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疗 | 结构化面试 】怎么看待“医荒”现象

2023-04-10 22:36 作者:小西在医考  | 我要投稿
  • 对于基层“医荒”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越来越多的乡镇医院被爆出基层“医荒”现象,值得警惕。基层“医荒”现象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 第一,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基层医院每个科室只 1-2 名医生,常常在处置病患时又有 120 出诊任务,群众抱怨较多,这也会导致无力诊断群众病情,群众只能舍近求远去大医院就诊;

  • 第二,医生压力较大。基层医荒,因此一名医生常常需要承担多项工作责任重大;

  • 第三,无法落实好医改政策。国家提出的基层强医疗和分级诊疗机制,都需要基层医院有充足的的人手积极治疗,才能把大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等留在基层。

之所以出现基层“医荒”的现象,有以下几点原因:

  • 第一,基层吸引力不足。一方面基层待遇差,基层医院虽然给予医生一些优惠条件,比如住房、子女上学等等,但是仍然让医生们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不愿意来或者不愿意留下,另一方面基层医疗环境差。医生要求住院治疗但短期病情未见效病人就会觉得医生唯利是图,不配合医生治疗,甚至产生医患纠纷, 因此很多医生望而却步;

  • 第二,大医院的虹吸效应。城市医院人流量大,科室多,待遇好,锻炼的机会多,城市基础设施好,即便不去基层抢夺人才,也有很多基层医生慕名而去。

为此,应该多管齐下攻克基层“医荒”难题。

  • 第一,基层提供优惠待遇。一方面提升待遇水平,乡镇医生工资待遇由财政拨款并发放绩效工资和乡镇补贴。并且可以提供优惠的购房条件,帮助其子女入读本地较好学校。另一方面,实行“县招县管镇用”,鼓励建立“人才池”制度,编制和人才可在全县统一调配和流动。

  • 第二,培养基层人才队伍。一方面,到医学院讲座,宣传定向医学生“毕业即就业”的优势,对于有意向参与定向委培的医学生积极对接,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限和赔偿金,对于进入医院的定向委培生给予编制保证待遇。另一方面,强化人才培训。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对于地区常见病、慢性病等的救治方法、注意事项、设备使用等进行培训,并根据医学生的专业、意愿以及医院各科室的需求合理分配岗位并定期流动,增强基层医生综合能力。

  • 第三,优化基层环境,实现统筹发展。一方面,基层医院要定期对于村民开展巡回健康讲座,科普医疗知识和就诊流程,提升群众认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找准地方发展点,招商引资,提升地方经济,强化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点击关注 查看更多


【医疗 | 结构化面试 】怎么看待“医荒”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