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4语言学概论真题
语言学概论
一、选择题(1分/题)
1.让机器听懂人说话的技术是
A语音识别
B语音合成
C语音实验
D语料标注
2.属于辅音的是
A[e]
B[y]
C[f]
D[i]
3.下列属于制度文化的是
A思维方式
B审美情趣
C个人喜好
D道德礼仪
4.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
A4-5岁
B6-7岁
C8-9岁
D12-13岁
5.美国结构主义预言家代表人物
A凯恩斯,
B王尔德,
C洪堡特,
D布龙菲尔德
6.下列属于直观思维的是
A感性思维,
B理性思维,
C逻辑思维,
D求异思维
7.秦始皇的本名叫嬴政,把正月称作端月是为了
A寓意端正,
B讨口彩,
C避讳,
D讨吉利
8.儿童能正确掌握虚词和形态变化的年龄是
A1.5
B3
C4
D5
9.晏殊词“轻红淡白匀双脸”中的“脸”是指
A面部,
B两颊上部,
C额头,
D眉目之间
10、下面组合中“妹妹的爱好”直接组合在一起的是
A.打乒兵球是我和妹妹的爱好
B.妹妹的爱好和我不同
C.我和妹妹的爱好是游泳
D.我妹妹的爱好和我不同
11.下列哪项属于拉丁语族?
A罗马尼亚语,
B英语,
C保加利亚语,
D荷兰语
12.下列属于符号特征的是
A约定性,
B逻辑性,
C具体性,
D形象性
13. 社会打破地域封闭走向完全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是
A混合语,
B通用语,
C共同语,
D多语
14、中国传统的文字学建立的著作
A.《尔雅》B.《说文解字》C.《玉篇》D.《经籍篡话》
15、机器翻译“Did you buy a car yesterday”译成汉语语言达到
A.语汇平面翻译
B句法平面翻译
C.语义平面翻译
D.语境平面翻译
16、直接言语行为的是
A.可以把门还上吗?
B.你房间好冷,窗户也不关。
C.我宣布你赢了!
D.看你这儿乱得!
17、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
A.英语和法语
B.英语和德语
C.德语和法语
D.西班牙语和德语
18.下列属于汉藏语系的是
A维吾尔语,
B蒙古语,
C景颇语,
D鄂温克语
19.汉语中葡萄出自
A印度,
B埃及,
C西域,
D南粤
20.下列哪一个属于汉语方言词
A袈裟
B溜达
C奥利给
D凡尔赛
二、名词解释,4分/题
21.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表达意思相对单一的句子。
22.语言转用: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
23.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
24.借代:不直接说,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三、分析题(7分/题)
25.分析以下句子的蕴含义
(1) 妈妈买了白菜——妈妈买了蔬菜/妈妈买了东西
(2) 他踢了小张的腿——他踢了小张的身体/他踢了小张
(3) 连小孩都知道不能插队——所有人都知道不能插队/小孩、大人都知道不能插队
说明:每句写任一答案都可得分
26.分析以下汉字中的意符
颖、创、造、發、休、室
答案:颖——禾
创——刂或者刀
造——辶或者辵
發——弓
休——人、木(两个都要写上!)
室—— 宀
四、简答,10分/题
27.简要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异同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二者都是语音单位,但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音位是从语音的辨义作用划分出来的。
28. 简要说明什么是语义角色的施事、受事、结果、工具、材料。
答案:
(1) 施事:动作发出者;如:来客人了、飘雪花
(2) 受事:动作承受者;如:读课文、喝开水、吃水果
(3) 工具: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手段;如:吃大碗、写钢笔
(4) 结果:表示由动作行为而产生的事物;如:写文章、盖房子、织毛衣、修大桥
(5) 材料:是动作所凭借的材料,如:刷油漆
五、论述,15分/题
29.举例说明复合词的几种类型
a) 并列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语素并列而成的合成词,如:道路、出入、国家
b) 偏正式: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的合成词。如:雪白、美德、热爱
c) 补充式: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的合成词。如:缩小、说明、提高、书本、房间
d) 支配式:前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语素表示支配关涉的对象。如:理发、司令、伤心
e) 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事物,后一语素陈述该事物,说明其性状或动作等。如:自学、地震
29. 举例说明四级语法单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意结合体。
词:语言中具有固定语音形式和特定意义的、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词组:由词和词临时组成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由词或词组按照规则组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意义,有较大停顿并有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量变关系:词和词组都是造句的材料,只是所含成分长短不同
质变关系:词和词组——句子,所含成分数量可能相同,但功能不同,前者没有表达功能,后者必须说出来用于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