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狼牙测评】我的考古 第9期丨万代 MIA 曼陀罗高达

2020-04-04 17:31 作者:狼牙的玩具屋  | 我要投稿

拍照码字多有不易,点赞投币收藏评论是对测评作者最好的鼓励哦~

如果想要看更多图文测评请关注我哦~

其实早在我补完《机动武斗传G高达》之前,就知道了这台机体的存在。当时我就觉得,哇哦!这机设可真有意思。去年下旬,我也有幸以不错的价格收到了一台全新未拆的日版,真是相当开心啊。这一款曼陀罗高达的特效件效果真是相当出色,在后文会详细展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机体的驾驶员...他是个盲僧(即,瞎子开高达~)。

2002年8月发售,定价1200日元

机设简介:

本机是新尼泊尔为第十三届机动武斗大会而专门开发的MF,机师仍是参加过F.C.48年第十一届机动武斗大会的基拉尔·麦基雷尔。机体的外形类似于大钟,由于没有脚,所以装备了大功率推进器以进行气垫行走。锡杖中装有光束军刀,基拉尔的必杀技即是以此为基础而发动的。

机设图:

名称出处介绍(个人理解):

除了曼陀罗花这个花名之外,在佛教中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



在《机动武斗传G高达》动画的最后一集中,基拉尔使用了一招曼陀罗圆阵后也出现了类似的图案,只不过各种佛祖被替换成了机动战士。
(嘶!怎么总感觉有哪里不对......等等,中间的太极图怎么回事,你参考的不是佛教特色嘛,怎么挂了道教的东西啊!其实也流传着太极图源自佛教的说法,但绝对不是这么直白的挂在这啊。)


外盒展示及尺寸一览
标准的早期MIA系列外包,基本上武斗传系列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好说了。



背面展示了部分相关机体。



无论是日版,港版还是美版,都有着当时便于挂在商场上凹槽。



左边为配件,中间为材料,右边为售价1200日元与商品码条和售后信息。



侧面。





内盒配件一览
与如今的卡扣式内盒不同,早期的MIA产品是利用透明胶带的方式来固定的。

包括本体、锡杖、光束军刀特效件、替换手型*3、身体连接替换件。



第二层便是炎狱烈风的特效件。



说明书。


本体展示

相传,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所以本体也自然而然的加入了佛教的特色。
头部的外形轮廓圆润,而且刻画了大量的“佛螺髻发”。手臂与腰部参考了佛珠的外观造型。而下半身也被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梵钟。



背面。



曼陀罗高达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态转换。

普通模式。



防御模式。



尺寸对比

玩具本体大约为13.3厘米高,而机设为头顶高17.3米。但由于机设并未说明17.3米到底是哪个形态的高度,所以具体比例也不好算。



不过就动画中来说,曼陀罗高达防御模式的高度就已经和对面的神高达持平了。



所以在和MIA神高达作对比后,我觉得这个曼陀罗高达应该是做小了。



可动展示

图①②③④:头颈处虽然有一个围巾,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头部可动还是相当可观的,360度平转也没什么问题。



头部与头颈围巾是球形关节,而围巾与身体为插销连接,所以围巾部分也可以进行旋转。



图①:因为没有肩甲的阻碍,所以手臂的平抬幅度较大。再加上手臂的每个红球部分皆为球形关节,所以在平抬、弯曲和内拉时还能够有一定的弯曲角度。
图②:每一个红球的连接部分皆可旋转。整个手臂只有第四个红球有手肘关节的凹槽。
图②③:手肘为单关节,弯曲幅度一般(只有该部分可大幅度弯曲)。
图④:也是得益于手臂的结构,使其获得了极其不错的内拉幅度。



图①②③④:腰部的可动也是源自每个红球部分的球形连接机构,所以几乎没有幅度差别,也可以轻松地平转360度。

底部的每个喷口都是球形连接,有一定的可动。



变形展示
躯体的拆解。



防御模式

图①:首先将梵钟上半部分的翻盖打开。
图②:将本体拆解成三个部分,上半身躯体、下半身钟座以及躯体连接件(小)。
图③:将上半身躯体与下半身钟座直接连接,身体与手臂的红球部分插入相应的预留孔后,合上梵钟的翻盖。
图④:防御模式完成。



普通模式

图①:转换成普通模式时就需要图右的躯体连接件(大)了
图②:首先将躯体连接件(大)安装在钟座上。
图③:再将上半身躯体与连接件相连后,合上梵钟的翻盖。
图④:普通模式完成。



细节展示
头部的每一个“佛螺髻发”都有刻画,看起来密密麻麻的。脸部雪铁龙与下巴的红色涂装较差,不过可以通过围巾来掩盖。眼部涂装有明显缺色,影响美观。



躯体部分

胸口的涂装分色还是不错的,刻线上还有官方渗线。



手臂与腰部由一个个红色的球形组件组成,其设计理念应该是参考了佛珠的造型。
其实如果有够多的曼陀罗高达就可以无限延长手臂与腰部。



下半身是梵钟造型

(其实梵钟最早是起源于中国佛教,至于起源之地的尼泊尔佛教是否使用梵钟就不得而知了。)

外观细节与刻线相当丰富,底圈的纹路也有所还原,很漂亮。



侧面翻盖上的孔洞也刚刚好能被连接件所填充。



头背密密麻麻的“佛螺髻发”造型。



后背。



背包喷口处也进行了银色涂装。



梵钟背面与正面的细节没有区别,底座圈有一处明显的溢色。



梵钟底座。

就设定来说,应该是和大魔相似的气垫设计。

梵钟翻盖打开后的内部细节也很丰富。



内壁细节。



两个躯体连接件。



锡杖



锡杖头部的每个小环都是独立分件的。



锡杖头部可以拆解下来,作光刀刀柄。

光刀特效件的效果很不错。



炎狱烈风特效件



特效件有一定厚度,不过重量较轻,便于摆POSE。

不得不说,这要比某些塑料片特效件看着有质感。



特效件使用了红色与黄色的渐变色设计,本体外表面也刻画有丰富的火焰特效褶皱。稍稍打光后便能获得极好的观感效果,相当良心和出色的特效件。



特效件内环的两头有凹槽,可以安装锡杖。



除握拳手外的所有手型。

还给了极具特色的单手立掌。

POSE展示















曼陀罗圆阵!















最后总结:

如果说武斗传的机体每一个都是奇葩(褒义),那这款曼陀罗高达就是奇葩中的战斗机!虽然造型十分有意思,而且佛教特色也很鲜明,但有一说一,当时的设计组还是对尼泊尔这起源之地的佛教有一些误解,例如梵钟与太极图这两点。


也得益于这特殊的造型,使曼陀罗高达获得了相比其他同系列机体更好的可动性与可玩性,而手臂与腰部还有着无限的延展性。本体的涂装也就这样了,毕竟是低端成品而且年代较早,可以理解。炎狱烈风特效件也有着难得一见得的优异效果,值得称赞。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款相当有意思又好玩的老物啊~

最后的最后,如果您能看到这句话,感谢您能在这个视频解说当道的时代,静下心来看完这篇图文测评。同时请接受作者我深深的鞠躬,谢谢!(有任何意见建议都可留言评论,我尽量接受与改进~)

【狼牙测评】我的考古 第9期丨万代 MIA 曼陀罗高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