位大人领着一个小朋友过来,我们可以试试,走近他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叫我一声阿姨好吗?"你看他怎么回应。如果他打量你一下,小嘴很甜地叫你,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是有亲人陪伴的,而且家里经常有两个以上的抚养人。 相反,有的孩子一领出来,妈妈让他叫叔叔,他会拽着妈妈的手,抬头看你一眼,马上又低下头,或者旁顾左右,既不看你也不叫你,只想赶快走开。当他要走的时候,妈妈说:"跟叔叔再见。"他会抬起手来跟你拜拜,但就是不张嘴。这种孩子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声音匮乏的抚养背景,可能三岁之前除了妈妈,身边没有太多的人。 家里人少说话声就少,孩子听得少,说得就少。因为是妈妈一手带大的,所以他很依恋妈妈,只要妈妈在身边就行,有没有别人无所谓。这种抚养背景的孩子情感比较单一,容易害羞。

孩子学说话的时候耳边听到的声音越丰富,就越容易张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