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考生必看 | 安徽工业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安徽工业大学MPAcc全日制的小许学姐,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MPAcc的考研经验。我本科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本科专业是英语,众所周知,英语专业非常卷,然后学这个专业的大多为女生,更是卷上加卷,所以我便决定跨考。由于会计专业初试对于专业课没有太多要求,且我一直以来对会计也很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了会计这个专业,并且踏上了考研这条道路。接下来是我的上岸成绩,我的初试分数是245分,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MPAcc一共有147名同学进入复试,其实我的初试成绩是第六名,由于我是跨考生,并且复试的时候是需要考专业课,加政治以及面试,所以对我来说备考是比较着急的。但是我没有放弃,踏踏实实的准备复试内容,最终综合成绩为15名成功录取。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对待数学这门科目,我们应该保持重视的态度,22年以前的说法是真题没有模拟题难,但是22年的卷子难出了新高度,即使23年又简单了,但我们无法预料24年是否同样简单。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就要做好考试时卷子很难的心理准备。准备数学就是要会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因此备考重点是通过刷题来掌握各种知识点。前期准备数学一定要打好基础,做好笔记,这样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7-8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掌握基础知识点。管综数学虽然不像高数的知识点那么高深,但是他难点就在于考得很灵活,并不死板。因此要在数学上拿到较好的分数,要做到能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因此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务必做到不漏不缺。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习题+听课
(1)听网课了解基础知识点,并最好能看一些带习题班或者习题讲解的网课,了解一些做题思路。
(2)做题,因为这个阶段在打基础,所以不求做题的速度也不求正确率,但是强调理解,弄懂每道题,如果有时间,最好做两遍高分指南。
推荐用书:《数学高分指南》机工版
2、第二阶段(9-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熟练运用知识点,查漏补缺,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因为分配给管综数学的时间并不多,最多最多我认为不能超过65min。因此,在考场上需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保持一定的正确率。这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阶段,除了补充上一阶段的知识漏洞之外,就是要注意你的正确率和速度了。
学习方式:
(1)继续刷题,刷题要贯穿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另外,如果在第一阶段只做了一遍《高分指南》,这个过程也可以二刷巩固。
(2)这个阶段要开始记录错题了,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对于错题的态度我们可以放宽一些,而在强化阶段,就需要保证不留死角,因此错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3)也可以听听一些技巧班,覆盖一些快速解题的方法。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王杰通题源(选择性地去做题);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模拟阶段
学习任务:找到做题节奏,不断试错,复盘以及提速。这个阶段,可以认为你的基础知识点大部分已经没有问题了,要开始注意培养考场做题意识以及考场心态训练,还有就是卡点做试卷。 另外,有人说模拟卷搞心态,真题要反复刷,但就近两年来看,我个人认为一些偏难怪的模拟卷不要去硬磕,尽量保证会写的不要错。
学习方式:模拟卷+真题+复习笔记
(1)合理安排时间刷卷子,一定一定要卡时间,再次强调。
(2)对于模拟卷的一些错题,我认为不必深究,这个阶段还是要回归到知识点本身,再次强化记忆一些基础知识点。
(3)研究真题。对真题形成一定的敏锐度,可以选择辨明每道真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来帮助熟悉。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鑫全十套卷、五套卷;王诚八套卷
备考建议
(1)数学的变数太大,22年数学过难,23年又可以认为是近五年最简单的试卷。因此,在不能预测试卷难度的前提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所有该拿的分拿到。不要死磕难题,在平时模拟时就要形成这样的做题意识和习惯,一眼看过去觉得自己没把握地先放过,等做完所有能做的题目了之后看一下时间是否充裕再回来写,如果时间不够,不如赌运气。 后期也会有各种技巧班,可以选择性地听听。
