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连理工研三学生深夜自杀,“遗书”字字戳心:下辈子做一只猫

2020-10-14 16:45 作者:ForeignDaily  | 我要投稿

10月13日凌晨,@红烧土豆叶 在其微博发布疑似遗书,称自己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三年级学生,因课题实验长期受挫可能面临延期毕业的压力,选择在实验室结束生命,留言希望下辈子做一只猫。


其微博定位显示为该校化工实验楼。


看到这个消息,我无比难受,心里就想被巨石堵住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抑郁”的时候,面对压力、面对种种的心情不好,生活、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烦恼的旋涡。


可走到“自杀这一步”,是绝望到了什么地步?


10月13日凌晨,@红烧土豆叶,发布了一篇微博,是图片的形式。



配合的文字只有两部分,一个是地点的定位:大连·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实验楼


还有两个字:“再见”


据说他是一名研三的学生,在实验室上吊自杀了。


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



10月14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发表了情况通报表示:警方已经介入学生自杀事件,其他情况暂不清楚。



我不知道事情最终会是什么样子?今天只想从我看完那篇长长的微博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完这篇微博的内容之后,心里压抑至极


好像所有人都没有错,好像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中摸索着、成长着、执行着,好像本不该出现“自杀”结果的...


导师有问题吗?好像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典型的中国式的教育方式,除了爱聊大段的行业发展...


学生有问题吗?好像也没有大问题。


学生努力的做着实验、规划者公务员考试,尤其是那封“最后的遗书”,文风是一种诙谐和幽默,我真的想不出他是个没有对生活充满爱和眷恋的人。


可这才是最让人崩溃、难受的呀!


明明一切没有朝着那个方向走,为什么却走到了另一个方向?


也许,他是绝望和压力把他逼到了死角,也只有用这种表达才能诉述衷肠;


也许,他骨子里就是幽默阳光的人,可终究架不住压力的越来越大。


他的这篇“遗书”写的好长,写出这么多话,那一夜想必也是做了无数次的心里斗争吧。


在他写这篇长文的时候,如果手机有消息,是朋友的关心,家人的关怀,是一个视频电话...如果能聊一会儿,是不是悲剧就不会发生?


这些问题想的我好复杂,“丧”“喜”的故事总能人们找到共鸣,也会让人们陷入沉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像越来越少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失败者”


想过着平淡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变成了不求上进

喜欢的爱好,时常被人说是玩物丧志

那些“我是为你好”本来是强加来的重担,却变成了对我们最美好的期望。


祖辈对我父辈说:“你现在的条件比我那时候好的太多了,你怎么还能这样...”


父辈对我们说:“你现在的条件比我那时候好的太多了,你怎么还能这样...”


这算是传承?


当别人想吐吐苦水、发泄情绪的时候,对面有多少人会耐心的倾听?相反更多的时候,自己的吐槽把你塑造成了别人眼中脆弱和抱怨的长不大、不成熟的孩子。从而定义为:“吃不了苦”!


从学校毕业多年,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压力极大,碰到一些策划案要写,有时摸不到头脑。


那时候和家里人吐槽过,听到的第一句反馈竟然是:“是不是你没认真做?”


我说我认真了,我很着急,做不好我也很烦心。


他们告诉我,心态要放平和。


我还能说什么?我知道他们爱我,是对我给予厚望,可放平心态貌似解决不了问题。


那时的我就开始明白一个观点:人越长越大,扛起来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也未必会懂你,有些时候独自承受变成了大人的标配。


很简单,因为他们和你不在一个频道了。你的那些问题和困惑超出了他们的“领域”。


我想那位自杀的他,身边也少不了关心的人,可他还是走了最不该走的那一步。


因为那些不能体会到骨子里的关心和理解,在现实面前可能更多的是负担,那些“不对味”的关心可能成为新的压力。


想明白了这一点,也许当我们走出校园,可能不在需要长辈很多PUA式的建议,你要开始更加关心你自己的决定和做法。要好好活着,为自己活着。


最后有句话相对他说:“愿你来生,可以如愿做一只快乐的小猫咪”。



封面图及文章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网、微博



大连理工研三学生深夜自杀,“遗书”字字戳心:下辈子做一只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