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频繁午睡中风风险提高24%? 中南大学如何利用公共数据库发高分论文
2023年以来浙中医大学郑老师开设了一系列医学科研统计课程,零基础入门医学统计包括R语言、meta分析、临床预测模型、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问卷与量表分析、医学统计与SPSS、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孟德尔随机化等10门课,如果您有需求,不妨点击下方跳转查看:
2023年郑老师多门科研统计课程:多次直播,含孟德尔随机化方法

上个星期,我转了一篇文章,说我国学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锷教授团队国际权威高血压病期刊" Hypertension "发表了一篇,结果发现:经常午睡,可能是高血压和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从不午睡的人相比,经常午睡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高12%,中风的风险高24%。

这午睡好像在我们看来都是好事呀,怎么就不好了呢?很多朋友留言说结果有些不太对劲!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的最后的留言!
中南大学:超35万人队列研究发现,频繁午睡中风风险提高24%
下面是我对留言的部分截图,大部分都觉得文章质量不靠谱!


我觉得部分结果对于欧美人来说还是可靠的!因为这个研究基于大规模的英国人群数据采用了三重验证的方法!
接下我来说说如何利用公共数据库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1. 首先是数据库。该文采用的公共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样本量50万例。各位不要觉得公共数据库都是不靠谱的数据。相反,凡是那几个大型公共数据都是靠谱的,比你自己做得调查可靠多了。
英国生物银行数据质量非常很高,就是不免费,大概三年9万元吧。现在早已经被我国高校攻占了。我估计绝大多数211以上大学的医学院都购买过UK Biobank,用它来发表文章。而且都是高质量文章,就是因为它数据很可靠!郑老师一个公卫学院就有两个教授分别买过!
2. 这个研究用2种研究类型、三种策略开展了数据分析,分别是队列研究、单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结果一致。

2.1 队列研究整个过程
研究者从UK Biobank中招募了50万名年龄在40-69岁之间的参与者中,排除患有高血压或中风的参与者,最终队列共纳入358451名参与者。根据参与者自我报告的午睡频率,经过标准化后分为3组:从不/很少、有时、经常。
在平均11.16年的随访过程中,共观察到50507例原发性高血压事件和4333例中风。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研究者进一步调查了午睡频率的稳定情况。总体来看,参与者在随访期间的午睡频率是相对稳定的,大约四分之三的人保持着相同的午睡频率。很少会有参与者跨越两级 (<1%),这说明午睡的习惯常很难改变,很少有人会从“从来不睡午觉”培养出午睡的习惯。

详情请点击下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YyMDY3OQ==&mid=2650404618&idx=1&sn=8eb7aec6143d86a8840f5f6042ef26ce&chksm=83518aa2b42603b4e53360ec4656a348e06b65878d02a29dae824e275a4c74fdb41dbe60fb24&token=1579182731&lang=zh_CN#rd


2023年统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