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么忙/闲?”

还记得高中每天吊十分钟单杠,感觉好极了……
我最近脑子不够用,连正常学习都会卡壳,
于是把地铁改成地铁加骑车[doge]就是为了锻炼身体……
身体不行搞个球的学习[doge]尤其是博士,送一个小时外卖啥的增加运动量又能顺便赚点钱,非常容易理解~
有些时候甚至有大佬也这么说:“科研还做饭”,“科研还有周末”……
且不说骑车的时候有的问题很容易就想通了、休息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效率高的工作加休息比纯粹挂在那儿既高产又快乐,我乐不乐意牺牲休息时间是我自己的事儿,我可以周末忙但是没人有权利要求我周末忙。
科研这类工作要干一辈子或者小半辈子的(哪个工作不是呢),在某个项目上竭泽而渔把脑子搞坏了非常不划算(某改名叫三年E班后依然被禁的漫画也讲过这个道理:临时起意的兴奋撑不过日积月累的动力)~
努力也要讲科学,你看苏炳添努不努力,但他是跟人家拼训练量吗?他也是在有针对性的方案指导下训练。
我记得我初三刷了厚厚一本题,没对答案,加上紧张,差点没考上想去的高中……
高中后来考进了靠前的班级,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对我来说完全够用了,加上身体差只能靠早睡早起让自己健康一点,所以从不熬夜刷题;但是上课一分一秒都不会落下,落下的就会画个圈圈课后提问,相比于上课睡觉下课刷题的同学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很有效率的。这样做也节省了规划学习内容的成本:有大神能分清啥课需要听啥课不需要,我害怕自己分错了都是一股脑听下来的……
不过高三的时候即使玩了单杠压力也还是太大😂差点没考上想去的大学;幸好高三之前大家组团竞赛组团自主招生搞了点加分,但是没有进最想进的另一个低分专业。
大学主攻文艺(和眼馋恋爱),功课只是“尽职的良好”……
为了有跟人家争论的专业知识去申请了跨专业的硕士,硕士毕业时心灰意冷又在工作时被老板推荐再入学学习……
一转眼从初高中毕业已经好多年过去了
但是我还没毕业,哈哈哈
努力做八十分博士,争取早点建好自己的小家~
诶跑题了(doge)
我就是说啊,自己才是能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人,其他人的人生规划、观念,甚至说和你交流时的情绪状态都不是你能控制的;沟通的时候理解对方背后的原因之后,再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也就够了……
“博士还这么闲”
这种判定的话表达了很多情绪,但是有没有有用的信息呢?
[川普]谁知道嘞~
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