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冲突,东南亚国家可能不得不选边站,美国却高兴不起来
由佩洛西窜访引发的台海军事危机,还让东南亚国家对中美发生冲突的担忧加剧。《亚洲时报》发表大卫.赫特的文章认为,东南亚正在为其突然动荡的后院做准备、计算和对冲潜在的超级大国冲突。
作者指出,该地区的意见似乎分为三个不同的阵营。首先是乐观主义者,他们认为政治风暴将消散并吹灭,从而淡化警告信号;第二个阵营已经排好队,指责美国不必要地加剧了紧张局势。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赛夫丁、泰国外交部发言人塔尼都发表了类似的观点。第三个阵营准备接受现实,也就是看谁能获得胜利就支持谁。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家表示,如果北京能够在美国做出反应之前迅速控制台湾,而不会造成太多生命损失,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政府都会接受既成事实,“可能会站在他们认为最终可能获胜的一方”。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有美国的全力援助,台湾也很难抵御中国的压倒性力量。与此同时,西方主导的对北京的制裁可能不会像现在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那样具有破坏性,迄今为止,这些制裁一直很脆弱,而且基本上没有效果。
然而,如果发生旷日持久的冲突,东南亚的反应将变得更加复杂。旷日持久的冲突将标志着该地区和平时期现状的终结,也将终止该地区目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对冲的政策:东南亚没有任何政府愿意选边站,但台湾冲突将不可避免地迫使他们这样做。
现在的问题是,东南亚国家在台海冲突发生后会如何选择站队呢?更大的可能是现实主义因素,也就是看中美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谈一下一个发展中大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绝对安全临界点”概念。美国现在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过了“绝对安全临界点”,所以绝大多数小国不认为美国对自己有威胁,而且愿意接受美国的强大。所以,东南亚国家选择站队美国是难以避免的。
而一旦中国崛起之后在亚太地区突破了“绝对安全临界”点,那么美国说的话就没有听了,其实现在几乎到了突破这个关键点的历史阶段了。中国在什么时候会解决台湾问题,当然是自己说了算,把握主动权就是要考虑如何降低统一过程的代价,可能再等一等,让中国综合国力全面超越美国就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对东盟来说,其经济已经与中国深度融合,双边贸易额也远超过美国。所以美国施加影响力主要基于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就是海空军实力的强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速发展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远洋舰队,进一步获得南海地区的军事优势,将是中国塑造完成统一更有利环境的关键。
美国专家说的没错,一旦台海发生冲突,东盟可能不得不选边站,但是站队美国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从美国近年来挑唆菲律宾和越南敌对中国失败就能看出来。如果真有不长眼的国家仍然要当美国的帮凶,那么中国也有的是办法事后清算,个别国家也无法阻止中国统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