(2)时间把控很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极大影响后续逻辑及写作的时间,所以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地把控时间,一定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3)心态方面,因为数学错一道就会失去三分,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比较大的压力。因此,对于数学,需要“佛系”一些。最好在平时就给自己设置一个较低的预期,比如你平时模拟平均错三道,但预期考试会紧张,且可能时间不够等因素,给自己的预期降至错5道数学题,这样心里压力就不会太大。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7-8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学习基础知识点。逻辑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因为后面写作等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用到逻辑知识。另外后期,要想快速解题,也是建立在基础牢靠的前提上。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总结
(1)看网课
(2)笔记一定要及时复盘,逻辑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才能进行下一步,不然会无从下手。
推荐用书:《逻辑精点》基础篇、强化篇


2、第二阶段(9月-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提高逻辑的正确率和速度
学习方式:听课+刷题
(1)刷技巧课能够使你对逻辑题目题型的题干有更深的了解,且提速的话技巧课还是值得一看的。比如说李焕的72技什么的。
(2)刷题。逻辑的全部基础知识点其实并不多,主要是通过刷题来形成熟练度和敏感度。尤其综推,其实在考场上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去思考题目,很多都是下意识的思路,下意识的解题习惯来得到答案。因此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刷题量。
推荐用书:赵鑫全的逻辑1000题,李焕逻辑72技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模拟阶段
学习任务:反复剖析真题+模拟提速
(1)逻辑相比数学,我个人认为真题的研究价值更大,因为一些论证题,真题的解题思路和模拟卷会有所不同,更别说,还有争议题的存在,因此逻辑一定要好好研究真题。
(2)研究论证真题我建议可以按照不同题型,比如“削弱”、“支持”等等 整理不同出题原理,然后把近十年的每一道真题分别归类,并在后面写上你的正误情况,解题思路,正确答案和思路。通过这样的形式,论证真题基本上能被吃透。
(3)模拟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综推,可能一些难题在考场上一紧张就没有思路了,因此要通过模拟来形成一种下意识的反应,不要太相信考场当天的状态。另外,分给逻辑的时间,我建议平时模拟最好把控在50分钟左右比较好。
(4)考前我认为也可以看看王诚老师的救命班,对于题干分析和解题速度会有很大帮助。
(5)推荐孙江媛老师,可以后期听她的真题讲解,她的思维比较简单,做题很快,后期听感触颇深。
推荐用书:薛睿逻辑真题;鑫全冲刺五套卷、十套卷;王诚八套卷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1)安徽写作属于水区,所以作文给分可能会很宽松,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拉不开分差,性价比不高。要是不好好准备,你会见识到给分有多严格。
(2)写作的话,一定要动手写,网课都是其次,只有重复写作,不断批改,才能打磨好你的写作习惯,写作思路。买专用的作文网格纸练习。
(3)写作需要用真题训练,并不建议刷模拟题,真要写,也只是在后期做模拟套卷时为了还原考场来写作。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入门可以听听张乃心
1、论效部分
7月:看网课,怎么分析论效,怎么识别错误
8-9月:合理安排时间,完成近十年真题论效的写作。第一天写,第二天看完真题课视频或者对照着写作书来修改。
10月-11月:第二遍写作,尝试从不同的分析方向撰写。这一遍,可以找其他人进行批改。
11月-考前:第三遍写作,这一遍需要在答题纸上练习,这一遍不修改也没关系,主要考虑自己整个写作过程是否形成了恰当的分析习惯和分析思路。保持考场作文的手感。
总的来说,论效其实不难,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分析习惯,找到漏洞并不难,另外,论效不要试着去理解文章,而要从文章结构入手找攻击角度和逻辑漏洞。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张乃心的课
7-8月:论效网课看完就看论说,这一过程通过观看网课来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
8-9月初:刷完第一遍真题。初下手,论说可能没有思路,因此建议先看真题课老师对论说材料的讲解,然后进行写作。第二天再对照着真题书所给范文进行批改。批改建议把自己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写出来,再尝试去分析范文的结构,进行比对,对于一些写作过程中感到别扭的用词用句在批改时考虑替换。
9-10月底:第二遍真题。这一遍需要掐着点来完成,不过这一遍可以给其他人批改,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写作缺点。
11月-考前:第三遍写作,这一遍需要在答题纸上写,不修改也没关系。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考场手感。因此可以整套卷子一起做来模拟考试。
论说相比论效更难,对于材料的分析是论说的关键,也即对写作方向的把握是重点,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动作来保障,同样它不是单纯的阅读理解 ,审题是重点。
备考建议
(1)论效的难度并不大,基本多练习几次就能形成较高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因此拿到标准分并不难。论效的重点可能在于每段行文的排布上,很容易出现说不够的问题,因此语言的简练也是练习的目的之一。
(2)论说的话,若要拿到标准分,重点不在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很丰富生动的例子,而要体现你的逻辑性。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有逻辑用词,能够体现你的逻辑思维,你的写作结构与思路。
