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如何轻松愉快的复习政治经济学?
对于考政治经济学的同学来说,政经一直是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同学(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心里的一块石头。许多人对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印象是枯燥无味、不切实际、空话连篇。确实,它涉及到的理论抽象晦涩,看完几遍书依然不知所云,背完就忘,想死的心都有。然而,如果你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政治经济学,注定无法吸收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无法体会政治经济学的乐趣,更不用提在考场上能拿多少分。
本文,我们就来谈论政治经济学的复习和应试技巧。
1.政治经济学很实用
近年来,学术界为了追求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经济学越来越往数量和计量方面靠拢。除了一些“政治觉悟”很高的院校外,许多院校纷纷不要求考政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似乎在国内逐年“丢城失地”。
纵然披上数学外衣的经济学逼格很高,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确有必要,并有积极作用。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从最近几十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来看,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9~2015年共有76位经济学家获奖,其中3/4的获奖成果都运用了数学方法。13位得主的成就和贡献是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或是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然而,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过度数学化、夸大数理模型,甚至玩弄数学技巧的“数学滥用”现象也同样存在。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条件下人类在配置资源方面是如何行为的一门形式化的社会科学。阐释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但一些经济学论文过分专注于数学模型的严格和准确,忽视了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见解。更有一批学者炫耀数学技巧、追求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或随意更改条件和参数只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结论,使得经济学研究以看似“科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际却逐渐脱离历史、政治、文化等现实世界中的人文因素。

而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偏向“基本面”的学科,植根于历史、政治、文化等现实世界,从根本上帮你做人生选择。比如,逄锦聚老师《政治经济学》第九章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政治经济学告诉你:“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由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想对应,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这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如果你看完这句话就走开,很遗憾,你的政治经济学复习之路必然痛苦不断。仔细揣摩你会发现,马克思是在鼓励你努力考研,如果你以本科身份直接工作,你的劳动力价值回到老家可能值3-4k,勉强生活。来到北京可能5-6k,除去房租,依然只剩“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勉强度日的工资。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那就是考研,提高你的劳动力价值。
所以你看,马克思说的一点没错,问题不是政治经济学是否枯燥,问题是你有没有用心对待。

2.政治经济学不用背
政治经济学包含一般理论部分、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以逄锦聚老师的教材为例,每个部分中的每个章节编排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完全不需要死记硬背。
以资本主义部分为例,既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那么第八章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我们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由于资本主义交换和消费并没有涉及到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第九章研究“资本主义的分配”,包括分配给资本家、分配给劳动力、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研究完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后教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具体组织生产,生产一定是有组织结构的,这个组织就是企业,所以第十章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现资本想要发展壮大,必然经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最后与国家机器“勾结”在一起,进入国家垄断阶段。所以第十章研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一战二战密不可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伤痛后,世界各国领悟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才是相处之道,所以第十二章研究新时期下“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最后第十三章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宿命。
所以,复习政治经济学重点在于理清各章之间和每章的内部小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站在编者的立场揣摩作者为什么这样编排,有何要表达的思想。如果遇到自己不适应的章节,可以另辟蹊径,自己树立思维结构帮助记忆。例如教材第九章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从标题上看貌似与上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没有太大关联,但实际上该节依然是接着上一节讲述资本家是如何通过混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把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最后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一步步掩盖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事实的。因此复习的时候把握这三步会更有效率。

3.政治经济学应试技巧
谈完政经的复习技巧后,我们谈一谈政经的应试技巧。复习政经光看懂,理解了是远远不够的,考研真题题目量大,必须做到熟悉且迅速作答。以央财为例,如果事先没有做准备,答完政经后,3个小时可能就过去了一半时间,基本败局已定。因此复习政经要把握以下几点:
(1)不让任何一个知识点成为漏网之鱼。政经已经考了很多年,热门知识点早已考了无数遍,冷门考点是拉分的关键。
(2)建立自己的专属知识模板。每个知识点用自己熟悉的表述方法提前按框架结构做好笔记,进考场前背的滚瓜烂熟,极大提高作答速度。
(3)反复训练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结合目标院校和相关院校的历年真题,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哪些考点是近年没考到的,哪些考点可以和当年热点结合。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偏向经济学“基本面”的学科。蕴含了“祖宗之法”,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客观规律的死生之地和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相信看完本文的同学会发现政治经济学其实只是个纸老虎,只要端正对政治经济学的态度,以谦卑的姿态学习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掌握科学的应试技巧。你会发现政经是一门实用又科学的学科,学习政经是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