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知识,一篇看懂上怀和下怀的区别

怀孕后,孕妇上怀和下怀有什么区别?这里给大家讲解清楚。
1、肚子形状不同
上怀
肚子在上面,跟胃部离得很近,直到快要生的那一个月,肚子才会往下走,看着有点孕妇样子了,之前一直看着像是胃撑大了的感觉。
下怀
肚子在下面,整体上都偏下一点,到了孕晚期,肚子下坠得厉害,必须要抱着肚子才能走路,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一不下心就要掉出来了。
2、妊娠反应不同
上怀
胎儿位置集中在子宫上半部分,向上对胃形成压迫,孕妈会有喘不上气的感觉,而且孕初期就会孕吐严重,孕中后期因胃液被顶得向上反流,引起烧心、反酸的不适感。
下怀
胎儿位置集中在子宫下半部分,压迫膀胱和肠胃,这就导致孕妈无法一次性储存过多尿液,频频上厕所,睡眠也受影响,且肠道受压迫、蠕动困难,出现便秘情况。
3、分娩方式不同
上怀
宝宝通常会在妈妈肚子里纵向发育,这种位置方便宝宝顺利入盆。宝妈如果身体条件好的话,多数都能顺产。
下怀
宝宝通常会在妈妈肚子里横向发育,形成臀位比较凶险,不利于顺产,剖腹产的几率会比较大。
4、饮食方面不同
上怀
上怀的孕妈很容易出现胃部不适、食欲下降,因此孕期很容易出现贫血,建议饮食少吃多餐,注重营养均衡。
下怀
下怀妈妈正好相反,因为没有对胃部的压迫,通常胃口大开、食欲旺盛,因此建议下怀妈妈控制好体重。
5、护理方法不同
上怀
因为向上的压迫,孕妈在孕后期常会感到呼吸困难,睡觉时可采取左卧睡姿势,为防止宝宝缺氧,要尤其注意胎心监测。
下怀
下怀的孕妈通常水肿症状更为严重,假性宫缩也更频繁,孕妈要适度运动,饮食清淡,必要时使用托腹带减轻重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