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

2022-10-17 06:06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如果要举办展览,一般都会提前几天,在报刊、网站、公众平台、官方微博中大肆宣传。但是,近日在这里举行的“千年窑火,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从2016年12月3日开幕至今,却一直静悄悄的,看不到官方有任何宣传之意。或许,我的这篇图文,将是这个展览举行期间,唯一的报道吧?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在网上简单搜索一下,我就发现这个展览,相继在大同市博物馆、海宁博物馆、吴江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嘉兴博物馆、烟台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桐乡市博物馆等多座博物馆举行过。怪不得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想进行宣传,原来这是一个“过气”的展览呀! 

   不过,作为一名文物爱好者,本人还是很高兴能在家门口,看到远自邯郸而来的精美瓷器。2016年12月3日,我和朋友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办事,无意间看到这个“低调”的展览,拍摄了一些照片,在此与大家共享——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位于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因古代地属磁州而得名。北朝创烧,宋金元繁盛,瓷器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当代的磁州窑作品,继承了传统神韵,又融入了现代文明,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北朝青瓷

   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太行山东麓,一块叫“磁山”的地方,先人们就烧出素面夹砂的陶器,开创了考古界著名的“磁山文化”。

   北朝时期,邺城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使得邺城西郊的漳滏河流域,创立出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这些青瓷胎体粗细不同,釉色呈青灰或青黄色,大多器物口部施化妆土,器形厚重精美;隋唐时期,瓷器多以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民用瓷,器物种类较多。

   在展厅入口处,零星摆放着几件北朝时期的青釉碗,隋唐时期的青瓷豆、青釉盘等磁州窑早期的器物种类。其中,两件黄釉短流注壶,低于口部的壶嘴,堆塑的系和鋬,以及不施到底的釉,都是典型唐代的风格。








 

2、磁州窑艺术的高峰—宋金元时代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的烧造达到鼎盛。北宋时期,全国各地名窑林立,磁州窑在学习与模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将中国绘画技法融入瓷器,形成了划花、剔花、珍珠地等装饰技法,并创烧出磁州窑的精品——白地黑花。


青白釉执壶





白釉篦划花牡丹纹碗




   金代,磁州窑在战乱中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增加新的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突出艺术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磁州窑系的集大成者。


白釉梅花点钵





黑釉弦纹鸡腿瓶




   元代,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品种减少,以白地黑花装饰艺术为主流,全国许多窑口都开始仿烧过磁州窑风格,形成规模庞大的“磁州窑系”。同时,磁州窑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瓷器,并且还被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白地黑花四系瓶





白地黑花双凤纹坛




白地黑花鱼藻纹盆




        在展厅里,大量白地黑花的瓷枕,最吸引我的目光。在瓷枕表面,绘制着精美的文字和图案,文字内容多为诗歌,形式受书法艺术影响;图案内容广泛,包括花鸟、山水、故事、人物等,反应古人的生活情趣。


白地黑花折枝花叶形枕





白地黑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文字枕




花鸟纹八角形枕




3、雅俗共赏的彩瓷

        明清两代,磁州窑延续着黑白艺术的余晖,位于古窑场的中心地带的彭城,成为闻名北方的瓷都,民间流传“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和“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赞誉。


白釉蒜头瓶





黑釉葫芦瓶与扁壶




白地黑花竹叶纹瓜棱罐




   清末至民国时期,磁州窑引进青花、五彩等装饰技法,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逐渐被取代,出现大量的青花和五彩瓷器。


粉彩花鸟纹盘





青花金玉满堂纹罐   墨绿彩山水花卉纹碗




青花山水纹长方枕




4、窑火传承

        时至今日,在邯郸彭城当地,仍有一批磁州窑工艺大师,继续传承磁州窑古老的工艺,并使之发扬光大。博物馆举办这样的展览,目的就是回顾磁州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更好的弘扬和继承磁州窑文化,使磁州窑精神永驻。

















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