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进入关键备考期,请停止精神内耗!
2024深圳大学考研交流群:qm.qq.com/cgi-bin/qm/qr?_wv=1027&k=yKhEiteqf2KkMV8xaBDNPkpHDSu1Oz1L&authKey=XXubvckEczFOYqZNR%2BEIVOq7m8%2B69NrfoyLes1zP6wp4SMhLRQpTvgNxmyxrK8Zp&noverify=0&group_code=576241907
在考研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都会陷入一种“内耗”状态,情绪不稳定,时常想当然地自我怀疑和排斥。一会儿担心考不上,一会儿羡慕身边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心里充满了无限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一些考生还会担心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甚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
然后这种胡思乱想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备考心态,更焦虑了,让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很Down的状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你的专注力被自己内耗完了。
考研人的精神内耗
考研人为什么容易精神内耗?从根源说起,精神内耗是因为反复想一些事情而引起了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很想考上心怡的目标院校,但是面对做不出来的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题目,一遍遍背不下来的书,外部压抑的环境,考研人会觉得,这书没法读了!
1、外部环境导致的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疫情带来的长时间封控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考研人,是谁的图书馆一个多月没开?是谁被关在寝室很久?是谁开学没出过学校?疫情几乎阻断了考研人一切可以缓解压力的活动,让焦虑的考研人雪上加霜。
2、因为没完成的计划而焦虑:
举个例子,昨天的任务没完成,今天的任务也没完成,明天的更不容易完成,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索性进展得特别特别慢,放任自我,但又不能完全躺平,看到和原本计划相去甚远的进度,开始焦虑,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过度的内耗带来的过多负面情绪,影响了复习效率,并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
3、对自己不自信,担心一些不可控因素:
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增长速度仿佛坐了火箭,而院校的报录比,能查到的不容乐观,不能查到的更让人焦急。复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好像会了,一做题目啥也不会,不禁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许很厉害,或许是某个985、211的学生,想想就泄气。
改善内耗的有效方法
1、屏蔽不必要的信息
陷入内耗的考研er相对偏向于「场依存型」的学习风格,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信息的影响。
因此,让自己做到不刷无意义短视频、不看微博八卦、不看娱乐直播,退出与学习无关的聊天群,甚至是不要沉迷于看别人的经验贴。
一劳永逸的方法是卸载手机上各种娱乐软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所接触到的场域,屏蔽干扰信息。
2、拒绝舍友“内卷”
一个人考研太孤单,一定要寻找“研友”吗?NO!
跟舍友一起考研,如果只是相互分享学习资料还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经常花时间交流考研的具体进度,容易暗中比较和焦虑。谁起得更早?谁回来得更晚?拒绝舍友“内卷”,从我做起。
并且诚实地说,如果你跟舍友报考的目标院校和专业都相同,其实你们就是竞争关系,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哦。
3、专业辅导,提高效率
很多同学出现内耗的情况,很多都是自己在自学时容易胡思乱想,缺少了专业的指导和规划。
但是真正对自己的考研会有帮助的两类群体,一个是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刚刚上岸的学长学姐;另一个就是深耕考研行业多年的名师。
近两年上岸的学长学姐,给你们提供的经验绝对是最有效、最实用的。现在很多的考研自媒体博主都喜欢靠贩卖焦虑来博眼球冲流量,但是他们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每个学校和专业,因此参考信息时一定要慎重。同校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更了解实际情况、出题风格,和复习的侧重点。
第二个是深耕行业的名师,例如考研公共课(政治、英语),我们能了解到的名师都是经过了多年市场竞争后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因此不论选择了哪个老师的复习资料和网课,真正去学其中的内容就好,不用大费周章的对比哪个老师更好,更不需要在网络上当老师的所谓“粉丝”,自己学到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4、拒绝盲目比较:定心神
每一年的备考,大家都难免会与周围研友对比复习进度,特别是考研后期总觉得时间不够,自己才复习到第二轮,有人就已经开启了第四轮、第五轮的进度。
不要慌张,定住心神,有部分同学虽然走得慢,但是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大家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坐上考场,只要在考试之前,我们完成自己的复习,保持自己的复习节奏,把该掌握的知识点都吸收,这才是真正的“准备好”。
考研考的不是复习次数,不是备考速度,而是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相信自己,不要在意身旁擦身向前的同行者,你有你自己的定位,也有自己的目标。
5、利用碎片化时间:抓重点
此时心态处于崩溃边缘的同学,无非几个原因——基础不扎实、准备时间不充分、打鱼晒网式的备考等。这时候除了要找回信心,更重要的就是要重点突破了,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允许大而全的复习了,记忆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超强的同学除外。
这时候,赶紧拿出历年真题反复考查的东西,即使现在做不出来也不要慌,赶紧背起来,理解起来,默写起来,过一段时间,你再做题试试,就不会像现在一样毫无头绪,一做题就错一堆。因此归根结底目前还是知识点理解得不充分、不透彻、不系统,正是强化提升的时候,不是崩溃和焦虑的时刻。
现在发现问题,还有时间和方法补救,距离2023考研初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如果继续摆烂,等到了考场上,就彻底凉凉了!
很多同学学习时必须安排专门的时间,殊不知碎片化时间也很好利用。碎片时间不要过度沉浸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里。大家也可以准备小卡片,将今日必须记住的知识点列出,空闲时间就抓紧背一背。
6、学会取舍:专注眼前
随着考研的战线拉长,产生焦虑、崩溃、恐慌的情绪是正常的,这时候,除了拼学习,更是拼意志。每年大概有20%左右的考生,没有过自己那一关,这里面有很多同学学习能力都是蛮不错的,虽然可惜,但其实这也变相给那些仍在坚持的同学增加了胜算。
接下来,只要你专注眼前事,保持应试的状态,就已经成功了20%。这时候持续做好巩固强化提升才是当务之急,现在做题即使做得一塌糊涂,也不代表上不了岸,只能说这些知识点你还不熟,正好查漏补缺,想那么多干啥,熟悉它就行了!
备考中学会取舍,最后的时间,请克制住玩手机的欲望,这个时候的外部世界,与你无关,而你选择的未来,与你有关,重视时间,才是重视考研。考研的小伙伴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其他的都无关紧要。考研说到底也是为了自己能越来越好,所以专注自己,才能衬得上我们的初衷。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树蕙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