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墓),一个遥远并不真实的传说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香妃(墓),一个遥远并不真实的传说
维吾尔人有句谚语:“水流走了石头在,奥斯曼(染眉毛的植物)掉了眉毛在,人走了名声在”,关于香妃的传说正是如此。
2008年新疆喀什香妃墓 门票30元

曾经一段时间,戏说历史剧很受老百姓欢迎,象《还珠格格》、《乾隆与香妃》等涉及香妃的电视剧,关于香妃的传说像阵阵旋风,一时间刮遍大江南北,神秘而不知其真假。于是新疆喀什的一处家族墓地也成为“著名旅游景点”,这就是香妃墓。
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墓)

香妃是民间的说法。历史上乾隆皇帝只有唯一的一位维吾尔族妃子,即“容妃”。容妃本名买木热·艾孜木,传说她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吾尔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因不服在京城水土病故。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5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陵内。民间传说乾隆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由其嫂子苏黛香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又有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了她的遗物,并葬在现香妃墓的东北角,所以香妃故园仅仅是她的衣冠冢。民间传说多不可信。
香妃故园入口

香妃故园又名阿帕克霍加墓,始建于明崇祯1640年前后,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是阿帕克霍加的家族墓地。“霍加”意为圣人后裔,这一陵墓埋葬着喀什“霍加政权”之王、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五代72人。“香妃”是阿帕克霍加的第五代重侄孙女,贵为妃子,其实在家族地位并不高。因为民间炒作“香妃”的缘故,逐渐把这个家族墓地称为香妃故园,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群。它由教经堂、高低礼拜寺、门楼、主墓室、果园等几大部分组成,占地约72亩。各种不同造型的建筑物构成了陵园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多层次景观,虽历经风吹沙蚀,已不象从前那样华丽,但从建筑物外的彩绘、砖雕等装饰仍可以看出阿帕克霍加墓曾经的辉煌,不愧为新疆最为宏大的墓园。
高低礼拜寺

讲经堂

加满清真寺

墓地在伊斯兰教中叫拱北,也叫麻扎。在伊斯兰教中墓地也是神圣的,特别是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墓地都建有较大的建筑群,开发成旅游景点也是旅游大发展的结果。
主墓室

主墓室为陵园主体,是新疆最大的穹隆顶式建筑。墓室宽35米,进深29米,墙高10余米,四角各有一个嵌于墙内的圆柱形立柱,底圆直径达3.5米,柱顶又各有一个小“拜克楼”(唤礼塔)。中部17米直径的大穹隆拱顶高高突起,全以土块砌成,外以绿色琉璃瓦贴面。
墓室内(禁止拍照哦)

墓室厅堂高大宽敞无梁柱,筑有半米高的平台,排列着以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的坟丘。高大者为男性,小巧者为女性,现有58个墓包。当然,其中一个就是传说中的“香妃墓”。
在喀什,还有几处伊斯兰圣人、学者的麻扎(墓地),也成为国家文保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