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何人走的太近 都是一个灾祸。

和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我们每个人人性都是一样的,都有善恶美丑,
相处过近会把人性中的贪嗔痴激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
痛苦和矛盾。
不一样的是认知水平高度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分寸把握
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深度。
有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
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然后就有了恩恩怨怨了。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对彼此来说都不会有很好的积极影响,
过度亲密是离别,过度信任是背叛。天下规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所以任何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妻之间,包括
朋友,亲人之间,都要保持足够的分寸,距离和淡如水的关系。
庄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干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也就是说,与人相处互相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粘人。
在常人看来就像白水一样的淡。
我们认为,真正的好友会自然地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双方毫无
保留才是友情的最高境界。但是与人距离太近,就像刺猬一样
会扎到彼此,人性中的复杂面人人都有,过度观察必然会产生
痛苦,矛盾和反噬。小伙伴可以回忆自己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
为什么会突然分开呢?因为彼此太熟悉,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最后爱之深恨之切,害从恩中来分道扬镳了。
这个不是偶然,而是人性使然。处事奇书-止之卷三中说
恩不可过 过施则不继 不继则怨生 情不可密 密交则难九
中断则疏薄之嫌。
这也是人性中的本质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给人的恩惠不能太满,给的太多了,自己受不了。
受恩之人也会越来越贪心。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是,
作为父母恩威要同在,否则很容易激发人性贪欲,
把父母对自己恩惠当作理所应当而失去感恩。
与人相处不能太过于密切。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朋友
关系都是如此。这样的感情难以长久,也因为矛盾而疏远彼此。
人性中的私欲,贪念很容易在恩惠中产生,形成丑陋的部分扩大
蔓延。所以助人的最高境界是思想的点播以及传递。
与人距离太近容易把握不好分寸。关系再好也不要随意询问他人的
私事。别口无遮拦,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别开过火的玩笑。
口无遮拦和幽默不能等同。有界限感的人知道什么玩笑能开
什么玩笑不能开。更懂得尊重别人,掌握语言之间的分寸。
关系再好也别总是麻烦他人,人与人之间帮助是情分,
不帮也是本分。一段长久的关系都是必须要有分寸的。
不要和一个人熟的太快。年轻的我们热情奔放,怀揣美好。
都希望能够追求深层次的友情,但是情分过于深厚也会使人厌烦。
刚认识就过度热情往往也是带有目的性的。这种自来熟的人
很难经历的起利益的考验。
靠得太近会很难看到对方的优点,却对缺点产生深究。过度
好的感情往往会产生贪著心,而这种贪著心,就是未来恨对方的
根源。
人与人的关系非常有趣,没有一种恭敬心是无法长久维持的。
人没有慧根也很难看到别人的善,人与人的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
我觉得这其中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首先要抱着一种无所求的心理。
无欲则刚。多去做事情,不要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