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故宫100》058:皇帝书斋

2023-01-18 20:29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主题词:三希堂
  1. 从1722年雍正入住养心殿后,养心殿西暖阁便成为皇帝的办公室,国家大事大多在这里做出决定下发全国。乾隆继位后对养心殿进行了改造,他在西暖阁里增添了一间不足八平米的小屋,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三希堂。

  2. 三希堂如此有名,是因为里面收藏了三幅书帖。那一年,乾隆终于获得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3. 《快雪时晴帖》只是王羲之的手札便条而已,上面的意思说:“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

  4. 就这短短数语的便条,让乾隆如醉如痴,一生竟对此帖做过七十三次题跋。而这些题跋,就是乾隆在三希堂里,一遍一遍临摹和玩味之后写下的。

  5. 在《三希堂记》中乾隆提到了:“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就是三希堂名字的由来。这也是乾隆对文化本质的感悟,在于不断提高修养,而去除贪欲与杂念,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才是修养的最高境界。这和养心殿名字里的寓意“养心莫善于寡欲”的意思暗合。

  6. 三希堂很小,小到只能容下皇帝一人,在此观贴习字。就连槅窗、壁瓶、囊匣、贴落等物件都是微缩版的。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乾隆皇帝沉浸在文化的修心养性中,并把自己的感触系统地归纳、整理出来。

  7. 1747年,乾隆主持刊印《三希堂法帖》,包括三幅稀世极品在内的300多幅书法珍品公诸于世。这成为之后一系列文化盛世的良好开端。小小的三希堂,就像一个小小的文化发射台,辐射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盛世。



纪录片《故宫100》058:皇帝书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