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旧闻】机器人福娃点燃“奥运圣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09:22 新安晚报 本报讯灯光渐渐暗淡,福娃欢欢手持“祥云火炬”,走到“奥运圣火”台边。燃烧的“火炬”随手臂缓缓倾斜,准确地点燃了“奥运圣火”。霎时间,现场一片欢腾,闪光灯将室内映如白昼……这不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彩排,而是机器人表演的小品。昨天,在中国科大举行的机器人大赛上,机器人的表演让现场观众为科技的魔力如痴如醉。 福娃“挥毫”迎奥运 昨天上午,中国科大的本科生用一场精彩的机器人剧场大赛拉开了该校第七届robogame活动周的帷幕。在约3小时的比赛中,最受现场观众喜爱的莫过于由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制作的“福娃迎奥运”节目了。在激昂的奥运音乐声中,两位机器人福娃晶晶和欢欢先后出场。晶晶一手执笔,端坐在“写字台”前,“挥毫泼墨”写下“北京2008”几个大字(图1);而欢欢则举着“火炬”绕场一周,然后用手中的“火炬”点燃“奥运圣火”(图2),“奥运圣火台”随后也缓缓升起。这一刻,几乎所有的现场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呐喊声让室内气氛达到沸点。 让观众几乎陷入疯狂的“福娃迎奥运”的创作者,其实是中国科大的几个大二学生,从今年5月份开始,他们用4个多月的辛苦劳动,创作了这台美妙的机器人情景剧。创作者之一的董海强说,“本来只设计了机器人写字的表演,但一周前的预赛只得了第三,于是我们熬了几个通宵,增加了点燃火炬的环节。” 虽然只有几分钟的表演,但其中的科技含量可不低,特别是机器人自行写字,需要机器人晶晶和机器写字台配合得天衣无缝。另一位创作者杨林说,“为了机器人写字,我们调试了上千次,用坏了十块单片机。” 机器人上演古典悲剧 除了“福娃迎奥运”节目,昨天上午还有很多剧目让现场观众啧啧称赞。rbt-zoo队推出了“断桥相会”,三个机器人分别打扮成许仙、白娘子和小青的样子,为大家表演了一段西湖边的爱情故事。当机器人白娘子随着音乐声缓缓撑开纸伞,简直如同真人一般(图3)。另外,ice队设计的机器人女孩寻找企鹅的“南极之旅”、西风之神队创作的机器人版“美女与野兽”等,都引发了现场的阵阵热潮。 昨天献艺的不仅有中国科大的本科生,还有安徽大学的几支参赛队伍。而安徽大学几个参赛剧目的古典气息更加浓厚,包装和道具也更为精致。他们用一出“钗头凤”让机器人在台上表演了陆游和唐婉的生死别离,用“孔雀东南飞”再现了凄美的古代爱情悲剧…… 最后,Black Pearl队的六只企鹅集体舞蹈(图4)获得了冠军,“福娃迎奥运”获得亚军,安徽大学精英队则凭借“钗头凤”拿到了最佳创意奖。 首次出现仿人机器人 观众们的评价标准是新奇好看,而包括安徽大学副校长王群京、中国科大自动化系主任奚宏生等在内的5位评委,看重的更是热闹表象后的技术含量。在他们看来,本届机器人大赛的技术含量比以前进步了很多。奚宏生说,以前的很多剧目都是一个机器人“唱独角戏”,而本届比赛几乎每个队伍都选择了两个机器人“互动”表演,因此要求事先的程序设计百分百准确,才能控制到位。 获得冠军的black pearl队就是程序控制的典范。他们想让六只企鹅在台上跳整齐的集体舞,但是由于比赛完全是机器人自主控制,因此事先必须经过不断的调试,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调试得准确无误,才能保证“跳舞”时不乱成一团。 除了控制技术进步,让评委欣喜的还有仿人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机器人大赛中。中国科大物理系的“盈之韵”队仿照人步行的姿态,设计了仿人机器人,它与其他机器人不一样的是,“关节”的自由度更大,行动与人体也更加类似了。“盈之韵”队也因此获得了比赛最佳技术奖。 让机器人走进普通家庭 对本届比赛,几位评委的评价都很高,因为学生们的种种尝试,与全球机器人专家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据了解,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使用机器人保姆为家庭打扫卫生,机器人已经走入了家庭和生活。 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孔凡让说,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语音和视觉上的自动控制,并且行动上也将有更多的方式。虽然本科生的制作现在还有些稚嫩和简单,但一些实验室的国家项目已经初具雏形。孔凡让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机器人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普通家庭,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本报记者 项磊/文 张洪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