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范畴实在论/绝对现实主义(2-1-2-3)——亚里士多德的把戏,老学

2021-10-11 13:15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2-1-2-3.范畴实在论/绝对现实主义(Categorical Realism)

  •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
  • 场域论上是现实世界/宇宙(Cosmos)理性的维度/神性的维度(Theos)的对立,神性的维度/理性的维度可以看作是精神/努斯的维度精神对世界的把握充斥整个现实世界当中,可以为现实世界提供本质性的规定性/普遍的秩序
  • 本体论上持形质结合论(Hylomorphism)万物都由质料(matter)与形式(form/eidos)组成 。质料分为两种,一种为基底(Hypokeimnon/substance),它只能作为主词,只能让其他一切属性/谓词都附着在它上面,对其进行描述,实质上是一种是空的规定性/纯有,是一个受体 ;另一种为材料(material)/物质,是成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环节中事物可以是成品也可以是材料(例如砖头是由土做成的成品,但砖头又可以作为楼房的材料)。形式是一种目的因(一个现象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与目的因),内在于事物引导着万物某种方向运动,而万物就是形式的实现(从质料的潜能到形式的实现),质料只是形式的寄生物,两者不存在斗争
  • 认识论上是真理和意见的对立真理只能通过逻各斯归纳与演绎)与努斯日常语言中的分类体系,在黑格尔那为知性的分析能力)得到,亚里士多德认为努斯/知性的分析能力具有某种神性,可以通过努斯知晓一切,而普通人被敏感,冲动与欲望所支配,不符合努斯的神圣性得到的就是意见
  • 目的论上用恰到好处的中庸/中道调和柏拉图盲目的存在和善的对立,这种中庸的调和实质上是一种分类学,它本身的边界是难以界定,唯有占据分类学制高点,代表共同体决定中庸的界限,但这种调和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它是一种强力,就如形式干涉事物生成与消亡并决定前进的方向一样,当不受符号学体系的主体性出现时,这种强力自然就是无能为力
  • 实体(Ousia/substance)除了它本身的存在之外实然的存在),还有一个本质what is was to be,注定要实现的终极形式)在它的内部(应然的存在),作为一个主人意志(拉康的Master Will),为它设立规范性(normativty)最初存在的原因以及未来的方向性,因此可以说本质具有目的论的维度,使得世界本体论上是闭合的,能够实现自己
  •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就是他的范畴体系,这种范畴体系是根据知识的主奴辩证法(知识剥削)生成的。奴隶劳动中把握世界的规定性(建构了本体论的可能性),而这种规定性渗透到了他们的日常语言体系当中,而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就直接将这种语言体系拿来,对其进行本体论化,高级化与等级制化,根据它划分出10种基本范畴,将这些范畴当作不言自明的,具有神性(代表努斯) 与本质性的绝对知识,用范畴来对现实世界进行分类搭建起一个等级制化的本体论框架,解释一切现象

【主义主义】范畴实在论/绝对现实主义(2-1-2-3)——亚里士多德的把戏,老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