(3)写作一定要动笔,不过前两遍写作,我的建议是后期直接买考试专用纸去手动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练习字体也便于修改。


(四)英语二
英语二相比英语一,一般来说拥有足够的单词量和基本的句子分析能力,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它的备考重点在阅读理解和大小作文上。如果从7月开始备考,那么英语二的准备时间是很充裕的,另外没什么必要刷模拟题,真题已经够了,如果时间足够,完全可以去拿英语一的真题训练。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时间要用在记背单词上,单词是英语的核心。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所用软件:墨墨背单词。 或 红宝书(个人更喜欢纸质版背单词)
(2)记背单词没有时间期限,需要一直持续到考前前一天。
(3)背诵方式:墨墨背单词的话,有英对中,中对英两种方式,第一遍建议英对中的方式记忆中文意思,第二遍可以中对英来熟悉单词拼写。
(4)背诵时间:按照自己每天的学习计划来。或者说一般是按每天记背多少个单词来计划,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差,建议往多了记背,后期单词熟练了,可以每天200个单词这样复习。
(5)背诵技巧:反复记背(最重要的是眼熟)
(6)如果有单词本、默写本之类的,在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默写强化记忆。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黄皮书 (或者直接打印真题电子版的,非常便宜)
7月初-9月底:英语二近十年阅读理解,每天一篇text这样去完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情况下),不过如果单词量不够或者基础很差,可以先记背单词,或者看看长难句。写完听课。
10-11月:对10、11两年的阅读进行精析,因为这两年阅读比较难;刷英语一text保持手感。
11-12月:刷真题套卷模拟考试
建议:
(1)做完一篇英语阅读后,看田静的真题课来理解英语二的分析思路,以及找到自己选错答案的原因。另外对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也可以加以记忆,可能会重复出现。
(2)可以使用电子工具比如电脑、ipad对每篇阅读做记号。
(3)要进行掐点模拟,可以跟着管综一起,挑一整天来进行模拟考试,要使用答题纸。

1、其他题型
(1)完形填空
基本情况:完形填空对学生单词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出现的生涩词汇一定要摘抄背诵,了解文章脉络。
学习方式:完型没什么窍门,主要在于拥有足够的单词量能够理解文章,读懂文章,这样一来,错误率就能得到控制。推荐易熙人老师
(2)七选五/新题型
基本情况:这道题是比较简单的,不能丢分,熟悉做题套路后没太大难度。
学习方式:关于新题型,做法是要找到关键词,找准关键句,正确理解句子,只要单词量足够一般不会有理解上的问题。 推荐刘琦老师
(3)英译汉
基本情况:相较于其他部分,翻译的准备无需花太多时间,因为彼此分差也不会相差太多。
学习方式:用唐静的翻译书,每天翻一句句子,可以先翻英语一的句子,练习一下翻译需要的语感,以及一些常规的翻译用词用句。然后去翻英语二的句子。
(4)写作:
基本情况: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
学习方式: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准备写作的方式主要就是记背各种范文,积累各种用词用句,然后练习一下你的字体。对没有基础的同学,或许可以听一听写作的网课,据反映通过网课积累写作句子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推荐石雷鹏老师
备考建议
(1)单词是英语的基础,相比英语一,英语二其实掌握了单词,大部分问题就都能得到解决了,因此一定要好好背单词。
(2)阅读真题课还是建议听一听,因为老师会逐篇逐句分析。田静老师就是会一句一句的翻译句子。
(3)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可以背作文书,或者别的比如小红书也有研友分享积累的模板句子。此外,也建议练一练字。
(4)如果没什么时间,完型(0.5分一题)也可以战略性放弃,对翻译和新题型备考花不了多少时间,大家的分差也不会拉得太大。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9日
线下专业课笔试+政治笔试:4月1日
进行线下复试:4月1日-4月2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3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专业素养考核 笔试(100分)占40%
综合素质考核 面试(100分) 占40%
外国语听力以及口语测试考核 面试(100分) 占10%
思想政治 笔试 (100分) 占10%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确定:综合成绩=初试成绩*60%+复试综合成绩*40%,总分100分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专业课闭卷、政治闭卷
面试:英语、专业知识应用
(四)复试流程

四、学姐寄语
考研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人,都在背后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黑夜。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放平心态,把自己的学习日程安排好,天道酬勤,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你一定会上岸!上岸后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加油,考研人!